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迪
摘 要:黑龍江省是全國重點國有林區,林地面積大,林下可開發利用的動植物種類多,林業旅游資源豐富,具有發展林業產業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目前正在進行的國有林場改革以及省委、省政府印發的《黑龍江省林業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為我省林業產業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我們將通過做好政策引導、落實好責任任務、明確相關管理措施、搭建好招商引資及電商平臺等,助推黑龍江省林業產業發展。
關鍵詞:黑龍江省;林業產業發展;林業產業建設
中圖分類號:C91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8)08-0105-02
林業作為一項重要的公益事業和基礎產業,既承擔著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任務,又肩負著林產品供給的重大使命,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日顯突出。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中發[2003]9號)文件精神,促進現代林業建設快速發展,國家林業局等七部委聯合制定了《林業產業政策要點》,進一步闡述了加快林業產業發展的意義和重要性。林業產業是以森林資源與生態環境為依托,向社會提供各種林產品、體驗感受以及休閑娛樂等的服務過程,它具有純天然、綠色環保和可持續的特點,是符合社會發展需求和人們日益增長對綠色生活的需要,也是符合森林資源合理有效利用、發揮經濟價值和最大效益的過程,更是有效推動林業更好、更快發展的原動力。由于林業產業涵蓋了第一、二、三產業,具有跨度大、品種多、形式復雜的特點,本文只能就與林業經濟發展較為緊密的最為基礎的種植業、養殖業、農產品加工業等作為重點方面談些認識和看法。
一、黑龍江省林業產業發展現狀
黑龍江省林地面積2 623萬公頃,占全國林地面積的8.3%,占全省國土面積的55.5%;有林地面積2 125萬公頃,占全國有林地面積的10.8%,占全省國土面積的45.8%;活立木總蓄積量19.28億立方米,占全國活立木總蓄積量的12.5%;森林覆蓋率達到46.7%,是全國森林覆蓋率較高省份之一[1]。因此,林業在黑龍江省經濟發展中地位舉足輕重。目前,黑龍江省地方林業產業建設經過多年的努力,已經有了一定的發展和提高,同時對這項工作的認識還在不斷深化,林業產業發展規模日益擴大,經濟效益正在進一步提高,成為黑龍江省林業全面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產業,并已成為全社會發展最快的產業之一。產業收入占職工收入的比重越來越高,是林場職工實現盡快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徑。
二、黑龍江省林業產業發展優勢與不足
目前,黑龍江省在發展林業方面有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得天獨厚的優勢。從外部看,一是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發展我省“十大支柱產業”中的林產品加工業和綠色食品發展戰略,是對林業產業發展具有戰略性的機遇,極大地擴展了林業產業的發展空間。二是正在進行的國有林場改革也將為林業產業的發展創造新的機遇和動力,在新體制、新機制下,必然能夠形成有效推動林業產業發展的內生動力,這也是國有林場改革成功與否的重要標志。三是省委省政府制定并批準印發《黑龍江省林業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出了“預計到2020年,全省林業產業總產值翻一番,由2015年的1 600億元,增長到3 500億元,年均增長16%以上”的發展目標,確定了九方面重點發展的產業,提出了投資、財政等方面扶持政策和具體的工作推進措施,力爭把林業發展成我省實施供給側改革的重要產業。四是現在人們廣泛認同的綠色食品、環保理念、“返璞歸真,崇尚自然”的觀念已經成為更多人的追求,“綠色”作為一種消費時尚與標準而備受推崇,“綠色消費”正在逐漸成為一種共識和追求,人們對健康的關注,推動了綠色食品業的迅速發展,為林業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更為廣泛的空間。從內部看,首先黑龍江省是全國重點國有林區,林業用地面積大,可開發利用動植物資源多,可以供應大量綠色有機林產品,森林旅游資源豐富,林業產業人才支撐能力強,發展林業產業潛力巨大。其次是在林業產業領域已經具有一定的基礎,2011年列入全省十大重點產業后,呈現出快速發展態勢,初步形成了林下種養殖、森林綠色食品、北藥、生態旅游、林木加工(對俄林業合作)等多業并舉的產業發展新格局,如果在政策支持、資源整合和機制轉換上進行有效的深化和改革,林業產業發展規模和效益就能得到進一步的提高[2]。現在發展林業產業的有利條件和因素很多,關鍵是如何進行組織、管理和引導。
長期以來,黑龍江省地方林業產業的發展與發達省份的差距主要表現在:一是規模小,有相當部分是以個人家庭為主的經營模式。二是水平低,主要以簡單產品和初級加工為主。三是品牌少,不僅在國內就是在省內知名品牌也很少。四是市場營銷差,在整個市場的銷售中深度和廣度都不夠。五是缺乏中長期發展規劃和發展目標,影響了林業產業發展的步伐。產生這些現象的主要原因:一是缺少動力和壓力,各級各部門沒有向抓造林和防火一樣,把林業產業的發展作為整個林業發展中重要工作來抓。二是缺少發展林業產業的優惠政策和獎勵政策。三是缺少人才和資金的支持。任何一項工作首先需要有人才的引領,才能帶動相關工作的開展,同時附以必要的資金支持,才能使這項工作有效地開展起來。
三、黑龍江省林業產業發展成功經驗借鑒
(一)因地制宜
早在20世紀80年代,牡丹江地區就開始大量出售木耳的菌種,結合當地豐富的木耳椴、鋸末等林業資源,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和積累,目前已經成為我省木耳生產、銷售的重點地區,并在東寧市的綏陽鎮建立了面向全國最大的木耳批發大市場,極大地帶動了我省東部地區及周邊縣區木耳生產的積極性。在東寧市、尚志林管局等地方,部分林場職工家庭僅木耳這項年收入就可以達到幾萬元,而且隨著市場的不斷做大,需求持續增加,有實力的企業家也開始加入到這個行列中來。在東寧市,有一位企業家就投資建成了非常有規模的現代化大棚,用來進行木耳種植,由于對原料、菌種都能很好把控,對溫度、濕度能自動調節,它的產品質量、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都十分可觀。
(二)突出特色
這些年森林豬、雞等的養殖呈現越來越好的發展趨勢,這些品質好、價格高、市場認同度強的產品需求每年都不斷增加。良好的經濟效益,必然帶動更多的林場職工,甚至是其他行業的職工加入這個行列中來,推動林業特色養殖的不斷擴大和發展,各縣區出現了一些相應綠色食品的品牌。然而目前僅有這些養殖項目還是遠遠不夠的,應該說真正最具林業特色的應該是虎、鹿、熊、林蛙等養殖,這些還沒有發展起來,如何使其成為做強林業產業,致富職工之路的方法,還有待進一步的探討和研究。
(三)循序漸進
尚志林管局養貂產業應該說是一個成功的范例,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比較成熟的產業鏈,由最初的引進外來人員啟動開始,逐步帶動和引領,把他的技術、管理和成熟的發展路徑學習到手,并已經完全培育出了我們自己的產業,形成一個可復制和有效推廣的項目。佳木斯市林業局孟家崗林場也已經按照這種模式開展了養貂工作,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科學組織
把林業產業的發展與林業森林資源的培育、保護這項林業根本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從實踐中看是一種十分好的經驗。密山市林業局針對林場職工收入過低、公益林管護工資少、職工管護工作積極性不高、管護效果差的實際問題,采取了結合公益林管護工作,發展林下經濟、提高管護質量、增加職工收入的做法取得很好的效果。主要做法是在管護林的林緣地邊建大棚、挖魚池、種經濟作物等方法,把職工的增收與管護工作更加緊密結合起來,取得了雙贏的效果。
四、加快林業產業發展的建議與對策
(一)加強政策引導,助推產業發展
根據省委、省政府關于改善黑龍江省營商環境和發展黑龍江省“十大支柱產業”發展規劃要求,首先制定好黑龍江省林業產業發展的中、長期發展規劃,制定好林業產業發展支持政策,其中主要讓投資者受益,為投資者提供良好的政務環境和投資環境,營造投資者不斷發展壯大的環境條件。其次是發揮好“林業產業發展扶持基金的管理辦法”和“林業產業發展貼息管理辦法”等導向作用,通過有限資金推動我省林業產業加快發展。三是明確林地等森林資源的利用范圍、年限、價格等條件和要求,同時不僅要將這項政策向特定人群宣傳,還要向全社會公開宣傳,做到公開、透明、合理并廣為人知,給投資人以定心丸,調動全社會參與的熱情和積極性。
(二)落實責任,明確相關措施
一是明確目標落實責任。林業產業的發展應與造林綠化、森林防火工作一樣,納入績效考核體系,科學設定考核指標,完善考核程序,制定考核工作計劃和方法步驟,并加大分值權重,同時實施分級負責的管理方式,明確目標定位,把握發展方向,有效推進各項產業的發展;定期督導檢查落實情況,及時解決推進中的各種問題,確保各項工作推進的效果和實效性;建立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形成卓有成效的推動力和保障支撐手段。二是重點扶持各種類型的龍頭企業,培育產品品牌、增強市場競爭能力,為打造龍頭企業和知名品牌創造條件;鼓勵企業、基地、大戶挖掘生產潛能,開展創名優產品品牌和有機產品認證活動,擴大產品知名度,充分發揮林農加工龍頭企業“傳、幫、帶、促”的助力作用,發揮帶動作用,提高其輻射范圍,加快林業產業發展步伐。三是把一家一戶的生產方式組織起來,將分散經營的林地集中起來,建立各種專業合作社,為林場職工進入市場搭建橋梁和紐帶,組織職工規范化、規模化發展林業產業、林下經濟和森林旅游業,幫助職工統一技術、統一質量、統一管理和統一經營,將分散的資源整合集中起來,形成有效的生產、管理、營售、流通、運輸等組織形式,提高質量管理水平和勞動生產率。
(三)搭建平臺、集聚資源,為產業發展做好服務
一是發展林業電子商務,引導林農和林業企業主動應用。電子商務是21世紀經濟全球化、全球信息化趨勢下重要的經濟貿易方式,符合人們新型消費習慣,可以加快流通速度,減少中間環節,提高經濟運行效率和效益。因此搭建平臺,引導職工掌握林業電子商務應用技能、培養林業電子商務人才、發揮龍頭企業對林業電子商務的帶動作用、完善物流配送系統是加快林業電子商務發展、促進林業現代化的重要途徑。二是促進招商引資,搭建互利共贏平臺。積極挖掘投資熱點,精心包裝投資項目,設計一批有產業規模、競爭優勢、發展潛力的林業項目,為招商引資提供良好的環境,搭建招商引資平臺吸引本地、外地的企業投資開發林業產業,以優勢項目“招商”、優惠政策“扶商”、優化環境“留商”,同時建立合理、有效的林地流轉機制,解決投資者在林木和林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等方面的問題。三是積極組織林業產業團隊走出去,參加國內外各種展覽會、展銷會,逐步形成面向全國的團隊,加大品牌培育力度,樹立起我們自己的品牌,擴大林業品牌美譽度和影響力。
參考文獻:
[1]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轉發省發改委等部門黑龍江省林業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的通知[EB/OL].黑龍江人民政府,(2016-06-13)[2018-03-02].http://www.hlj.gov.cn/wjfg/system/2016/06/13/010777936.shtml.
[2]郭樹平.黑龍江省林下經濟現狀及發展戰略[J].林業科技,2016,41(4):1-5.
[3]張占貞.生態林業和民生林業[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