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惠音
摘 要:隨著老齡社會的深度發展,積極發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不斷提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水平和效能,是順利完成哈市“十三五”老齡事業發展規劃目標,實現老有所養戰略目標的重要途徑和必然選擇。本課題從加快社區養老基礎設施建設;提高人才素質為核心,加快專業隊伍建設,提升服務效能;加大財政支持力度,構建多元化資金來源渠道;打造“10分鐘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圈”,提升社區養老服務效能等五個方面分別闡釋了提升哈爾濱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效能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老齡社會;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效能
中圖分類號:C913.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8)08-0094-02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目前,哈爾濱市老齡社會發展速度較快,到2020年全市老年人將接近250萬人,將占總人口比重的25%。隨著老齡社會的深度發展,積極發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不斷提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水平和效能,是順利完成哈市“十三五”老齡事業發展規劃目標,實現老有所養戰略目標的重要途徑和必然選擇。
一、哈爾濱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發展現狀——創新及亮點
1.社區日間照料場所建設得到不斷加強。目前哈市主城區的社區日間照料服務場所總面積將近32萬平方米,老年人均活動面積0.37平方米,城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已經實現全覆蓋,日間照料場所達到社區總數的100%以上;城郊農村和九縣(市)居家養老服務站、日間照料場所均占到當地社區總數的50%以上。城區建立500多個居家養老互助點和200多個老年人休閑驛站,并在全市范圍內得到推廣。
2.加強了老年弱勢群體的養老服務保障。近幾年來,哈市積極為高齡老人、失能老人以及困難老人發放津貼和補貼,不斷加強老年弱勢群體的養老服務保障工作。同時,哈爾濱市財政撥款100萬元用于政府購買社區居家養老服務,9家專業養老服務組織或機構與9個社區合作,開展了以生活照料和康復保健為主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效果良好,受到了社區老年人的歡迎。
3.積極打造社區“10分鐘親情養老服務圈”。哈市平房區新偉街道創新社區養老模式,啟動了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綜合體項目建設。以轄區中天富城小區會所為中心,輻射帶動周邊五處社區配建用房,以“三社聯動”社會組織項目為依托,采取社會機構養老和社區養老服務同步互融的方式,推進社區層面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打造集養老服務與養老機構于一體的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綜合體。這種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模式充分發揮了社區養老應有的作用,讓老年人足不出戶即可享受到優質、快捷的服務,是未來社區居家養老的發展方向。
4.開通12349熱線,實施信息化和智能化居家養老服務。2017年上半年哈市開通了“12349”服務熱線,開創“互聯網+養老服務”模式。以“12349”公益服務熱線為橋梁和紐帶,通過整合各類信息資源將老年人服務需求和社會服務供給鏈接起來提供托養、就餐、健身娛樂等一站式服務。12349熱線的開通,將更加方便快捷地為社區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從而進一步提升哈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效能和水平。
二、制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健康發展的原因分析
近幾年來哈爾濱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建設得到了長足發展,但從發展現狀來看,整體水平不高,一時之間還很難滿足哈市老年人日漸多元化的養老服務需求。
1.社區養老服務項目單一,無法滿足老年人多元化的養老需求。伴隨老年人口的迅速增加,社區內的老年人對生活照料、養生保健、醫療護理、法律咨詢等方面的養老需求越來越多。但受人才匱乏和資金不足等因素的制約,哈市多數社區能夠提供的服務項目還比較單一,絕大多數社區無力提供老年人所需要的康復護理服務、心理慰藉等服務。對于高齡、空巢以及失能老人所需要的洗澡、上門醫療、康復訓練等服務項目也都存在盲區。這些問題已經成為制約哈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健康發展的瓶頸問題,必須加以認真對待和解決。
2.養老服務人才隊伍不穩定,專業化水平低。人才問題一直是制約哈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長效發展的難點。以目前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來看,無論從數量還是服務技能與服務質量上都無法適應哈市快速老齡化的現實需求。一方面,由于養老服務工作辛苦,待遇不高,因此造成人才流失嚴重,隊伍不穩定。另一方面,絕大多數養老服務人員專業化水平很低,缺乏系統性、科學性的技能培訓,因此養老服務水平極其有限。第三方面,從事醫療保健、心理咨詢、臨終關懷等特殊養老服務的人才數量極少,根本無法滿足社區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阻礙了社區養老服務事業的長遠發展。
3.養老基礎設施不完善,養老服務配套設施不足。哈爾濱是全國率先邁入老齡社會的城市之一,在“未富先老”的這種狀況下多數社區都面臨資金短缺導致的養老基礎設施不完善,養老服務配套設施不足的窘境。一方面由于歷史欠賬,絕大多數社區的基礎設施不健全,養老公共服務設施嚴重短缺。另一方面,受資金和政策的限制,很多社區面臨無地可用的尷尬境地,很多社區的棋牌室、健身房、圖書室等都是與辦公室共用,一室多用的現狀極為普遍。第三,社區內醫療服務設施和水平都還比較薄弱,滿足不了老年人對看病就醫的實際需求。
4.社區養老服務資金不足,來源渠道單一。哈市社區養老服務資金一直主要依靠政府投入,來源比較單一,因此經常出現資金短缺的現象。雖然近幾年來政府部門加大了政府購買養老服務的力度,但卻滿足不了老年人日益增多且日漸多元化的現實需要。以開辦的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為例,很多社區在開展這項服務時都遇到了資金匱乏的困境,不僅面積窄小,而且沒有足夠資金購買設備,因此很難吸引社區的老年人到日料中心接受服務,開展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同時,由于資金匱乏,也導致養老服務項目無法有效開展,也很難吸引和留住養老專業人才,這些問題都直接影響了哈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健康發展。
5.社區成員參與度不高,社會力量參與不足。老年人是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主要參與者,他們的參與熱情直接影響社區養老服務的發展。但從目前哈市社區老年人參加社區養老的情況看,不僅數量不多而且積極性不足。第一,很多老年人對社區養老的意識不足,養老觀念還習慣于傳統的居家養老的方式,不愿意接受新鮮事物。第二,很多社區老年人對社區居家養老的認識模糊,影響了社區老年人參加的熱情。第三,由于目前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開展得不夠充分,社區居家養老能夠提供的服務與老年群體的現實需求還存在很大差距,因此造成一部分老年人對社區居家養老持觀望和懷疑的態度。第四,受政策、資金、場地問題等方面的影響,哈市社會力量參與不足,很多企業認為養老事業風險大,投入大,回報率低,因此不愿意參與到養老服務事業中來。
三、進一步提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效能的對策建議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社區居家養老作為傳統家庭養老模式的補充,已經在社會養老服務中發揮越來越重要 的作用。積極有效地提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效能,夯實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在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中的基礎性地位,既是滿足全體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目標的重要途徑。
1.加快社區養老基礎設施建設。社區養老服務基礎設施建設是保障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長效發展的重要條件之一,哈市政府部門要加快社區養老服務基礎設施建設步伐,保障哈爾濱市“十三五”期間養老服務事業能夠順利發展。第一,建立社區養老基礎設施建設財政投入增長保障機制,抓緊制定并落實引進社會力量參與社區養老基礎設施建設的政策,確保新城區養老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和老城區養老基礎設施改造工程的順利實施,實現“十三五”社區養老基礎設施建設目標。第二,大力支持養老服務機構建設。加快推動社區小型養老機構、日間照料中心等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改善目前規模小、硬件設施不齊全等現狀,從而不斷提升社區養老服務的能力和水平。第三,積極創新養老服務模式。以老年人的需求為前提,不斷完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內容,拓展服務項目。充分考慮社區老年群體的實際需要,重點開發康復護理、醫療保健、緊急呼叫、臨終關懷等服務項目,尤其針對獨居高齡以及失能、半失能老人群體的特殊需求開展服務,從而更好地滿足社區老年人多元化的養老需求。
2.以提高人才素質為核心,加快專業隊伍建設,提升服務效能。從社區養老服務長遠發展來看,構建一支專業性強、文化素質高、能吃苦耐勞的養老服務人才隊伍,是不斷改善和提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水平和效能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支撐。第一,完善優惠政策,提高福利待遇,積極吸引社會人才充實到社區養老服務大軍中。第二,加強護理人員崗前培訓和職業技能培訓。政府部門不僅要提供免費培訓,同時還要對參加養老護理職業技能培訓的從業人員給予一定經濟補貼,對培訓效果好、成績突出的從業者予以資金獎勵。第三,在哈市高等院校中開設老年心理學研究、老年人護理、老年人科學保健等專門課程及相關專業。通過專項培養,為社會推送一批專業素質高、職業能力強的養老服務人才。同時積極搭建就業平臺,避免人才流失。
3.加大財政支持力度,構建多元化資金來源渠道。第一,以政府為主導,加大財政投入力度。根據哈市財政情況適時提高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站)的建設補貼和運營補貼,同時保證彩票公益金50%以上能夠用于支持養老事業的發展。同時不斷提高高齡老人養老補貼標準,并積極擴大補貼范圍。第二,整合全社會力量,構建多元化資金來源渠道。發展社區居家養老必須堅持走社會化和市場化道路,政府通過積極扶持社會力量介入社區養老從而在資金、人才等方面獲得更多的補充。政府要在稅收、融資、土地、城建、水電管理等方面給予相應的優惠,積極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從而吸引更多的社會投資者參與到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建設中來。
4.打造“10分鐘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圈”,提升社區養老服務效能。積極打造“10分鐘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圈”是有效提升社區養老服務效能的重要途徑。目前,廣州已經在試點區、街道(鎮)率先打造“10分鐘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圈”,通過建立健全政府購買服務、市場有償服務、志愿公益服務相結合,與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相銜接,構建起具有廣州特色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哈爾濱市也可以借鑒此經驗,開展助餐配餐、醫養結合、家政服務三項基礎服務,同時再結合轄區實際情況選擇若干服務項目,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醫療護理、康復保健、緊急援助等專業化服務。通過“10分鐘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圈”的建立,更加方便快捷、安全可靠地為老年人提供服務,從而不斷提升社區養老的服務效能。
5.加大宣傳力度,鼓勵社會各界支持社區養老服務建設。第一,從所轄社區內選取具備開放條件的機關單位、學校、公共體育館、公園等內部體育設施和活動場地免費向老年人開放,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活動場地。同時積極引導慈善公益組織為社區養老提供資助和幫助,支持發展養老服務志愿組織,開展養老服務志愿活動。第二,要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微信、網絡等現代傳播媒介不斷加大對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宣傳。同時,社區也要積極向老年人宣傳和介紹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項目、服務內容及其優勢和特點,從而吸引更多的老年人選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第三,通過開展積極宣傳有效助推社區養老服務企業做大做強,讓全社會都了解和支持社區養老服務事業的發展,從而更加有利于吸引社會人才,吸納社會資金,為進一步提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效能打好堅實的輿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