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同華
摘 要:多媒體課件以其圖文并茂,聲像俱佳,動靜皆宜的表現(xiàn)形式,以跨越時空的非凡表現(xiàn)力,大大增強了人們對抽象事物與過程的理解與感受,從而將課堂教學引入全新的境界。多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適當運用,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運用多媒體手段優(yōu)化語文課堂教學已成為我們語文教學研究的重要課題。那么,在新課改的實施下如何實施初中語文的多媒體教學呢?
關鍵詞:初中語文;多媒體;教學
1初中語文應用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
1.1能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傳統(tǒng)中學語文教學屬于語文知識層面教學,教師采用唇耕舌耘、粉筆加黑板的單一教學手段。由于語文本身包羅萬象的特性和學生認知心理尚未成熟,課堂里經(jīng)常出現(xiàn)教師在講臺上講得口干舌燥,講臺下學生卻聽得興味索然的景象。多媒體技術的出現(xiàn),能把聲音、圖像、文字、視頻等有機地結合起來,化靜為動,變枯燥為生動,變抽象為形象,打破課堂教學的時空限制,創(chuàng)設一個更為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這樣,直觀形象與聯(lián)想、想象相結合,就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趣,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去體味作品中所創(chuàng)造的意境,迅速而正確地把握文章的內涵。
1.2有利于優(yōu)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
傳統(tǒng)的語文課,一篇課文至少要用兩節(jié)課才能完成,長一些深一些的課甚至要講一個星期,而老師仍然覺得沒講透,學生仍然難以理解。運用多媒體上語文課則不同,它打破了課堂45分鐘的時空限制,縱貫古今,橫跨中外,節(jié)省大量的時間,而且借助于直觀的形象,有些內容無需長篇大論,學生已了然在胸了。
1.3運用多媒體教學,能有效配置時間,加大教學容量
眾所周知,現(xiàn)在的初中教育,實際上更多的還是圍繞中考來學習,這種情況勢必造成學生學習的狹隘性,學生除了從書本上獲取知識之外,沒有更多更好的途徑去閱讀,獲取更多的知識,而多媒體教學則彌補了這方面的不足,為學生贏得了更多的時間,拓寬了學生的視野,擴大了知識面。
1.4快捷方便
對于教師來說,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能有效地保存教學資源,不斷優(yōu)化教學資源。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用紙、筆和翻閱各種相關書籍進行備課,完成教學后,對于教學過程、方法若想要進行修改有許多不便之處。但是運用多媒體課件教學,課后對于課件的修改不僅方便而且快捷,教師只需要在原有課件的基礎上根據(jù)教學反思對課間進行調整教學過程、方法即可。
2初中語文的多媒體教學策略
2.1對語文課堂教學方案進行精心設計
教師在備課時要注重教材與學生的實際相結合,注重選用不同的教學媒體和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給他們提供更多直觀形象的審美對象,幫助學生更快捷地掌握學習方法,讓他們尋找到正確的學習途徑。備課的方法和形式也從傳統(tǒng)意義上的“備課”中走了出來,它更注意改變備課本身的方式,注意從改革課堂教學的目的出發(fā)改變備課的方式。多媒體備課就是結合現(xiàn)代教育技術進行備課改革的一種。如在課堂教學中播放錄音或影視圖像,播放前、播放中、播放后要進行哪些工作,或什么時候播放什么,放在哪個環(huán)節(jié)播放,以及要綜合運用哪些媒體,使其有機結合,教師都要事先精心設計安排,全面考慮,恰當組合,以保證教學效果。特別是所采用的電教媒體,應是整體性、科學性、藝術性和技術性的統(tǒng)一結合。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營造情感氛圍,繞過學生了解教育的重要性,并利用各種形式進行情感教育。
2.2多媒體應用也要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
語文課堂的多媒體應用,教師要時刻記住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要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要在這樣的觀念指導下處理好人與課件的關系,人與機器的關系。比如閱讀PPT上的一段背景文字介紹,完全可由學生閱讀,而不是教師讀;要在網(wǎng)絡上搜索一個鏈接,完全可由學生來操作而不是教師操作。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也要留有思維的空間,留有想象的空間,留有選擇、內化、建構的空間,這些,都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和實踐能力。
2.3注重雙向反饋
教與學是一系列的雙邊活動,教教師應把握好“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切忌把課課堂上成教教師忙于進行電教多媒體的演示課、展覽課;加之,由于電教的密度大、節(jié)奏快,教教師就要注意可接受性原則,要保證學生在形象、直觀的語境中學習語文,自覺進行視、聽、說、讀、寫的練習。
2.4構建語文閱讀教學情境
教師是閱讀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和組織者。如何讓學生走進教材,讓學生從教材中獲取知識,并解決學生與教材交流時出現(xiàn)的障礙和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是閱讀教學的首要任務。因此,教師要對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要做整體設計,對課堂閱讀和對話活動進行必要的組織協(xié)調。教師應讓學生充分與教材交流。《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在閱讀中所感知的材料不是一個個單字,而是一系列的字、詞、句、段組成的篇章,教師設計的教學過程,無論多么精心、合理,如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就不會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在課堂教學中注意發(fā)揮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作用,課前精心設計教學,制作相應的教學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化靜為動,化虛為實,變無聲為有聲,通過生動、直觀的畫面,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喚起學生的注意。
3小結
多媒體是提高教學效率的簡便快捷的工具,是優(yōu)化我們語文課堂教學的好手段。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科技的進步,我們要認真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與教學手段,在選用多媒體教學時融入先進的教學理念,揚長避短,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yōu)勢,使其更好地為我們的教學服務,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助力。
參考文獻
[1]田國英.初中語文多媒體教學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6,(32):114-115.
[2]張小麗.初中語文教學策略探討[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6,(27):95.
[3]詹紅.初中語文教學中多媒體教學的應用探討[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24):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