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秀芳
摘 要:本文首先根據樣本研究了組織雇傭規模與組織績效之間的關系,然后發現雇傭規模會影響組織績效,但是還有其他影響組織績效的重大因素。本文根據研究結果,對提高組組織績效提出了各方面的建議。
關鍵詞:雇傭規模;組織績效
一、緒論
1.選題背景和研究意義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出現了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組織以及眾多的中小型組織。隨著我國經濟融入世界的程度越來越深,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相互影響,組織間的競爭也日益激烈。為了提高組織競爭和適應能力,組織績效成為學術界以及組織探尋的熱點問題。
2.研究對象和研究內容
本文主要以企業雇傭規模為視角探尋雇傭規模與組織績效的關系,確定雇傭規模是否影響組織績效,影響的程度有多深。
二、雇傭規模與組織績效相關理論
1.相關概念界定
(1)雇傭規模是與組織存在正式雇傭關系的員工人數總和。雇傭關系是指受雇人向雇傭人提供勞務,雇用人支付相應報酬形成權利義務關系。
(2)組織績效衡量整個組織在一個周期內的效率,其衡量的是整體性,長期性和結果性,主要表現在企業的盈利能力、資產運營水平、償債能力和后續發展能力等方面。
2.雇傭規模與績效關系
(1)雇傭規模與績效關系綜述
企業規模擴張是企業不斷發展的必經階段,處在上升期的企業為了自身的發展都選擇了擴大企業規模。我們都知道規模效應,即因規模增大帶來的經濟效益提高。那么,雇傭規模與績效的關系是怎樣的呢?
根據邊際產量遞減規律,其他要素不變時,增加勞動要素投入,產量遞增;勞動要素投入超過某一特定值時,增加勞動要素投入,產量遞減。這一規律,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我們理解雇傭規模與組織績效的關系。勞動要素投入是雇傭規模大小的一種反映形式,而產量也可以近似看作組織績效,由此提出以下假設。
(2)雇傭規模與績效關系假設
下文中所有提到的中小企業、大企業不是以傳統意義上企業規模劃分的,而是僅僅就雇傭規模而言的中小企業、大企業。
假設1:中小企業中,雇傭規模越大,則組織績效越高。
假設2:大企業中,雇傭規模越大,則組織績效越低。
假設3:中小企業的組織績效不一定低于大企業。一開始,隨著雇傭規模的不斷擴大,中小企業的績效遞增;而之后,雇傭規模擴大,大企業績效遞減。因此,中小企業的組織績效不一定低于大企業。
假設4:雇傭規模與組織績效具有相關性。在雇傭規模達到某一特定值之前,雇傭規模與組織績效成正相關;達到某一特定值之后,雇傭規模與組織績效成負相關。
三、雇傭規模與組織績效關系研究
1.雇傭規模與組織績效界定
(1)雇傭規模的界定
本文以員工人數作為企業雇傭規模的指標。根據2014年之前的《企業規模劃分標準》,不同行業的劃分標準不同。本文一律以2000人作為劃分標準。2000人以下為中小企業,而2000人以上為大企業。
(2)組織績效的界定
確定組織績效需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如盈利能力、資產質量狀況、債務風險狀況、經營增長狀況以及其他因素等。本文決定采用凈資產收益率作為組織績效的考核指標。
凈資產收益率反映股東權益的收益水平。指標值越高,說明投資帶來的收益越高,體現了自有資本獲得凈收益的能力。其計算公式為:
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平均凈資產×100%
2.數據來源
研究數據主要來自各種數據庫以及東方財富網。研究對象是2017年12月之前的上市公司,包括滬市A股企業、中小板企業,本文選取其中一些企業作為樣本進行研究。
在滬市A股企業、中小板企業中以員工人數2000人為界線分別研究不同企業的雇傭規模與組織績效的關系。
3.數據統計與分析
(1)中小企業數據分析
經過上述途徑獲得各種數據資料,經過篩選之后得到中小企業各自員工人數和凈資產收益率的數據,經過分析后得到回歸方程y=0.0272x+3.2,R2=0.7952。表明中小企業的員工人數增加100人,凈資產收益率增加2.72%。因此支持了假設1。
(2)大企業數據分析
經過上述途徑獲得各種數據資料,經過篩選之后得到大企業各自員工人數和凈資產收益率的數據,經過分析后得到回歸方程y=-0.0015x+26.7,R2=0.2943。表明了大企業中,員工人數每增加100人,凈資產收益率增加0.15%,上述結論證明了支持了假設2。
(3)綜合分析
①中小企業與大企業組織績效比較
綜合分析前瞻數據庫上市大數據,東方財富網的各類數據以及參考了石建中在企業績效中的研究,得到了結果如下所示:
由上表可知,大企業的員工人數1118人明顯高于中小企業139人,但是大企業的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0.061,中小企業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0.083。大企業的雇傭規模明顯高于中小企業,但是凈資產收益率卻低于中小企業。這支持了假設3:中小企業的組織績效不一定低于大企業。
②組織績效與雇傭規模的關聯性
根據對中小企業的員工人數及凈資產收益率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得到結果:P值為5.34E-09,小于0.01。因此,檢驗的結論是員工人數對企業凈資產收益率具有顯著性影響。
根據對中小企業的員工人數及凈資產收益率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得到結果:P值為4.42E-06,小于0.01。因此,檢驗的結論是員工人數對企業凈資產收益率具有顯著性影響。
綜上所述,組織績效與雇傭規模具有相關性,印證了假設4。
四、結論與建議
1.結論
上文對雇傭規模與組織績效的關系的研究,主要是以員工人數與凈資產收益率為基礎的。根據前兩章的研究與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在我國,中小企業與大企業之間的差異較大,需要分別進行研究,如果不進行甄別,最后的結果會與真實情況出現較大差異。在本文開始一同分析所有企業雇傭規模與組織績效關系時,根據數據無法得到任何有效結論。
(2)一般情況下,在中小企業中,雇傭規模越大,組織績效越高;而在大企業中,雇傭規模越大,組織績效越低。
(3)在我國,中小企業的組織績效不一定低于大企業。雇傭規模不同的中小企業與大企業的凈資產收益率相差不大,大部分都處于10%-50%的區間內。
(4)在中小企業中,雇傭規模與組織績效的關聯性比較明顯,大企業中關聯性較弱,但是無論什么規模的企業雇傭規模都對組織績效有一定的影響。
2.建議
(1)確定合理的員工編制
企業要本著精簡機構、提高工作效率的原則,實現“人、崗、事”三者之間的合理匹配,以達到人盡其用的效果,使企業雇傭規模不再制約組織績效的提高。
(2)控制雇傭規模
企業需要根據企業的現狀及前景確定雇傭規模,控制員工人數,以達到員工與組織滿負荷運轉又不會因為過多的任務壓力而影響績效。
(3)發展獨特的企業文化
不論是中小企業還是大企業,都需要培養積極進取、開拓創新,對企業具有高度責任感的企業文化,使員工受企業文化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中小企業員工人數不足和大企業的大企業病。
(4)重視人力資源管理
科學的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能夠極大地調動企業員工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幫助開發員工的潛能,從而有效地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有許多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理論對于提升績效有著積極意義,如要素有用原理、同素異構原理、互補增值原理、彈性冗余原理等等。
參考文獻:
石建中.關于企業規模與企業績效關系的實證研究[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5):8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