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晨
摘要:作業成本法是現階段一種新型的成本核算方法,對于提升企業的核算水平具有積極的意義。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制造型企業面臨的市場競爭不斷加大,越來越多的企業為了能夠更好地提升競爭能力,開始加強對于作業成本法的關注,通過應用作業成本法營造一種全新的管理氛圍,提升企業的成本核算水平。本文以制造企業為例,對于作業成本法在企業應用中的問題進行分析,并針對問題提出決策措施,僅供參考。
關鍵詞:作業成本法;制造型企業;策略
一、作業成本法概念
作業成本法就是在企業中以作業作為核算中心,根據作業量分配各個部門的成本。作業成本法很好地把作業量和成本結合起來,在我國應用以來被廣泛地應用于企業的成本核算中,目前對于我國成本管理水平的提升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根據對于作業成本法的概念的理解,我們能夠充分地認識到作業成本法的一些特征。首先,作業成本法能夠與企業的管理目標充分地結合,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更好地輔助企業開展營銷、管理以及內部行政管理工作,能夠非常科學有效地提升制造企業內部管理水平。其次,利用作業成本法能夠增強企業管理的全局性觀念,更有效果地提升管理決策的科學性。再次,作業成本管理的相關經驗能夠更好地指導企業計算作業成本,拓展作業成本法在企業中的應用,作業成本法更好地發揮其積極作用。
二、作業成本法與傳統成本法比較
(一)案例分析兩種成本法優劣
GJ制造有限公司主要是金屬加工企業,長期使用傳統的成本核算方法。隨著作業成本法的應用范圍的擴大,公司開始利用作業成本法開展成本核算工作。下面我們針對一項具體的業務對于作業成本法與傳統的成本法的區別進行分析,具體如下所示:
甲產品每個月的產量為140050件、直接人工耗費的工時為11648小時、平均一個產品耗費的人工工時為0.5小時,平均一個產品耗費的人工成本為2元、平均一個產品耗費的直接材料成本4.5元。乙產品平均每個月的產量為577780件、需要耗費的直接人工工時為15456小時、平均每個產品耗費的直接人工工時0.1小時,平均每個產品耗費的直接人工成本0.7元、平均每個產品耗費的直接材料成本1.5元。制造費用總額245750元。
根據傳統成本法核算,企業的制造費用分配率為:
245750/(11648+15456)=9.067(元/小時)
甲產品的單位制造費用為:9.067× 0.5=4.53(元)
乙產品額單位制造費用為:9.067× 0.1=0.91(元)
甲產品的單位成本為2+4.5+9.067= 15.567(元)
乙產品的單位成本為0.7+1.5+0.91= 3.11(元)
作業成本法下企業成本核算情況如表1所示:
根據表1的有關資料和計算結果,編制制造費用分配率可以看出,甲產品作業成本合計為107950元,乙產品作業成本合計為577780元(作業成本(元)=作業量(次數)*成本庫分配率(元))。根據產品數量甲產品140050個、乙產品577780個計算得出,單位產品應分攤的制造費用為甲產品0.8、乙產品為0.2元。
根據作業成本法核算,企業產品的成本分別如下所示:
甲產品單位成本=2+4.5+0.8=7.3(元)
乙產品單位成本=0.7+1.5+0.2=2.4(元)
通過對比我們發現,不同的核算方法下,甲乙產品的成本存在很大的差異,傳統成本法下甲乙產品的成本存在高估的情況,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傳統成本法采用單一的核算模式,對于制造費用核算不夠準確,存在很大的虛假數據,與企業產品實際的單位制造成本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影響了最終的成本核算結果。但是作業成本法能夠有效地避免這一問題的出現,對于提升成本信息可靠性具有積極意義。在作業成本法下,制造費用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根據產品數量以及產品的成本隨時變動的,因此與實際的產品成本之間保持著緊密的聯系,這有利于提升成本管理水平,對于成本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具有積極的意義。
(二)確定成本核算方法選擇條件
從產品的特征方面分析,作業成本法更加適合流程復雜的小企業,利用作業成本法能夠更好地提升成本核算的科學性,對于大量生產單一產品的制造企業而言,應用作用成本法的效果不是非常地明顯。
從產品管理方面分析,作業成本法有利于提升企業的質量管理水平,對于提升企業產品質量以及產品市場競爭力具有積極的作用,因此制造企業應該加強對于作業成本法應用的重視,充分發揮其積極的作用。
三、作業成本法在制造型企業中的應用策略
(一)力爭獲得企業領導和員工的認同和支持
目前作業成本法在企業中應用的范圍不是非常廣泛,因此企業的財務人員對于作業成本法存在一定的抵觸心理,一方面他們對于傳統的成本管理方法已經使用習慣了,另一方面對于作業成本法的好處缺乏一定的認識。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制造企業要想加強作業成本法的應用就需要管理者積極推動。一方面管理者提倡作業成本法的應用,能夠對財務人員形成一定的壓力,加快應用步伐。另一方面管理者積極地在企業內部宣傳作業成本法的好處,能夠讓全體員工都提起對于作業成本法的重視,增加應用作業成本法的積極性,為作業成本法更好地應用于企業奠定基礎。
(二)實現高度信息化,培養高素質人才
制造企業要想順利地應用作業成本法進行成本核算,需要掌握大量的數據信息,尤其對于產品的生命周期以及產品的生產規模以及每天企業的產量都有一個明確的認識。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企業在應用作業成本法的過程中需要進行及時的溝通與交流,對于大量的信息與數據要在很短的時間內處理完成,這就需要企業具有良好的信息技術,如果信息技術水平很低就無法很好地保障在短時間內獲取足夠的準確數據。數據不準確就會影響最終作業成本法的應用效果,因此應該引起高度重視。
(三)樹立成本管理思想,完善作業成本模式設計
作業成本法不是一種一時心血來潮就直接應用成本核算方法,它需要很多硬件以及軟件的設施相互配合,制造企業應該樹立成本管理思想,完善作業成本模式的設計,針對作業成本法應用中的問題設計更加科學合理的核算方法,提升成本核算水平。另外,企業在應用作業成本法的過程中需要確定合適的成本動因,如果成本動因無法很好地適應企業需要,就會影響企業的作業成本的應用效果,對于作業成本法更好的應用不利。
四、結語
根據上述內容,我們可以非常清晰地了解作業成本法的內容,并對作業成本法的優勢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我國的制造企業要想在現階段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獲得更好的發展,必須加強對于作業成本法的應用,針對企業內部的問題不斷進行解決,為作業成本法更好地應用于企業成本管理奠定堅實的基礎。對于制造業而言,現階段的經濟大環境不容樂觀,但是作業成本法作為一種新型的成本管理方法,為企業成本管理發揮著積極作用,制造企業應該充分應用作業成本法。
參考文獻:
[1]趙書和.成本與管理會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6:304-318.
[2]鄭輝.作業成本法與傳統成本法的應用比較[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5,22 (5):16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