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迎菲
摘 要:博物館是收集、陳列、展出各類文化遺產物品的場所,是可以為人民群眾提供文化欣賞、知識教育的場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對于精神文明的追求也逐步提升,對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的要求越來越高。本文通過概述國內文化創意產品的發展現狀,簡要分析了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的特征和創新思路,對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創新模式提出了幾點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文化創意產品;博物館;創新
1 國內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現狀概述
當前國內文化創意產品由于所在區域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的特色,主要可劃分為以下三類:(1)大陸內部文化創意產品多結合本地區人民的習俗,呈現出比較明顯的區域特征,在文化創意產品的內涵上,更具有生活氣息[1]。例如一些博物館會展示本地區某一朝代服飾的變化歷程。(2)港澳地區文化創意產品受外來文化影響較多,文化創意產品多為本地特色與國際文化的融合,相較于大陸地區更注重發展文化衍生產品,例如開發動畫片在受眾中激起熱度后會開發主題特色公園或游樂場。(3)臺灣地區的文化創意特色表現在整片文化區域多,通過整合將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成為成片的文化區域,文化創意與產業的強強聯合,增加了產業的經濟創造能力,也刺激了文化產品創新。
2 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特征分析
通過對當前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進行分析,我們不難發現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一般具有三個方面的特點:(1)在形象設計方面,多為就地取材,再對其寓意加以升華[2]。設計文化創意產品的元素是無處不在的,天上的云、地上的草、水里的魚都可以成為文化創意產業的設計元素,通過將真實存在的東西抽象成為設計元素,再賦予它深刻的內涵意義,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的形象設計就完成了。例如祥云圖案、梅松蘭竹“四友”形象等。(2)在產品推廣方面,積極應用新媒體手段。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的推廣也不再局限于擺在固定區域推銷,微博、微信、各類購物平臺等網絡平臺都已經被成功運用到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的推廣上面,讓消費者足不出戶就能買到心儀的產品,這既方便了消費者,也促進了博物館文化的傳播。(3)文化創意產品商業性與文化內涵并存。盡管文化繼承與傳播是博物館存在的最大意義,但是博物館的文化創意產品卻離不開商業運作,如果文化創意產品只有文化內涵卻絲毫不能激起消費者的購買欲望,那么這類文化創意產品最終會走向消亡,只有商業性與文化內涵并存的博物館創意產品才能長久留存。
3 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創新思路分析
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的創新思路主要有以下四個:(1)制造品類齊全的系列明星產品。某一熱點關注對象,研發明星產品,并延伸成為系列產品,刺激人們的收集欲望,提升人們的購買力。(2)全方位發展,注重文化結合。一個地區的博物館參觀人員主要來自本地,但是也有一定的外地旅游人士,在文化創意產品進行創新的時候,將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進行結合,既能提升產品特色,又有利于文化的整合,有助于發展整片的文化區域。(3)注重結合傳統節日,提升紀念意義。傳統節日對于文化傳承具有重要意義,在文化產品創新的過程中,結合傳統節日的元素,可以增加產品的文化內涵,有利于激發人們的文化情懷。(4)打造特色品牌,營造良好體驗[3]。文化創意產品打造特色品牌意味著文化創意產品的質量有了保障,有利于提升產品競爭力,為產品賦予更深的寓意,從而為人們帶來良好的視覺感受和親身體驗的美好回憶。
4 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創新模式分析
4.1 積極打造周邊產品
周邊產品是依托于原有物所衍生的物品,與原有物相比較而言,周邊產品具有一定的延伸意義和紀念價值。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創新可以通過積極打造周邊產品來實現:一方面可以積極打造博物館陳列文物原物等比縮小的硬周邊產品,通過發揮該產品的紀念價值來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望,通常情況下硬周邊的實用價值比較小,外形比較美觀、具有特色,大多被消費者購回作為擺件使用,例如比較常見的翠玉白菜[4]。另一方面可以依據博物館陳列文物的形象特色或是其蘊含的意義設計實用性更強的軟周邊產品,將文物特色與產品的實用性相結合,例如印有文物形象的U盤、成套水墨圖案的毛筆等,一般來說軟周邊產品由于實用性強,更受消費者的喜愛。
4.2 增加文化創意產品體驗感
一般來說,如果產品在某種情境下或是某種情感寄托上,能為人們帶來真實的感受與體驗,有利于增加人們對該產品的好感度,從而提升人們的購買力,在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上也是如此。一般來說,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要增加人們的體驗感,可以從三個方面實現:(1)發揮旅行紀念價值。博物館有一部分客流量來自于外地游客,即使是本地參觀者也希望參觀結束后可以留有一些有紀念價值的小物品,因此在文化創意產品中結合本博物館的特色可以幫助人們留住參觀博物館時的美好回憶,例如有本博物館名稱或是藏物圖案的印章,可以讓人們看到產品就聯想到去旅行、去參觀的美好感受。(2)為消費者提供知識科普體驗。消費者購買物品需要經歷鑒別和選擇的過程,特別是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由于文化內涵的不同,消費者面臨的選擇更多,抉擇也更困難。在消費者選擇物品難以取舍的時候,如果能為消費者提供知識科普體驗,幫助消費者選到自己滿意的產品,可以避免消費者買回產品以后出現后悔心理,有助于塑造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的口碑。(3)重視消費者感受,讓產品為消費者帶來愉悅的心情。文化創意產品不能只注重產品創意,只有當創意與重視消費者感受二者結合的時候,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才能為消費者帶來愉悅的享受之感,才能真正打動消費者,讓消費者感受到產品設計者的用心之處,從而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望。
4.3 構建良性循環產業鏈
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從有尋找設計理念、設計形象到形成實物,是一個需要耗費大量人力財力物力的過程,文化創意產品一方面要傳播一定的文化內涵,另一方面也應當創造一定的商業價值,因此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一定要重視構建良性循環的產業鏈。如果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一味地追求經濟利益,那么就失去了文化傳承的價值,不可能長久流傳,如果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盲目追求文化內涵,不能創造一定的經濟效益,將很難收回資金投入,后續的設計研制也難以得到資金保障。因此,只有構建良性循環的產業鏈,在有資金投入的前提下積極開發商業性與文化內涵兼具的文化創意產品,確保文化創意產品能以多種形式活躍在觀眾眼前并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才能為后續產品輸出與資金投入提供保障,確保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能持續創新。
5 結語
博物館通過收集、陳列并向人們展示各類文化遺產物品,為人們提供了文化欣賞、知識交流的場所和平臺,是傳播知識、傳承文化的重要基地。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精神文化的追求會越來越高,博物館的文化創意產品也不能固步不前,應當通過積極打造周邊產品、增加文化創意產品體驗感、構建良性循環產業鏈等多種渠道予以創新,從而為人們提供更好的服務,讓博物館文化傳承長久不衰。
參考文獻
[1]宋雪玲.“軟萌”的博物館更招人愛[J].作文與考試,2018(12):9-10.
[2]申繼平,丁錚.博物館文物素材再造設計與創新服務研究[J].中國高新區,2018(09):292-293.
[3]白藕. 淺析博物館文創產品的特殊性[N]. 中國文物報,2018-04-10(003).
[4]楊詠,王子朝.淺析非遺博物館文創產品的開發策略[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8,2(03):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