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虛擬經濟中,互聯網金融占據十分重要的位置,其作為當前金融行業發展中的一種創新模式,不僅體現了金融業在互聯網時代發展的主導方向,也進一步促進了實體經濟的發展。本文主要對互聯網金融驅動實體經濟創新發展的戰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實體經濟;創新發展
互聯網金融主要是基于互聯網工具,比如大數據、搜索引擎等,進行第三方支付,為用戶提供針對性的信息中介與資金通信服務,是當前金融行業發展中,一種新型的金融模式。因互聯網金融是將金融領域與互聯網應用進行有機結合,進而延伸與創新傳統金融理念,以普金融與去中介為核心,故對于進一步推動經濟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互聯網金融的優勢
互聯網金融自發展至今,互聯網金融主要有眾籌、第三方支付、互聯網消費金融、互聯網積極與保險類、網絡借貸這五種核心業務。其中第三方支付也屬于支付中介的一種,第三方支付平臺是不參與金融運作。在人們生活中常見的第三方支付平臺有財付通與支付寶,其主要是通過與金融機構建立合作關系,為用戶提供更優質的金融服務。因第三方支付平臺主要賺取的收益來源于中間業務收入,故不存在風險性問題。雖然未參與金融運作,但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因涉及到支付業務,故將其劃分央行的監管范圍。而網絡借貸可以細分為P2P借貸與網絡小額借貸這兩種。其中網絡小額借貸主要是小額貸款公司在線上推廣的一種業務,基于互聯網,降低客戶的融資成本。小額借貸公司的線上借貸業務的具體操作是將自己的錢放給借款人,根據借款的時間,賺取利息。而P2P借貸具體而言,就是個體對個體的網絡借貸,在借貸的過程中,需要借助互聯網平臺進行相關的交易。目前,P2P平臺只為借貸的雙方提供信息中介的服務。網絡借貸的業務主要是由銀監會進行監管。互聯網消費金融,也是一種小額借貸的形式,其借貸主要用于具體的消費。例如,當前人們生產生活中常應用京東白條、支付寶中的螞蟻花唄來購買自己想要的商品。在電商行業快速發展的環境下,消費金融市場的發展前景十分可觀。股權眾籌融資主要是企業股東通過向普通投資者轉賣部分所有權的方式,擴大企業的融資范圍以增加融資成本,因此,股權眾籌融資也是引進新的股東的一種融資方式。在股權眾籌融資中,基于互聯網眾籌融資中介機構,進行相關的交易。雖然眾籌具有小額與創新的特點,與另外四項核心業務相比,其在監管方面也較為寬松,但因其收益不穩定,也存在實際收益遠低于預期收益的可能性,故普通投資者選擇要慎重,但也歸屬于股票投資的范圍,因此,由證監會進行監管。最后一種是互聯網基金、保險類。在互聯網不斷發展的環境下,其也逐漸成為一種新型的銷售模式,目前主要用于銷售傳統的理財產品,比如保險、信托與基金,這三種產品在互聯網上的銷售規模較大。而每一種產品所屬的監管部門均不相同,互聯網保險銷售由保監會進行監管,其銷售過程也相關業務交易均由保監會進行負責與管理。互聯網信托類產品的銷售由銀監會負責管理,基金由證監會監管。綜合上述的內容,了解到互聯網金融主要是通過模糊化間接金融與直接融資的邊界,使投融資模式的發展更加民主化、自由化與分散化。
二、互聯網金融與實體經濟融合關系
1.有共同的發展目標
(1)互聯網金融最明顯的優勢是其可以通過互聯網將資金、貨幣高校配置到經濟體與個體,使經濟活動中的信息透明度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其服務范圍可以擴展到長尾市場。因互聯網金融可以將金融普惠到個人與小微企業,故可以為實體經濟的發展創造更加有效與便捷的服務。(2)實體經濟不僅是衡量互聯網金融質量的重要指標,還是檢驗其發展程度的關鍵標準。因此,互聯網金融必須堅持以實體經濟為落腳點與出發點,具體而言,就是促進實體經濟的升級發展是當前互聯網金融發展戰略的本質,而提高社會經濟的服務水平是其最終的目標。綜合上述的內容,實體經濟與互聯網金融在發展動力、結構、規模以及質量上屬于相互影響的關系,故兩者之間具有相同的發展目標。
2.實體經濟是互聯網金融運行與產生的基礎
互聯網金融是基于互聯網時代,為滿足實體經濟發展要求而產生的一種新型的經濟活動。在實體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下,各方投資者對于資金的需求量也越來越高,這不僅拓展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空間,也為促進互聯網金融的穩定發展積累了龐大的客戶群體。在此背景下,實體經濟發展的社會閑散資金也有了明顯的增加,其社會閑散資金是互聯網金融在整合與利用社會資金中的主要物質來源。因此,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根本保障主要來源于實體經濟的發展,實體經濟發展態勢直接影響到互聯網行業的發展。
3.相互促進與推動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迅速發展,對傳統金融運營模式在造成巨大打擊的同時,也給國內經濟結構的發展帶來了顛覆性的影響,并進一步推動傳統金融模式在互聯網時代下必須創新金融產品、不斷引入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優化運作流程、為金融用戶提供更全面的服務為基礎拓展服務職能,進而提高傳統金融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在消費金融市場快速發展的環境下,以網絡為平臺的借款業務越來越多,尤其是這兩年,呈現出迅猛的發展態勢,從經濟學的角度分析,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不僅彌補了傳統金融的不足,比如其一直未能實現的金融職能,還給促進實體經濟轉型發展產生了積極效應。
三、實踐戰略
1.健全互聯網金融的市場準入標準
健全互聯網金融的市場準入標準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1)設立牌照制。在確定牌照發放標準的過程中,需要結合網絡借貸平臺的信用評級情況,確保建立的牌照制的實用性與有效性,進一步提高平臺統計管理的效率,且同時,提高金融平臺的資質水平;(2)注冊資本金。政府要明確規定P2P平臺的最低注冊資本金,降低其平臺交易的風險率,進而實現對投資的有效保護;(3)風控體系。在P2P平臺的未來發展中,風控體現水平是其核心的競爭力。因此,在健全互聯網金融市場放入標準中,要提高其抗風險能力,可以從風險準備金制度與平臺風控團隊入手。
2.加快互聯網金融資金流動
為了有效解決當前國內實體經濟發展中的融資渠道單一的問題,政府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驅動其與互聯網自己的流動,從根本上,解決當前國內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問題。首先,政府為中小企業提供一定的財政補貼,并出臺相應的稅收優惠等政策,通過這種加大政策引導的方式,使互聯網金融的配置得到進一步優化,也豐富了企業的信貸資源,確保信貸資源可以服務于達到政策扶持標準的中小微企業。為確保負荷政策扶持要求的中小微企業可以獲得互聯網金融資金的支持,政府必須對政策補貼對象的信用等級、交易規模、類型、注冊資本與交易增長率有明確的要求。其次,構建一套完整的資金評價機制,基于全面收集評價的信息,客觀評價互聯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成效,為改進與提高服務質量,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
3.健全互聯網金融監管體系。
健全互聯網金融監管體系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治在互聯網金融發展中出現飽滿經濟,為實體經濟的穩定發展,提供有效的保障。在互聯網金融監管的過程中,通過引入分級監管的方式,綜合發展涵括了互聯網金融企業、第三方專業機構以及行業自律組織,并將其作為主體,實行三級監管機制,在此基礎上,建立多層次的監管體系。同時,互聯網金融企業還要基于互聯網,構建信息發布平臺,使更多的受眾群體可以及時、全面了解到項目的預期收益、資金運作與投資期限的情況,同時在信息發布平臺,互聯網金融企業還要及時發布可能會影響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與重大風險事項的信息,進而有效避免出現信息不對稱的情況,為政府部門有效監管互聯網企業財務情況,提供可靠的依據。
四、結語
綜上所述,要規范與進一步推動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發展,不僅要健全互聯網金融的市場準入標準,還需要政府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為符合政策扶植要求的中小微企業提供財政補貼,并使其可以獲得互聯網金融資金的支持。同時,還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互聯網金融監管體系,促進互聯網行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袁建業.互聯網金融與宏觀經濟:影響、關系、政策[J].生產力研究,2016(11).
[2]張永京.互聯網金融對宏觀經濟的影響[J].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17(03).
作者簡介:胡慶國(1973- ),男,漢族,湖南寧鄉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工商管理碩士,高級政工師,曾在寶鋼韶關鋼鐵任職,現任韶關星火創客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廣東磊星智能停車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研究方向:企業經營、互聯網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