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書瑄
[中圖分類號]:J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21--01
電影《月亮之上》是一部帶有公路片特征的蒙古族題材故事片,導演鄧亞平借由母女二人薩拉和查斯娜的故事向觀眾展示了蒙古族女性對于愛情、親情的品質表達與堅守。反映蒙古女性對愛的理解和對生死的淡然。
作為第一部蒙古族題材公路片電影,《月亮之上》具備了典型的民族電影敘事結構和意義生產方式。因此,我們進行了以下分析:
1.公路片電影中主線完結點
電影光有主題還不夠,當一個電影有著更加清晰而又符合主題的主線存在時,整個電影所要表達的感情就會更加的明朗。公路片更是如此,在公路上光有起點還不夠,更重要的是還需要有契合主題的終點所在,無論是公路的盡頭還是主人公的未來,這兩者可以重合,也可以相互對應。
在《月亮之上》中最重要的主線完結點是月亮湖,薩拉和青格勒在月亮湖相戀相愛、許下陪伴的諾言;查斯娜所演唱的歌曲也是月亮湖;通過母女二人與小朋友以及搞怪大叔的組合前往的目的也是月亮湖;而最后薩拉離開這個她所愛的世界的地方也是月亮湖。我們知道,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月亮湖對于這部影片的主人公來說早已不是簡單的目的地,更重要的是一種支撐,一種信念,一種親情與愛情的象征。
2.鏡頭的聚焦
相比于其他題材的蒙古族影片,《月亮之上》沒有用過多的鏡頭去凸顯生活環境與外景,而使用了更多的人物表情特寫來加以表現情感與情緒的產生。例如在本片中,女兒查斯娜向母親發脾氣,母親撫摸查斯娜的臉頰,母親不舍的離開等鏡頭都以一種細膩而精準的手法表達出對于情感的表述,細致的面部特寫加上柔軟的語言對白,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的豐滿,人物情感更加明晰,所以在最后放出月亮湖的空鏡之后,人們會將母女二人的情感升華,引起更多從小家庭看出整個民族特征的發散感,值得我們更好的體味。
3.少數民族婦女的形象建構
導演通過建構鮮活的少數民族婦女形象,從婦女意識覺醒的角度,來展示少數民族文化、風俗以及思考少數民族婦女地位的問題。在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的沖擊下,少數民族婦女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面對命運的枷鎖,她們展現出自強不息的韌性。
總的來說這是一部非常精彩的影片,是電影史上的一塊絢爛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