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美清
摘 要:天津師范大學通識選修課程體系的建設雖然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也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任課教師對課程保持持久的熱情和投入,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企業管理概論”作為一門驗收優秀的通識選修課,應繼續提升課程品質,將案例教學法引入到課堂中,配合適當的教學方式和考核辦法,對通識選修課程的持續建設和發展進行有益的探索。
關鍵詞:通識選修課;企業管理概論;案例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8)04-0212-02
天津師范大學2013年開始對全校性公共選修課進行改造和優化,建設具有學校特色的通識選修課程體系,改變以往校選課教師上課不認真、學生混學分的現象。天津師范大學開設通識選修課的目標是貫徹實施素質教育的理念,引導學生涉獵不同學科領域,增進對自身、社會、自然及其相互關系的理解,提升人文情懷和科學素養。學校計劃用3-5年的時間建設300門全校性通識選修課程,面向全校本科生開放。
天津師范大學通識選修課的建設過程包括立項、教學實踐和驗收三個步驟,給予一定的建設經費支持,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學校會組織專家同行聽課、學生座談、學生評教等多種手段進行考核。立項課程考核驗收結果分為不合格課程、合格課程、優秀課程、精品課程四種類別,驗收合格的課程納入學校的通識選修課程體系。對不合格課程要求限期整改,整改仍不通過將不予結項并停發剩余建設經費。
一、通識選修課建設過程中的問題
經過近4年的建設,天津師范大學已經立項233門通識選修課程,經過六輪結項驗收共認定通過精品課程7門,優秀課程47門,合格課程74門。通識選修課的建設效果顯著,改變了以往校公共選修課應付隨意的上課狀態,將優質的師資吸納過來,大大提高了授課質量,但是也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一)通識選修課的前期建設教師積極性較高,但后勁不足
由于通識選修課的建設有經費的支持,學校重視并鼓勵優質的師資申報,因此在立項時教師的積極性比較高,但是在后期結項階段和結項后就顯得后勁不足。從結項驗收的數據來看,學校的標準比較高,認定為精品課和優秀課的課程較少,還有一些課程驗收結果不合格,這些課程教師有的繼續建設,有的會拖延甚至放棄。有些驗收通過的課程,在課程建設期間教師認真備課、上課,用心組織課堂,但是結項驗收后就降低投入和重視程度,有的教師由于沒有持續的經費支持,不愿意再繼續上課。
(二)學生混學分的現象依然存在
天津師范大學對本科生有文理互選的學分要求,因而學生為了達到學分要求必須選課。由于通識選修課在建過程中開課的數量有限,很多學生不能如愿選到自己心儀的課程,因而對不想選的課程上課積極性不高。而有的同學只是單純為了湊夠學分,上課聽講不認真,課堂參與度低,甚至連基本的出勤都無法保證,影響整體課堂效果。
(三)通識選修課學生考核不夠嚴格
通識選修課結課的考核方式可以是考試,也可以是提交結課論文,學校教務處沒有嚴格的規定。由于課程通過相對容易,自然降低了學生的精力投入和重視程度,再加之不是專業必修課,學生即使不通過也可以選修別的課程直接沖抵學分,因此降低了對學生的管控力。
二、通識選修課“企業管理概論”的建設意義和改進方向
通識選修課“企業管理概論”是天津師范大學首輪立項的通識選修課程,在第三輪結項驗收中順利通過并認定為優秀課程?!捌髽I管理概論”在課程建設中以及驗收后也存在上述通識選修課的問題,因而需要任課教師持續建設,不斷改進和提高教學方法。
(一)秉承開課初衷,培養學生能力
“企業管理概論”課程開設初衷是為了讓非管理專業的學生學習企業管理的知識,了解企業管理的基本理論和概念,鍛煉培養學生的分析思考、組織策劃和決策能力?!捌髽I管理概論”是天津師范大學通識選修課社會科學與公民意識板塊的代表性課程,能夠拓展學生的視野,緊跟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培養學生的管理思維,為今后的職場工作打下基礎。
(二)持續開設課程,確保課程品質
課程要保證持續開設,不能因為驗收通過而停止開課。課程上課期間教師要保證足夠的重視和投入,認真備課上課,同時不斷改進教學方法,確保課程的品質。
(三)改進教學方法,吸引學生興趣,減少學生混學分的現象
“企業管理概論”是一門實踐性比較強的課程,授課內容是以管理學為主要脈絡,從企業的角度切入,穿插市場營銷、戰略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和財務管理等內容的一門概論性質的課程。經過5個輪次的開課,通過與學生課堂中的磨合,逐漸摸索總結出一些適用的教學方法?!捌髽I管理概論”的講授可以借鑒MBA教學中的案例教學法,通過生動的案例引出課堂中所講的內容,不僅能把理論知識更深入地讓學生理解,同時能夠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他們上課動腦思考和積極發言討論的熱情,減少學生混學分的現象。
三、通識選修課“企業管理概論”案例教學探索與實踐
(一)“企業管理概論”使用案例教學法的必要性
首先,“企業管理概論”選課的都是在校學生,沒有企業實際工作經驗,對管理理論產生的背景以及在實際場合的具體應用缺乏體會。而案例教學法能夠將理論和實踐進行有效的對接,將學生帶入企業的經營情境中,幫助學生體會管理理論在實踐中的應用,加深對知識的消化吸收。
其次,“企業管理概論”作為一門通識選修課,上課的學生來自學校的各個專業,基本上沒有管理理論基礎,因而在教學方法上更應該深入淺出,循循善誘,授課內容不能過于理論化,難度也不宜過深。案例教學法通過企業的實際經營案例引出課程中的知識點,能夠使學生們根據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對企業的接觸來理解課程中講述的內容,便于學生對知識的吸收和掌握。
再次,案例教學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案例討論能夠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調動學生的上課積極性,引導和啟發學生進行思考總結,避免抽象的理論講授給學生帶來的枯燥感和厭倦情緒。因此,“企業管理概論”引入案例教學的方法十分必要,這對于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通識教育的目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案例的選擇和教學方式的配合運用
在實際教學中使用的案例可分為三種:哈佛式案例、德魯克式案例和知識點案例。哈佛式案例長且難度深,不適宜通識選修課的教學。德魯克式案例長度和難度適中,能夠讓學生對理論、概念有生動的理解,知識點式案例短小精悍,配合教學中的理論引出十分有效,都可以運用在“企業管理概論”的課堂中。案例選定后要配合適當的教學方式來組織課堂,好的教學方式能夠引起學生對案例的興趣,激發他們認真思考積極發言。
1.情景模擬
上課時結合案例設置特定的市場情境,比如將學生們分組扮演不同的企業,每組的成員進行總經理、市場總監、財務總監等不同角色的分配,每組通過分析討論制定產量、價格等,然后由老師進行匯總,分析市場的變化以及每組的盈虧。情景模擬是讓學生感受市場競爭以及企業運營的一種非常生動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參與其中,培養學生的市場意識和管理思維。
2.師生互動,鼓勵學生發言
知識點式案例比較簡短,所反映的問題比較直接、突出,能夠將企業的一些實際情況和課堂中的概念理論結合起來,對于沒有企業工作經驗的學生來說比較容易接受。有的知識點案例可以當作引例,引出一個章節所要講授的內容,上課時老師可以利用知識點案例不斷向學生拋出問題,鼓勵學生發言,與學生進行探討交流,同時讓他們覺得隨時會有被提問的可能,增加學生上課的緊張度。
3.小組討論
德魯克式案例比知識點案例要長,內容較多并且相對復雜,需要學生花費較多的時間進行思考。這種案例可以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分析,將學生分組,每個組內的同學進行討論,集思廣益。這種方式能夠增加同學之間的互動交流,發揮每個人的才智,進行思想的碰撞,通過大家的共同協作,將案例分析得更加全面透徹。討論完每組再派出代表說出答案和看法,不同組之間進行交流,這樣既提高效率,又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
(三)“企業管理概論”案例教學的改進方向
通識選修課“企業管理概論”使用案例教學法是一種新的體驗和嘗試,對教學效果起到很大的提升作用,但是在案例的甄選使用和教學方法的磨合上,仍然需要從以下的方向進行努力。
1.精選案例,與時俱進
案例的搜集和選擇是案例教學最大的難點,既要緊密結合課程內容,又要與時俱進反映當下市場形勢和企業經營現狀,這需要任課教師一定的功底。案例的來源可以從書本,也可以從網絡搜集,案例的形式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視頻。但是之前教學使用過的案例難免會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而過時,有些案例所反映的內容與企業當下現實狀況會有出入。這就要求任課教師要不斷更新案例,關注經濟發展動態,平時注意思考總結,同時具備一定的資料搜集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不僅能搜集到別人總結好的案例,還能自己編寫提煉案例。在案例的教學過程中,通過“案例引入—創設問題情境—案例呈現—案例分析討論—案例總結”的步驟與學生不斷進行互動磨合。
2.精進能力,扎實功底
使用案例教學法上課,要求任課教師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面對在案例討論過程中學生的想法和疑問進行準確的引導和評析。教師要掌控整個課堂,及時應對各種突發問題,避免學生的隨意抒發偏離教學目標?!捌髽I管理概論”是一門實踐性比較強的課程,任課教師應該尋找機會深入企業進行實踐鍛煉,也可以通過企業參觀等方式近距離地了解企業,學習企業的最新經營方法和發展思路。
3.注重課堂,綜合考核
案例教學法的開展離不開學生的密切配合,因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十分重要。在考核方式上要提高出勤和課堂表現所占的比重,降低最后期末考試成績所占的比例,對平時上課積極發言的同學給予加分鼓勵??荚嚪绞娇梢允窃嚲?,也可以是案例分析形式的結課論文。通過出勤、課堂表現和期末成績三方面的綜合評價,更加全面客觀地考核學生。
參考文獻:
[1]肖安東,漆玲玲,王■.武漢大學通識選修課的改革與發展[J].科教導刊,2015(7)(下):26-28.
[2]郭萍.案例教學在“管理學原理”中的應用現狀與反思[J].課程教材改革,2013(22):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