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海明
摘 要:在電磁學的教與學中,掌握以上貫穿于電磁學中的思路、線索或研究方法后,既可看到電磁學內容這一“森林”全貌,又可看到“樹木”,既可看到“樹木”的“根”,又可看到“枝”和“葉”,電磁學內容清晰而又系統地反映在這些思路和線索中。這些思路和線索的利用也便于啟發式、討論式、自主探究式教學模式的開展。同時也要認識到這些思路和線索是相互交織的,在教與學過程中必須靈活運用,最大限度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關鍵詞:信息技術;電磁學;應用現狀
1電磁學信息教學平臺的作用
1.1課堂教學中網絡平臺的作用
多媒體的引入使傳統的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生動,彌補了板書教學中對圖形和物理現象不能很好展示的缺點。網絡教學平臺是繼多媒體教學后的又一輔助教學手段,是借助于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完整教學知識體系。計算機網絡具有強大的文字、聲音、圖形、視頻和動畫等信息處理的功能,能夠實現自動存儲、管理和遠程傳輸的作用。使網絡教學具有信息容量大、資料更新更快等顯著特征,是傳統教學模式無法比擬的。這一平臺為教師提供了無限的教學資源,網絡教學平臺網頁中給出了各項內容的鏈接,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很方便的調用這一平臺中的內容,豐富教學內容與形式,提高教學效果。例如,電磁學是一門比較抽象的科學,有一些現象需要動畫演示學生才能更好的理解。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將動畫演示模塊的相關內容展示給學生。
1.2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平臺
傳統的板書教學和多媒體教學是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師控制著授課的進度并掌握著教學的資源,而網絡教學平臺的創建實現了資源共享。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學生可以更進一步自主地選擇學習內容、安排學習進度,可不受時空的限制利用教學資源進行學習,創設了一個多元開放的自主學習的環境。
1.3為師生之間搭建了更好的交流平臺
在該教學平臺中,教師的后臺管理可以了解學生對該平臺中資源的使用情況,并可以給學生布置一定的作業。在師生互動模塊,學生可以隨時將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通過在線留言反饋給教師。教師訪問系統后可以及時解答學生的問題,從而可以使教師很好的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使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聯系的更加緊密。
1.4電磁學網絡教學平臺的使用方法
電磁學網絡教學平臺功能包括了教師后臺管理和生成網頁的在線瀏覽。利用我校網絡教學平臺建立起來的電磁學網絡教學平臺,教師有對應的用戶名和密碼,教師登陸后在后臺管理模塊中可以設置各個不同的功能模塊,上傳各個模塊的內容。教師的后臺管理模塊具有設置學生訪問權限的功能。教師將所教班級學生的姓名和學號導入后,學生就有了訪問電磁學網絡平臺網頁各項內容的權限。利用教師給每位學生設定的用戶名和密碼在平臺主頁登陸后,學生可訪問和下載平臺中的各項內容,并且可以給教師進行在線留言,接收并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
2信息技術在“電磁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分析
2.1演示性試驗教學
演示性試驗教學模式主要是通過教師對試驗進行演示從而實現教學目的的,這一模式的步驟如下:通過設置情景,提出問題,得出問題假設,進行演示試驗,對試驗現象進行分析,得出結論。如,在講解“閉合電路歐姆定律”這一內容時便可采用演示性試驗教學方法。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展示出一些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并讓學生解釋這些現象,然后通過演示性試驗對這些現象進行驗證。如此通過演示性試驗,可加深學生對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內容的印象。
2.2師生合作試驗教學
在上述的演示性試驗教學中,教師起主導作用,演示試驗也是教師操作的。師生合作試驗教學中,學生則是主體,教師只起引導作用。在師生合作試驗教學中,主要讓學生通過自主預習、自主研究、自主發現問題、自主進行小組探討等流程解決問題,實現學習目的。如,在學習“探究電磁感應的產生條件”這一內容時,教師就可以采用師生合作試驗教學模式。具體為:教師首先讓學生了解“探究電磁感應的產生條件”這一課程的學習目標,并在學習目標的帶動下讓學生自主完成本節內容的學習。學生有了學習目標,就會利用互聯網等信息技術進行有關電磁感應相關內容的查詢和了解,如電磁感應試驗中所需器材、條件等都在學生了解范圍內。當學生了解到基本的電磁感應內容后,可分組并按照查詢到的試驗步驟和過程進行試驗,以驗證所查知識是否準確,并對電磁感的產生條件進行總結,并提交學習報告。教師會根據學生提交的總結了解學生對這一節內容的掌握程度,并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講解,解決學生心中疑惑。在這種師生合作試驗教學中,學生通過互聯網等信息技術主動參與到知識探索中,能夠極大地調動起學生興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研究性課題教學
要實現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生主動探索的學習興趣,就需要采用研究性課題教學。如,選擇《傳感器》當做課題研究。根據這研究性課題的要求,學生應從實際生活中找到一些傳感器的具體應用,并借助網絡了解如何利用傳感器制作出簡單的自動控制裝置,如話筒等,并從網絡上自主尋找出傳感器的工作原理、應用價值等。當對傳感器有一定了解之后,可選擇某一種特定的傳感器進行深入研究,通過深入的試驗找尋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探索和解決,從而加強對傳感器相關知識的認識。
綜上所述,在現代社會,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對人們的學習、生活與工作產生了全方位的影響。作為一名高中物理教師,我們應該順應這一歷史潮流,加強對信息技術教學手段的研究,并促進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的融合,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促進物理教學的改革與創新。
參考文獻
[1]劉宇晗.高中競賽中電磁學的解題方法分析[J].科技風,2016(24):162+177.
[2]趙娟榮.高中電磁學演示實驗改進的例說[J].科技展望,2016,26(26):211-212.
[3]崔晶磊,耿平,代雪峰,張敬飛.矢量場類比法在電磁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工程,2016,26(S1):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