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印度電影越來越關注現實主義題材,探討與印度的社會問題和女性自我意識的解放。印度電影傳統的敘事融入了歌舞來娛樂大眾,近年來的印度電影則對歌舞進行了改良,使其不僅僅迎合觀眾,還能使電影的敘事功能得到了強化。該文將從敘事學的角度分析近年來印度電影在敘事藝術上的探索和創新。
關鍵詞:敘事功能;歌舞;民族特征;女性意識
作者簡介:譚思怡(1997.11-),女,漢,湖北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廣播電視編導。
中圖分類號]:J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21--01
1896年7月7日在孟買的一個旅館里放映了《火車到站》《工廠的大門》等,這標志著印度電影的誕生。20世紀初的印度電影隨著與國外文化聯系的日益緊密,開始挖掘扎根于本民族的文化特征影片,喚起印度本土人民的情感訴求。一部《蓬達利客》誕生了,這是印度的一部故事影片。2003年,《印度往事》獲得了奧斯卡的提名吸引了世界人民的關注,而2008年《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再一次吸引了人們對于印度電影的注意。近年來,印度電影不斷在探尋本民族現實主義題材,在保持自身的民族特征同時,融合了歌舞劇的元素,成為了 展示印度生活和文化的一個重要窗口,讓世界人民更加了解印度文化。本文將通過敘事學角度側重分析近年來印度電影在敘事藝術上的發展和創新。
一.敘事角度:更加關注個體化
《小蘿莉的猴神大叔》該電影講述了一個印度教徒幫助一個具有語言障礙的巴基斯坦小女孩,歷經千難險阻,跨越國境,重回家鄉的故事,探討了無國界的愛與宗教沖突,國家矛盾的問題,即使要犧牲自己的生命也要幫助陌生小女孩重回家鄉的愛與信仰。影片沒有通過宏達的戰爭敘事來渲染國家的苦難,而是通過個體的視角,通過一個可愛的小女孩來消解嚴肅的主題,用小人物的敘事視角更能貼近人們的內心。
電影《摔跤吧!爸爸》是一部根據真實題材改編的一部影片,影片的價值核心在于女性實現自我的價值與理想。當姐妹倆覺得練摔跤很辛苦時,偷偷溜出去參加別人的婚禮,通過剛滿14歲新娘的心里話:“自己能有這樣一個父親,能有一個與眾不同的選擇是多么幸運的事情”,她們也終于懂得父親對她們的良苦用心,也是她們身為女性的第一次自我意識覺醒。雖然父親最開始源于對于國家金牌的渴望,但是他也尊重兩個女孩是否繼續選擇這條路的權利。當影片高潮父親說:“你并不是在為自己而戰,而是為了所有的印度女性而戰”,高度肯定了印度女性追求理想,渴望實現自我的價值。在小人物的敘事視角下,訴求的是對于社會理想生活的追求和現實主義題材的創新敘事。
《神秘巨星》《摔跤吧爸爸》《起跑線》《小蘿莉的猴神大叔》這幾部電影其故事主線不再是愛情,更多的敘述了家庭,女性的自由意識,跨越國界的大愛,敘事角度更加多樣化,敘事內容更加反映現實題材,涉及社會生活的層面。
二.敘事方式:歌舞雜陳式結構
印度電影給人最大的特點就是把歌舞的敘事功能發揮到極致,將歌舞融入類型片,于精彩的故事中融入敘事性的歌舞場面,加強了影片的敘事效果。傳統的印度電影通常利用豐富的歌舞來娛樂觀眾,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由于印度本身就是一個大民族融合的國家,為了讓人們更加喜歡印度的電影,便加入豐富的歌舞來打動觀眾。而近年來的印度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幻影車神3》《小蘿莉的猴神大叔》等,歌舞不再僅僅是打動觀眾,而是融入了敘事的功能,服務于情節,減少與劇情無關的歌舞,舞蹈的編排也逐漸MTV化,在敘事方面既保留了傳統發民族特征,也創新了新歌舞敘事方式。歌舞情節也更注重視聽語言的表現,加入了各種現代元素,表演風格張力大。
運用了蒙太奇式的剪輯手段,加入搖滾,說唱,等新鮮元素,歌舞的敘事功能也更加明顯。配合著背景音樂,能渲染環境的氣氛和給觀眾融入情境的代入感。演員通過舞蹈的肢體動作,真情實感的表演,注入了自己對角色的情感演繹。
三.敘事時空:豐富的敘事空間
電影通過敘事時間和空間的變換,能使單一的空間富有想象力,不同的意義詮釋。《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則是按照時間順序展開的故事,同時也進行了插敘,回憶起父親曾經為了生活,不得不放棄摔跤運動。繼而突出父親希望培養女兒,走出印度,走向世界的志向。空間上更開放,小時候家庭的訓練場地再到賽場,到國家體育館,空間的變換也展現了主人公成長的歷程。
《神秘巨星》中,女孩依西亞為了實現自己的歌手夢想,翹課去孟買錄制歌曲,見音樂制作人,敘事的空間也是在人物情緒的發展下進行,連接了多個敘事空間,推動了劇情。影片末尾,機場上與父親的對峙,最終達到高潮,多個場景空間的變換,也突顯了人物的情緒變化,引領她朝著夢想的領獎臺上走去。
編劇對現實主義題材的選擇,將文字語言轉化為畫面,將個人視角和國家情懷融于一體,屏幕不再是個人“白日夢”實現的場所,而是表現普通群眾的思想狀態,和社會的百態人生。電影內容貼近生活,貼近真實,改變大眾對原有社會秩序的看法,導演對于印度電影現實主義題材的探索,提升了傳統的印度電影的敘事藝術,創新和發展了新的歌舞敘事模式,喚醒人們對于自我價值的認知。
參考文獻:
[1]李美敏,周麗琴.印度電影中歌舞的敘事功能[J].電影評介,2011(18):13-14+17.
[2]張慧瑜.印度寶萊塢電影及其對“中國大片”的啟示[J].文藝理論與批評,2011(03):36-42.
[3]張靜婧,底悅.論印度電影特點及借鑒意義[J].攀枝花學院學報,2011,28(02):69-72.
[4]鮑玉珩,鐘大豐,胡楠.亞洲電影研究:當代印度電影[J].電影評介,2008(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