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虹



內容摘要:本文通過對市場經濟不均衡理論的研究,分析了市場經濟發展不均衡性的典型特征及其深層次原因;基于理查德森成熟度模型和Wurgler資源配置測度模型,驗證了市場經濟發展不均衡對資源配置效率的反向作用,相關實證研究和回歸分析結果也表明,對于全部樣本而言,市場經濟發展不均衡與資源配置效率呈現出一種負相關關系,會降低市場經濟中資源配置效率。
關鍵詞:市場經濟 不均衡性 資源配置效率
引言
在市場經濟下,企業競爭并非完全充分,相反其壟斷程度要高于商品市場和勞務市場。因為市場經濟活動主體的數量十分有限,證券公司、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成立要受到社會信用約束的影響。瓦爾拉均衡論認為市場競爭機制促使社會經濟的發展趨于均衡,社會經濟體系中原本沒有導致經濟持續失衡的誘因。因為市場是完善的,競爭是充分的、價格體系對于市場的反饋也十分靈敏。從供求關系的角度來看,市場的價格會隨著供求關系的變化而適時調整。
新凱恩斯主義學派認為市場競爭和市場信息并不完全,存在大量的非確定因素。社會經濟生活中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行為,一定會導致產品價格的剛性并引起社會平均工資的上漲,降低市場經濟資源配置的效率,增加社會經濟不穩定的因素。企業價格調整的時滯會造成一定的價格惰性,市場經濟的發展不均衡性研究表明:市場競爭無法保證經濟的一般均衡,因為市場經濟周期是普遍存在的,其產生的基本原因不僅有市場的內部原因,也源于體系內部的固有因素。
我國市場經濟下,蘊藏了巨大的潛能,但在從居民儲蓄到投資的轉化效率卻很低,造成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還是我國市場經濟發展還不平衡。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政治經濟體制改革的關鍵時期,市場經濟下,企業可以通過多種渠道提供大量的資金支持,幫助企業進行資本結構的調整。因此要求市場經濟的發展必須降低這種不均衡性的程度,發揮出資源配置的功能。由于近十年的經濟低迷,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市場經濟的運作出現了程度上和趨勢上的背離,亟需提高市場的均衡度。本文探究了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不均衡性特征,從國家理論和新制度經濟學視角揭示出導致經濟不均衡發展深層原因,基于經濟模型深入分析我國市場經濟不均衡性和低效率的原因。采用實證分析的方法對市場經濟的不均衡性對資源配置效率的影響展開研究,結果表明降低市場經濟的不均衡性,能夠有效提高資源配置的水平,同時也對處于經濟轉型期的我國市場經濟存在積極的影響。
我國市場經濟發展不均衡的典型特征及原因分析
沒有充分發揮出股市的基本功能。股市的基本功能之一是進行資金的融通,但我國股市盡管具有強大的資金融通能力,但資本的余額調節能力薄弱,股市內的融資者和投資者地位不對等。對于投資者而言投資的目的是為了獲取投資收益,但從目前的股市來看投資者獲得分紅很少,資本利得的損失也很嚴重。由于各級政府過度地介入,加劇了市場機制的扭曲,也導致了我國企業的風險度明顯高于成熟的市場經濟,低收益、高風險成為了我國股市的一個典型特點。作為市場經濟主體的上市公司存在著大量的市場操作、商業欺詐和內幕交易,這些違規行為都大大增大了市場經濟的不均衡性。當前,我國股市出現的這種低收益、高風險的非常態現象,加劇了市場經濟的不均衡性,降低了資源優化配置的效率。
政府管理部門沒有發揮出應有職能。我國各級政府管理部門對市場的調控表現為重視融資、忽視投資,注重發展、忽視管理的不均衡現象,并且對投資的利益關注度不足。許多地方政府在地方保護主義利益的驅動下,違規推動不具備條件的企業上市,這種短期做法雖然提高了地區的GDP卻擾亂了市場經濟的秩序,損害了中小投資者切身利益和對市場的信心。因此,各級政府部門作為市場的監管者,要采取措施確保市場經濟朝著均衡性的方向發展。
制度問題帶來的收益與成本不均衡。我國目前正處于政治經濟體制改革的關鍵時期,政府正想方設法地進行制度創新,增加市場各個主體的收益和整個社會的福利。市場上存在著特權階層,為了維護自身利益,阻礙制度的創新,這些來自于制度創新方面的阻力會使市場經濟的創新能力不足,增加了市場的不均衡性。
經濟參與者收益與成本不均衡性。我國各級政府部門不僅是我國市場經濟監管者,還是市場經濟的重要參與者。上市公司作為市場主體的重要參與者之一,在上市之初會享受一些國家的優惠政策,如融資后適度減免傭金等。資金管理公司和證券公司同樣也是市場經濟的受益者,其投入與收益存在嚴重的不對等性,這也客觀上加劇了我國市場經濟的不均衡性。
在真實的市場投資活動中,大多數投資者所持有的資本數量有限,一些經濟學家引入了CAPM概念進行研究,分析出市場經濟的非線性變化規律。本文選取影響市場經濟均衡性的隨機折扣因子和資本資產固定持有成本對市場經濟的不均衡性產生原因進行研究,首先分析固定持有成本對市場經濟不均衡性的影響。考慮固定成本因素后獲得股價的上界值。
由上述分析能夠得出,正是由于股價變動的惰性及隨機折扣因子等因素存在破壞了市場經濟的均衡性。而隨機變量和系統方差等因素也加劇了這種不均衡性的波動。介于這些因素的長期存在于市場經濟中,促使市場經濟的投資者采用不均衡性的方式進行組合投資。
市場經濟的發展不均衡對資源配置效率影響研究
當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的階段,社會資源總會表現出一定的稀缺性。通過資源的優化配置,能夠以有限的資源獲得最大的效益,市場經濟的資源配置是否合理,會影響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從市場經濟的視角考慮,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就是要將稀缺的資本投入到回報率高的項目上來,并提高資本的使用效率。本文基于理查德森成熟度模型和Wurgler 資源配置測度模型,來衡量市場經濟的不均衡性對于資源配置效率的影響。
理查德森成熟度模型通過建立非效率投資與市場經濟下自由現金流量的關系函數,來研究經濟的發展不均衡對于資源配置效率的影響。模型將市場經濟主體的總體投資分為兩種,即維持性投資和新增投資,用殘差代表不均衡市場中的低效率投資,該模型可以衡量出市場經濟的發展不均衡對資源配置的影響。
其中,模型中下角標i為市場經濟下企業的代碼;t代表年份;Invi,t代表為市場經濟下企業的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及長投的總和與平均總資產的比值;Gi,t-1為公司第t-1年的投資收益變化率;Li,t-1為t-1年企業資產負債率變化情況;Ai,t-1為公司的上市時間、Ci,t-1為企業第t-1年的資金流動比、Si,t-1表示企業該年度的規模、Ri,t-1為年度收益回報率、ζi是殘差項,|ζi|可以表示市場經濟不均衡性所導致的非效率投資。當ζ<0時,表示投入不足;當ζ>0時則代表投資過度。
理查德森成熟度模型從微觀的投資企業視角判斷出市場經濟的不均衡性對資源配置效率的影響程度,即企業的資產投資比值、資金流動率、企業規模和投資回報率與市場經濟的不均衡性呈負相關的關系,而這些因素又決定了微觀市場的資源配置效率。
而Wurgler 資源配置測度模型則認為只有對投資回報率高的行業追加投資,對投資回報率低的行業減少投資,才能從宏觀方面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研究表明,由于發達國家從總體上來說其市場經濟的不均衡性情況要明顯優于發展中國家,因此發達國家的資源配置效率更高。Wurgler 資源配置測度模型的相關驗證結果也表明,市場經濟的利潤增長率與投資增長率的對數呈現出一種線性關系,Wurgler 資源配置測度模型可以表示為:
上式中,Ii,t表示一個行業的累計利潤總額、τi,t為第t年平均固定資產投資余額、χi為隨機擾動項、 bi為常數項、 i為市場經濟不均衡性影響下資源配置的伸縮彈性系數。
當 φi=0時,證明投資的增加與資源配置無關;當φi>0 證明了資本流向導致利潤的增加,即市場經濟越趨近于均衡則資源配置的效率越高;當φi<0時,證明行業在第t年的利潤增加時,對行業的投資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綜上所述,本文基于理查德森成熟度模型和Wurgler 資源配置測度模型分析得出市場經濟的不均衡性與資源配置的效率呈現出一種負相關的關系。
實證研究
研究假設。市場經濟是我國構建現代經濟體系的核心,因此研究市場經濟的不均衡度對資源配置效率的影響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提出了研究的假設:在市場經濟下企業規模、資本結構、流動比率和盈利能力等因素都與資源配置效率正相關。
變量的設定及樣本的選取。基于Wurgler 資源配置測度模型,資源配置效率為被解釋變量,模型提供量化資源配置效率方式,通過分組檢驗的方式提升微觀主體的資源優化配置效率,構建的加強每股收益增長率模型如下:
(6)
實證研究的回歸系數若大于零,證明經濟的不均衡性對資源配置效率影響是有效的,能夠提高資源的資源配置效率;若小于零則證明資源配置的效率低下;若等于零則證明兩者不相關,令市場經濟的不均衡性程度為解釋變量。數據樣本以2014年到2016年滬市主板上市的A股企業為研究對象,并剔除了新上市和退市的企業及ST企業。市場經濟不均衡性對資源配置效率影響的分析結果如表1所示。
基于表1的數據顯示模型中變量的Sig值低于0.05,證明回歸模型整體有效。
本文將被解釋變量和解釋變量按照行業進行分類,基于年份進行平均值和標準差的計算。分析市場經濟的不均衡性對資源配置的影響,從加權每股收益率和加權平均每股增長率兩個視角,驗證對制造業、建筑業、房地產業等10個行業的影響,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表2中的加權每股收益率和加權每股增長率的數據表明,建筑業、房地產、汽車制造行業的相關性更高,對其資源配置的影響程度也最大。從整體上看建筑、房地產業及汽車制造等由于其行業的特殊性,具有增長速度快、規模龐大等特點,因此受到這種不均衡性的影響程度更大。而紡織、服裝、食品加工等行業都屬于輕工業,資源配置方面受到的影響要低于其他行業。對國民經濟各行業加權每股收益、加權平均每股增長率與資源配置的相關性進行描述,分析結果如表3所示。從表3的回歸分析數據可以看出,市場經濟的均衡度與平均每股收益及資本資產的增長率正相關符合模型的預期;將Avp 與Tran 相乘,此時的交乘項系數值為負,證明市場經濟的不均衡性會影響到資源配置效率,即均衡度越差其資源配置效率越低,與前文提出的假設條件也相符;從回歸結果還能夠分析出,企業規模、盈利能力、流動比率和資本結構等因素,也與資源配置存在正向關系,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資源配置的效率。
本文在分析市場經濟不均衡性的特征和產生原因的基礎之上,基于理查德森成熟度模型和Wurgler資源配置測度數學模型,研究了不均衡程度對于資源配置的影響。實證分解結果證明了各不同行業資本不均衡性會對資源配置效率產生不同的影響,但支柱性產業的影響程度更大。
參考文獻:
1.段國旭.談財政資源配置的的非均衡協調創意——基于西方財政公共性發展脈絡[J].財政研究,2010(7)
2.范小仲.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機理與經濟效率[J].金融與經濟,2014(5)
3.王認真.中國金融資源空間配置非均衡的實證分析[J].統計與決策,2011(23)
4.馬崧.市場分割與區域資源配置效率關系探討[J].商業經濟研究,2016(11)
5.徐曉颯.從金融資源配置談區域經濟的非均衡發展[J]. 商業經濟研究,20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