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勇
隨著科學發展,電子技術現代化程度的不斷提高,不斷有新的電子產品進入學校,進入課堂,使我們的教學手段在不斷豐富,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從最初的幻燈片,到如今的電腦、投影儀、一體機等多媒體設備,這是一個天翻地覆的變化。教學手段的多元化有助于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而微視頻教學作為一種現代新興科技的教學手段,使教與學更加豐富多彩。
由于微視頻所具有的時間短、內容較少,能突出物理的某個知識點或技能點,正適合于初中學生注意力時間短的身心特點。微視頻能在短時間內把物理現象展現出來,它的聲圖并茂可引起初中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感受到真實的、具體的學習情景。本人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深深地體會到了:充分利用微視頻優化物理課堂教學能夠起到積極的作用。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著名物理學家愛恩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學習有了興趣,才會有學習的動力。偉大的教育家孔子也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意思是說對于學習,了解怎么學習的人,不如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又不如以學習為樂的人。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的實效。
1.小實驗激趣引入門
物理是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是課堂教學密不可分的環節之一,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環節。在上八年級物理第一節課時,我讓學生做了用漏斗吹乒乓球的實驗:漏斗口向下,將乒乓球按在漏斗里,從漏斗向下吹氣時,松開手,乒乓球不會掉下去。在學生驚奇的目光中,我接著問學生:“如果把漏斗向上,乒乓球放在漏斗里,我們向上吹氣,乒乓球又會怎樣呢?”同學們異口同聲地回答:“乒乓球會飛出去。”對于這個回答我不置肯否,而只是叫同學來試試。結果他們被看到的現象驚呆了:乒乓球不會飛出去!“這是為什么呢?”,許多學生頓時產生了疑問,恨不得馬上解開這個迷團。于是學生想學物理的興趣就這樣被我點燃了。
2.微視頻激發求知欲
漏斗吹乒乓球是容易做的小實驗,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有的實驗是課堂教學需要而又不能做的實驗,如果通過微視頻來創設情景,就可以引起學生的求知欲。比如在講“流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系”這節內容時,大自然的有關流體壓強與流速關系的現象不能通過實驗來產生。上課時我就先放兩段視頻:一段龍卷風的視頻,場景壯觀,龍卷風經過之處,房屋頂被掀翻,樹木連根拔起;一段水中漩渦的視頻,漩渦周圍的漂浮物也被“吸”了進去。這些微視頻反應了流動液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通過看微視頻就可以激發學生對氣體壓強與流速關系物理知識學習的興趣。
二、變抽象為具體,突破難點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有許多物理知識是通過對物理現象的分析,從而了解其原理得來的,有些實驗即使可以演示操作,但可見度比較低,學生不易觀察,效果不明顯。由于初中學生的想象能力有限,這就使學習的難度增大。這時教師就可借助現代教學設備中的多媒體技術,用微視頻將抽象的現象展現給學生,幫助學生對物理現象的分析,對物理知識的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物理思維的品質。
1.微視頻化抽象為具體
在講《重力》一節時,涉及到失重現象,學生沒有體驗過失重,為了幫助學生對失重現象的理解,這時放一段宇航員在飛船里行走的視頻,看到宇航員懸在飛船里,從一個地方移動到另一個地方還要用手抓住飛船里的固定物體,讓學生更直觀地去想象失重現象。
2.微視頻突破難點
許多物理知識如果單靠老師的講解,特別是難于理解的難點,是很難得到突破的。每當這個時候,如果能借助多媒體,就可以突破重難點了。例如在講解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時,對初中學生理解相對運動是難點。課堂教學時,我就播放一段微視頻:坐在行駛的列車上感覺車外的景物在向后退,當車停下時,車外的景物并沒動;當對面的列車開動時,感覺自己坐的列車也在行駛,對面的列車行過后才發現自己坐的車還停在原處,……熟悉的畫面和感受,讓學生更深刻地體會到了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參照物選擇不同物體的運動情況也就不同了。
3.微視頻變模糊為清晰
在學習《熔化和凝固》一節內容時,學生雖然通過實驗觀察了冰和石蠟的熔化過程,由于實驗條件的限制,學生難以清晰地觀察到冰和石蠟熔化過程中的狀態變化情況。當學生實驗結束后,我就再用微視頻慢速播放,學生們就觀察得更清楚了,對熔化條件及過程的理解就更深刻了。
三、利用微視頻發揮演示作用
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我們是通過觀察、分析物理現象,歸納、總結得出物理規律來獲取物理知識的,但在實際教學中,有的實驗不易在教室中直接操作,更有一些演示實驗由于安全的原因不便于進行實驗演示。
1.微視頻演示有如身臨其境
在學習《大氣壓強》知識時,課堂學習需要演示托里拆利測量大氣壓強的實驗,但由于水銀這種重金屬會散發出有毒氣體,實驗室里沒有水銀。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于是我借助微視頻給學生分析托里拆利測大氣壓強方法的原理,從視頻中學生可以直觀地看到玻璃管中的水銀下降,而下降到一定位置后就不下降了,而且當玻璃管傾斜時,管內水銀柱的長度增加,但水銀柱的高度不變。這樣的微視頻演示既安全又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2.微視頻演示消除疑惑
在分析大氣壓能支持多高的水柱時,有部分學生持懷疑的態度。因為從理論上計算,大氣壓強可支持約10米高的水柱,但想去驗證,10米長的透明管是不好找的,于是我再次通過視頻觀讓學生看大氣壓支持水柱的高度,從而消除了學生的疑惑。
在近幾年的教學中,適時地利用微視頻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分析物理現象的方法,拓展學生的視野。當然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不能用微視頻完全替代物理實驗,對于物理實驗還是應盡量讓學生親自動手,親身體驗獲取一手資料,才更有助于培養學生動手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春霞.利用多媒體技術提高物理課堂效率.
[2]利用多媒體技術優化初中物理課堂教學[J].物理教學法.
[3]張永明.談談多媒體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