何承洪 李福建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廣大高校已成為廣闊的消費市場。大學生消費支出逐年大幅增加,互聯網的普及使消費方式改變,傳統的零售模式日益凸顯弊端,校園零售企業已經成為零售商關注和競爭的目標市場之一。新零售的出現給傳統零售企業帶來了重生的機會也帶來了巨大挑戰。該文以四川師范大學天貓校園為例,分析新零售背景下傳統校園零售企業的現狀,闡述了新零售業發展面臨的挑戰,為傳統零售企業轉型和新零售企業發展提供合理的借鑒,力求傳統零售企業能夠切實滿足消費者之需,新零售企業為大學生提供多樣化、個性化、差異化、安全化的服務。
關鍵詞:校園零售企業;新零售;機遇;挑戰;天貓
一、研究背景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升,居民收入不斷增加,年輕、時尚、追捧潮流的大學生,越來越注重個性化購物體驗,傳統的校園零售已不能滿足當前大學生的消費需求。馬云在2016年10月首次提出“新零售”的觀念,即企業以互聯網為依托,通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對商品的生產、流通與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進而重塑業態結構與生態圈,并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新零售”的出現或許剛好能夠彌補傳統零售模式的缺陷。
商務部數據顯示,2016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33.2萬億元,其中商品零售額達到29.7萬億元,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例為89%。2017年全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36.6萬億元,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8.8%,連續第四年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第一驅動力,其中零售企業發揮的作用功不可沒。
商務部重點監測的2700家典型零售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4.6%,典型企業營業利潤和利潤總額分別增長8.0%和7.1%,特別是實體零售逐步回暖,2017年專賣店、專業店、超市和百貨店銷售額增速分別為8.3%、6.2%、3.8%和2.4%。
而目前我國有2631所高校,2695.8萬在校大學生。每名大學生花費在零食、日用品等快消的支出計為400元,則全國大學生消費能力在1000億之上。
二、校園新零售企業發展機遇
新零售給傳統零售企業帶來強烈的競爭。2017年天貓僅在雙十一成交總額達1682億,等同中國最頂尖的20幾個購物中心一年的銷售額,電商的銷售額是中國所有購物中心銷售額的2點幾倍。對校園零售企業經濟而言,如何優化傳統校園零售企業如下問題發展是擺在中國校園零售企業面前的一個迫在眉睫的難題。
1.不能滿足新的需求
消費主力走向年輕化、分散化。互聯網下成長起來的90、00后一代,生活消費習慣轉變、消費水平提高,消費越來越傾向于體驗和場景化,對生活用品和零食等商品需求也隨著變化。而傳統的校園零售企業由于校園市場的壟斷性,存在著店面規模小、場景單一、商品種類選擇少、價格高昂、體驗感不佳、排隊付費時間久、無送貨上門等問題。越來越滿足不了學生的時代消費需求,逐漸流失消費資源,走向關門。
2.經營管理理念落后
良好的店鋪管理和客戶忠誠度管理對零售企業市場份額、產品銷售量和利潤水平有著重要的作用。校園零售企業由于相對封閉的環境和獨特的校園背景,無形的形成校園市場的壟斷,致使校園零售企業超市沒有競爭壓力,也沒有動力與時俱進改革和升級。產品銷售上以銷定量,僅憑產品的銷售量和管理者的經驗判斷和增添產品數量,對于發展的市場而言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完全的的受制于現有市場的控制,對未來市場發展缺乏主觀性的判別。
服務上沒有聽取客戶的心聲,不注重學生的滿意度和回頭率,缺乏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經營理念,通常過多地注重利潤盈利,而忽視顧客的滿意度。產品管理上由于管理人員素質較低,缺乏有效的管理經驗和方法,導致員工在清點產品數量時容易出錯,新舊產品擺放不合理,學生不能在短暫的時間找到自己需要的產品。所以傳統校園零售企業在管理模式亟待改進創新。
3.電商發展的沖擊
O2O是將線上渠道與線下渠道有機結合的一種新型電子商務模式,極大地沖擊了傳統企業原有的銷售渠道,使得傳統零售企業利潤下滑。由于店面租金成本、人力成本、水電開支等逐漸攀升,產品利潤空間縮小,傳統零售業市場銷售份額減少、營業收入大幅縮水,利潤明顯下降。當學生的需求在校園超市無法得到滿足時,越來越多的學生更喜歡選擇在網上購物消費,這對校園零售企業超市而言是不小的沖擊。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在單體百貨、購物中心以及大型超市業態中,共有22家公司關閉了41家店鋪,歇業總面積超過60萬平方米,傳統零售企業正在收縮發展規模。
三、校園新零售企業發展挑戰
首個引入天貓校園點的高校是四川師范大學。2018年4月9日,學校引入了包括天貓超市、大潤發、天貓國際在內的阿里供應鏈體系。店內每月更換主題,為學生提供豐富的互動式消費體驗。新奇功能如交易流程簡化等服務上,天貓校園店摒棄了傳統的收銀臺,設置“自助結算終端+人工結算通道”。這些智能化的新零售場景和即時性配送正在切入全國高校生態,滲透到學生生活各方面。天貓校園店的應運而生,或許可以解決傳統校園零售不能滿足需求、不能收集數據的弊端,但同時也帶來許多問題和擔憂。
1.校園新企業設施投入成本大
新零售企業發展涉及云計算、大數據分析管理、智能定位、移動支付、社交互動等先進科學技術,在運作手段、購物場景和消費服務等方面均優于傳統零售企業,而卻加大了經營者的資金投入。因此現階段部分校園零售店仍然是處于微利經營或者虧損經營狀態,面對新零售的沖擊,部分企業因沒有足夠的資金用于轉型創新,轉型升級步伐緩慢。
2.企業經營模式轉型困難重重
零售企業轉型到新零售企業,不僅是投入成本低,在店鋪規劃、商品組合、零售促銷、經營理念等各方面都需要進行轉型升級,而許多校園因為文化差異等因素,導致零售企業在校園形成了地方化模式。一旦啟動轉型就意味著環境、硬件和軟件均要轉型,對于大部分校園實現整體性轉型面臨重重困難。戰略轉變,人才先行,如經營管理者經營理念更不上新零售的需要,新技術的引入,需要專業的經營人才、設備維護人才、數據管理等人才,但目前大部分零售企業相關人才匱乏,難以發揮出新零售的優勢。
3.學生個人信息安全隱患大
新零售的核心在于“數據”,學生通過新零售端口進行購物、支付、消費等均在網絡上留下了許多自己的數據足跡。新零售管理平臺可以通過收集消費者的消費數據,從而進行大數據分析、預測、以銷定產。為消費者提供更精準的需求,實現個性化、差異化消費服務。而當消費者的一切消費行為都成了有跡可尋的大數據時,消費者的隱私也越來越透明。如這些具有相關性的數據被不法分子收集整理,后果將不堪設想,因此,新零售如何做好數據保護與挖掘并重,是新零售面臨解決的首要問題。
四、結束語
零售企業是校園經濟中的主體,如何更好發揮好零售企業的作用勢必會帶動校園經濟的發展。在新零售時代,校園零售企業應結合自身店鋪條件,從店鋪規劃、商品組合、零售促銷、經營理念等各個方面,注重學生的需求,加強商品的體驗感和購物愉悅感,讓學生網民走進線下,回歸生活的本真。
新零售在不久的將來或許將被重新定義,校園零售企業在新零售背景下需瞄準時機轉變,同時也需要保持自身發展優勢。理性的選擇合作電商,通過大數據分析和挖掘,做好消費預測和洞察,讓校園零售企業有機會逆襲線上業務。當線上電商平臺在線上流量紅利稀缺時,可以通過線下的實體化消費來獲得更多客流,為校園消費者提供多元化、個性化、差異化、安全化的大數據零售服務,推動零售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力我國零售企業早日實現數字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蔣麗.新零售環境下實體零售的機遇與挑戰[J].科技經濟市場,2018(02):112-113.
[2]五百米資訊.2017年傳統零售行業現狀和變革方向分析[EB/OL]. 2018[2018.5.20].
[3]TechWeb.新零售開到宿舍樓下 全國首個天貓校園店花落四川師范大學[EB/OL],2018[2018.5.20].
[4]走進零售新時代--深度解讀新零售[J].中國連鎖,2017(10):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