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燕
摘 要:如今的文藝學研究領域變成了從文學研究朝著文化研究走過去,在這文化研究當中身份和認同是目前一大重要的問題。而在我們漢語的語境之中,需要對“身份”與“認同”以及“同一性”這幾個詞語當中的內涵做出一個明確的界定。我們在研究這個文化身份和文化認同的問題的時候,首要做的就是應該充分的去考慮它們之間所產生的語境不同,還有就是各種各樣不同語境之間相互聯系的諸多復雜的問題。因而身份研究與認同研究是具有很大特點的,所以就決定了它們擁有了極高的價值取向和立場。
關鍵詞:文化研究;價值取向;身份與文化;同一性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21-0-01
引言:
在如今的這個文藝學研究領域當中,文學研究逐漸走向了文化研究這樣的走向,而在文化研究當中身份和認同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不過,如今在我們諸多的研究成果當中,還有不少問題存在,比如概念模糊和問題混淆這樣的一種情況。本文主要講述了一些相關概念與研究走向以及在研究當中存在的重要問題而做出一個全方面的評述。
1.在詞語當中有著不同的含義和界定的一些問題
我們在文化研究當中對于“身份”和“認同”這兩種概念其實在英語里面就是同一種詞語,它叫identity。我們從詞源來看,古法語跟晚期拉丁語的identity是英語的identity前身。而identity它的基本含義指的是物質與實體在存在上的相同的一種性質或者是狀態。在德國有一位黑格爾哲學家,在他的哲學里關于“同一性”的概念在翻譯英文的時候也是identity,這個意思是被用以說明思維與存在之間是具有“同一性”,此同一性里有思維與存在的本質也有差異;它們是一種辯證的關系。
西方的哲學與人類學以及心理學與文化研究令我們如今在漢語的文化研究領域中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因而我們在對identity這個詞匯進行翻譯和使用以及界定上就會出現一定程度上的混亂,人們不斷的交替使用“認同”與“身份”以及“同一性”等漢語詞匯的時候并沒有做出一個清晰的界定,因此就導致了在不同文本中形成一些重要概念的內涵變得模糊不清。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之后,人們對于多元文化這一種身份進行關注,因為常常被政治和文化以及公民權對于身份認同的差異,進而出現了各種各樣不同的組合,因為這種結構方式,所以就發現了身份和認同之間存在著一些不固定的和復雜交混的多元性格,也是因為如此,“認同”這一詞才逐漸轉移到了對社會與性別以及國家與文化屬性之間的認同的探討。
2.對于文化身份以及文化認同之間的問題而產生出來的語境和將來研究的走向
一本《文化理論的關鍵概念》書中就說“就文化研究要考察個體與群體在其中構建與解決以及捍衛自身身份或者是自我理解的各種各樣的語境而言,身份問題在文化研究這個領域里是極其的重要。”這樣的一種看法它既強調了在文化研究和身份以及認同的多種問題上的那一種關系,而且更加重要的是它還強調了身份與認同問題以及語境之間的那種重要的聯系。換句話來說,身份與認同問題變得這么重要是二十世紀以來在全世界上的政治、經濟、戰爭等等在語境的變遷上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而關于這些語境的變遷在一些方面上使得身份與認同問題逐漸變成了在文化研究這一領域當中的重要課題,而關于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語境的變遷形成了身份與認同問題這一種研究必須進行研究的問題領域。
3.關于文化身份與文化認同這一問題研究中的一項極為重要的問題
在人們的文化研究這一領域中,人們往往會把關注的重點全部集中在那些不同人群在一個特定的社會中的“社會身份”與“文化身份”去。簡單點的來說就是人們想要在一個理論上問一問自身在這個社會與文化上到底是“誰”,還有就是為什么要去追問“誰”的這個復雜性挺大的問題。而我們要去研究這方面的問題,那么就肯定會涉及到地理、社會、國家、經濟等等一些極為復雜的領域,再一個就是研究者自身在理論上的一種立場與價值取向,所以就會影響到研究者去看待這些復雜的問題。所以身份問題跟認同問題的這個研究是根本不可能回避一些政治問題以及意識形態問題。比如對于女性主義以及有色人種這方面的身份問題研究,這是具有了一個非常明確的針對性的和傾向性的現實問題,因此就跟尋常的純理論研究完全不一樣。
最具有爭議性以及最重要的問題是我們人類的這個社會身份或者是文化身份是固定不變的、普遍的,還是說在一個實際的社會歷史的一個過程中被人為去構建出來的。現如今絕大部分的有一定影響力的文化研究者都比較贊同社會身份與文化身份可以是流動的,可以是在歷史和現實的語境中不斷變遷的這樣一個觀點。
對于身份和認同這一個研究相關的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便是“我”與“他”的這個關系問題。對于文化身份的構造都是跟構造者(即“我”)與被構造者(即“他”)是密切相關的。而對于后現代的語境來說,關注“我”和“他”的這個問題,一般來說都是在一種二元對立的一個框架當中來展開討論的,比如說男人和女人,黑人和白人等等諸多說法。
結語:
我們不斷地強調著二元非一元,不停地強調著形成非本質,強調變化著的參照系非固定的不變的陳規,這是如今對于研究身份與認同問題走向的主導趨勢。而在經過了一些社會的與政治的一級意識形態的種種批判當中,它們討論的核心問題就是“權力”與“話語”這種比較復雜的關系,也可以說是這種批判一直都是圍繞著它們這一個中心而開展的。
參考文獻:
[1]閻嘉. 文學研究中的文化身份與文化認同問題[J]. 江西社會科學, 2006, 2006(9):62-66.
[2]何玉紅. 中國英語的文化身份認同功能研究[D]. 寧夏大學, 2013.
[3]池美紅. 中美流散文學中的文化身份研究[D]. 延邊大學, 2009.
[4]盧衍鵬. 中國當代文化研究中的身份問題研究[D].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