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花英
摘 要:隨著科技的發展,信息技術逐漸走進初中課堂,并成為初中數學教學中一種比較有效的手段。借助信息技術開展教學,有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有必要結合教學實踐探索,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發揮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作用。結合信息技術教學分析,探索信息技術下如何開展數學教學。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數學;教學實踐
課堂教學是一個融感官、視覺和聽覺于一體的過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也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調動學生的感覺器官,讓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全面地理解知識的內涵。信息技術擁有非常強大的視頻和音頻功能,通過將信息技術和初中數學教學結合起來,彌補傳統教學中的不足,轉變教學的抽象性,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綜合教學實際分析,探索如何將信息技術融入初中數學教學中,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提高教學的質量。
一、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應用信息技術教學
1.應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生興趣
數學是一門以現實世界為基礎的科學,對于學習者的邏輯性要求較高,數學教學的內容具有非常強的抽象性,學生很難準確地理解和掌握數學內容。而且,初中學生因年齡特征對抽象性和理論性的知識學習興趣不大,這給初中數學教學帶來了非常大的阻礙。因此,想要轉變教學現狀,就需要教師綜合教學實際情況分析,通過圖文引導的方式,借助視頻、音頻等多種文件引導,實現人機互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推進教學的可持續發展。
如,在講解“平面直角坐標系”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電子設備引導,全面分析引導,將一些立體圖形通過平面直角坐標系引導,讓原本抽象的知識點變得具體化,從而消除學生學習的畏懼心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信息技術的影響下,學生的反饋能力非常強,學習興趣自然而然得到提升。
2.應用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境
信息技術可以為學生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學生可以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更加全面地理解數學知識,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在情境探究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將信息技術應用于創設情境中,學生會高效地融入學習當中。
如,在講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時候,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學生營造一個問題情境:“如果一頭牛和一匹馬共同載著30袋糧食,共同拖到集市上面去賣。在運輸中,兩只小動物發生了沖突,小馬覺得自己非常累,老牛也不例外。老牛說如果小馬拿一袋大米到自己身上去,那么老牛背的數量就是小馬的兩倍。同學們,請問這兩只動物分別背了多少袋糧食呢?在生動形象的問題情境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得到調動,并積極主動地回答問題,教學效率自然而然得到提升。
3.應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社會發展中,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對學生而言非常重要。因此,我們在課堂中要積極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可以在信息技術的應用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信息技術可以創設不同的情境,為學生提供一些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引導學生多角度、全方位地學習數學知識,開闊學生的視野。
如,在講解課題學習部分鑲嵌的時候,教師可以先使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打開觀看世界的窗戶,然后需要鼓勵學生從本章節的知識點入手,總結其中包含的具體規律,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和探索中將準備好的不同形狀隨意組成圖形,并自主分配不同的顏色。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創新意識得到激發,學生也可以組成一個個具有十足創意的圖形。
二、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需注意的事情
為了順應教學的發展,在初中數學教學階段,有必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以提高教學的質量。
1.關注教學的本質
信息技術是教學的輔助工具,一般是指教師通過課件,融合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然而在教學中,很多教師過分關注教學課件的制作,忽視教學的目標,過分使用華而不實的內容引導學生,這樣的教學引導直接忽視了教學的本質,讓學生無法準確地把握好學習的重點知識,這樣就有悖于使用信息技術教學的本質。
2.避免容量過大
信息技術教學可以在短時間內為學生展示更多的知識,但是,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展示的知識容量過大,并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如果調整不好,很容易讓學生陷入學習的誤區。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適當設置教學的內容,為學生展現不同的解題步驟,讓學生可以在有限制的時間內消化更多的知識,全面提高教學的質量,提升教師講解的效果。在有限的容量講解中,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總而言之,在初中教學中,信息技術作為一種輔助性的教學手段,教師不能只停留在使用的階段,而需要關注教學的質量,融入一些先進的教學理念,擺脫使用中的誤區,并清晰地分析信息技術存在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及時調整教學的狀態,全面提升數學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陳達偉.現代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初中數學教學實踐探討[J].中外交流,2017(3).
[2]嚴素霞.現代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初中數學教學實踐探討[J].新課程(中學),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