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曼穎 張書田
摘 要: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我國會計的宏觀環境正在瞬息萬變的社會中發生著重大變化,會計宏觀環境的改變促進了我國會計的發展,而我國會計的快速發展又反作用于宏觀環境。會計的發展與宏觀環境相輔相成,只有兩者共同發展,才能實現雙贏。
關鍵詞:會計發展;會計宏觀環境;影響;反作用
一、經濟環境的變化對會計發展的影響
1.經濟發展狀況
國家經濟的發展情況是會計理論與準則發展的助推器。二十一世紀我國的經濟發展有了全新的突破,這就為經濟環境創造了更加優良的發展條件,從而促進了會計行業的不斷進步與變革。如今我國處于“共享經濟”發展的新時代,這就要求我國的會計理論能夠為共享經濟所催生出的共享產品提供指導。并且,共享單車、共享汽車等共享產品的蜂擁而至對我國的會計核算準則帶來了更大的挑戰,會計準則如何能夠更好的約束共享經濟下的新產品是我國會計能夠更好的適應經濟發展所面臨的全新挑戰。
2.經濟國際化趨勢
近年來,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趨勢愈發明顯,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會計在經濟的發展中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賬務核算處理工具,更多的體現為各國之間開展經濟活動的語言。在各國經濟貿易間的合作越來越頻繁的前提下,一套更為統一、透明且可比性更強的國際會計準則可以打破各國之間的經濟交流障礙。我國在國際經濟中的話語權有了很大提高,這就要求我國的會計準則能夠適應國際化的需求,會計準則的制定與實施向國際化方向的發展成為了我國會計前進的一個重要方向。同時,伴隨著經濟國際化趨勢的加強會計財務報告作為更加直觀的商業用語的重要程度顯著增強,這就需要我國更加注重國際化的會計信息交流,同時要讓會計研究的內容擴展到國際經濟視角。
二、政治環境的變化對會計發展的影響
1.政府工作重心的轉移
2016年我國開始實施“十三五”計劃,在“十二五”期間我國的會計工作整體上取得了重大進步。在“十三五”期間,我國政府將會計行業的工作重心轉移到了建立健全會計信息化法規體系和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上,明確了我國今后會計在信息化發展上的方向,這對于我國推進會計信息化的改革與創新,以及推動會計工作的轉型升級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同時我國政府還提出了要有效實施企業會計準則的通用分類標準,這一點對于我國會計準則的進一步規范化具有重要影響意義。
2.政治戰略
我國的政治戰略必然會影響到會計行業的發展。一是,“一帶一路”戰略方針及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政策的提出,為我國的會計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會。會計行業可以憑借此次有利契機,并依托中國在“一帶一路”中的核心戰略地位,讓我國會計行業向國際會計的中國化邁進,同時“一帶一路”發展戰略能夠帶動我國外幣會計的發展,這對于我國會計行業的創新與變革無疑是更為有利的條件。而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政策能夠彰顯我國的國際地位,樹立良好的國際形象,我國在國際會計上的話語權會隨著國際形象的提升而提高。中國在國際會計中的角色地位正在從以前的規則被動接受者向制定與推廣者轉變。二是,亞投行的成立為我國以及周邊國家加強區域會計的交流帶來了曙光,為我國發展區域會計協調體系提供了前進方向。
三、社會環境的變化對會計發展的影響
1.科學技術的進步
隨著新時代下大數據、云計算的廣泛應用以及“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會計領域迎來了云會計、云審計以及財務機器人等新興產物,“互聯網+”促進了我國會計行業的進一步發展。一方面在會計工作的提升上,云計算技術的應用,讓會計核算工作更規范、準確、便捷;而互聯網的應用讓會計信息能夠更為及時的得到處理,提高信息管理的動態性,這些均為會計工作向良好方向發展提供了基礎。“互聯網+會計”的應用讓傳統的會計模式變為更利于做出預測、決策、控制及實施的新型會計模式,改善了傳統的會計模式弊端。另一方面在會計理論上,“互聯網+”的推進影響著會計的監督、核算職能,信息技術的應用推動了會計數據核算與報告的自動進行。同時,利用互聯網技術及相關財務軟件系統,能夠讓會計核算從曾經相對分散獨立的方式向集中共享的方式轉變,會計信息的內部使用者可以利用財務共享信息平臺加強機構內部的財務監督,讓集中式的管理模式成為可能。
2.文化教育的發展
從當今社會急速發展水平上來看, 一個國家文化教育的發展, 對其會計工作的推進以及會計工作的高水平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高質量的文化教育能夠為會計行業輸送大量的精尖技術人才。會計行業中對于高端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并且會計工作本身專業性較強,這就要求從業人員既有雄厚的會計基礎又有靈活的變通能力,只有這樣,從業者才能夠適應各種環境因素改變時對會計的影響。從現在的社會發展趨勢來看,會計工作者應該具備國際視野,能夠在瞬息萬變的國際環境中轉變思路,適應國際潮流去積極探索會計未來的發展方向,并主動對會計的運用方法及會計模式的轉變進行與時俱進的創新。文化教育發展先進的國家,會計人員的綜合應變能力較高、其視野也相對開闊,因此他們可以熟練運用相對復雜的會計方法,編制更為準確完善的財務報告,報告中所反映的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性遠高于文化教育欠發達的國家。文化教育水平直接關系到會計理論研究方法及會計準則的制定,從而影響著會計的發展理念以及會計思想研究,同時也影響著會計行為及會計技術手段。
四、會計發展對宏觀環境變化的反作用力
1.會計在未來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會計作為企業經濟管理活動中的重要環節能促進企業的生產經營,推動行業乃至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從國內經濟方面而言,政府相關部門可以根據企業所提供的會計信息,通過企業的發展情況來推斷我國經濟在運行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而采取有效解決辦法來調控經濟的運行,發揮政府對市場經濟的宏觀調控作用,推動我國經濟健康持續發展。從全球經濟一體化方面而言,隨著國際貿易的頻繁加強,各國都在積極探討制定統一的會計制度與管理流程,這對于縮小各國間的經濟差距、加強各國間的經濟交流有著重要作用。會計國際化的實現能夠促進各國之間利益關系的協調發展,并且還能夠將跨國服務的風險與成本降低。
2.會計在政治建設中的作用
如今我國的會計準則與會計理念正在向國際化的趨勢發展,加之“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亞投行的成立以及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戰略的提出,“中國特色”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國際會計中國化的發展趨勢越來越明顯,這不僅提高了我國在國際政治環境中的地位,而且能夠更好地展現出我國的治國理念及合作友好型的外交戰略。
3.會計在社會進步中的作用
會計發展與會計主體外延的變化促進著我國社會的進步,網絡公司等新興企業的出現擴展了會計核算的空間范圍,新的會計計量模式與會計核算方法的出現促進了社會的不斷進步,讓更多新興的企業能夠完善內部控制與管理,從而推動整個行業及社會的共同進步。會計行業人才素質的不斷提升,其在企業及事業單位的基礎性、關重要性和戰略性上的作用推動著會計的創新與發展,進而促進了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國會計的國際化發展培養了多批會計行業的精英,而他們對會計事業的貢獻同樣作用于社會環境的改進。
五、總結與展望
綜上所述,會計的形成要以會計宏觀環境為基礎,會計能根據會計環境的變化做出適度調整。而會計的發展與進步又促進著會計宏觀環境的變化,只有當各種環境因素協同發展時,會計才能與宏觀環境協調統一、共同進步、穩定發展。我國相關會計研究人員積極應對宏觀環境對會計的挑戰,利用宏觀環境對會計發展的有利因素,凈化會計環境,從會計理論與實踐上加速會計的改革與創新,讓我國的會計事業能夠在新環境下更加平穩運行。
參考文獻:
[1]史銳.會計環境對會計的影響分析[J].企業技術開發,2016,35(14):104-105.
[2]修澤睿.試述會計概念框架的環境分析[J/OL].現代營銷(下旬刊),2017(09):145
[3]盧永昌.新時期下國際會計中國化的發展研究[J].財會學習,2017(14):137.
[4]陳國輝.會計理論研究[M].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2(1).
[5]楊富強.分析營改增對會計核算的影響及應對策略[J].會計師,2016(18):22-23.
[6]勞川奇.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會計文化背景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