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主任工作是一項艱巨而辛苦的工作,需要管理好班級,還要對隨時可能發生的事情做到隨機應變,靈活處理,對待學生要嚴中帶慈,及時與學生溝通,用我們偉大的師愛去感化和喚醒學生,使問題學生問題越來越少,讓情緒化的學生找回自己的理智。
關鍵詞:班主任;典型案例;處理方式;溝通;無私奉獻
愛可以傳遞,心情可以感染。我從事班主任工作十幾年,經歷了許多難忘的事情,想起這些事,酸甜苦辣就涌上心頭。每當在春節或是在教師節,甚至在母親節,我都會收到學生們的祝福和問候,這是我最幸福的時刻,心情會倍感喜悅和滿足,這是作為一名班主任收到的最好的禮物,她代表著學生對你的認可,這也激勵著我進一步把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好,現將我在最近的工作中遇到的幾個典型例子處理方式與大家共享,或許能從中吸取一點經驗,得到一點啟發。
1 案例一
十月的一個周末,周末回家的住宿生下午陸續按時返校。下午三點多,我班學生鄭某給我打來了電話,說今天爺爺過生日,想明天早上回學校,平時我對這個學生還是挺信任的,就給了假。過了一會兒,王某又給我打來了電話,說家里有事,需要第二天早上回學校,我問她具體因為什么事情不回來,她說肚子疼,這個學生父母離異,父親在市內,母親在縣城,我便給她母親打電話,她母親說王某兩點就啟程返校了,平時這兩個學生挺要好的,今天還同時和我請假,我感覺有些不對勁,就給鄭某媽媽打電話,家長說孩子去市里了,也是兩三點鐘時離開家的,作為家長,應該督促孩子按時返校,我馬上讓家長聯系學生,問王某是否也在市里玩,家長告訴我,不止有王某,還有我班的一個男生,他們正在市府廣場玩,我的心一下子揪起來,心想:如果這事我忽略過去,不知會有什么后果。天快黑下來,我聯系了三位學生家長,讓他們去把孩子接回家,第二天再送到學校。我針對他們這種欺騙老師和家長的行為給予嚴厲的批評,告誡他們要按時返校,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以及夜不歸宿的危害性。
這件事情給我的教訓是一定不要輕易相信學生,一定要和家長及時溝通;平時注重學生的一舉一動,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發現不安全行為應及時制止,及時處理;學生周末返校時一定要與宿舍老師聯系,及時發現未返校學生;學生請假一定要與家長再重新證實一下,以免學生撒謊造成不必要的后果。中職學生處于青春期,想問題簡單,我行我素,做事說話完全按照自己的方式來,不會考慮后果,不懂得保護自己,用自以為是的聰明欺騙家長和老師。班主任平時多與學生接觸,了解他們的說話辦事風格,并能通過細微變化覺察異樣情況,及時與學生家長溝通,并存好學生家長的聯系方式。
2 案例二
我班學生朱某看起來沒精打采的,像是有什么心事,每到周六她都要向我請假回家,孩子平時表現不錯,我便問了她為什么總回家,孩子哭了,很傷心,她向我訴說了她家的情況:爸爸在兩年前在一次車禍中去世,媽媽帶著她到遼陽與現在的繼父結了婚,繼父經常在外跑運輸,繼奶奶和姐姐經常欺負媽媽,對于家里的事情繼父也不太在意,孩子擔心媽媽身體不好,還受人欺負,所以就想回去多陪陪媽媽,我發現這個孩子心事太重,特別懂事,決定和家長好好談談。我找了她的繼父談了孩子的懂事和對媽媽的擔心,談了她們母女倆現在面臨的狀況,這個男人終于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及時和孩子進行了一次長談,又和自己的母親和孩子談了此事,盡量讓這個破碎的家庭變得溫暖,有家的味道,這樣就可以消除孩子的心理負擔,孩子可以安心上學。在以后的日子里,朱某臉上逐漸有了笑容,看到她又進入了正常的學習狀態,我一顆懸著的心終于放松下來。通過這件事情我認識到了不僅要注意學生的在校表現,還要注意觀察其情緒的波動,及時與學生溝通,班主任要像母親一樣關心學生,做到心與心的溝通,讓學生信任你,和你說實話,說出心里話。
3 案例三
我班高某從小父母離異,在爺爺和奶奶膝下長大,現在老人年紀大了,沒有太多精力去管她,這使她變得自由散漫,自律性很差,與同學和老師間動不動就發脾氣,盡管我平時挺關心她的,但是她并不領情,我和她家長溝通,她知道后埋怨我,總之,這是個很難管教的孩子。有一次上自習課,我在教室外聽到教室里有瘋鬧聲,她的聲音特別明顯,我對她進行了批評教育,高某沖著我大喊為什么針對她,我聽后沒有與她辯解,讓她回了教室,鄭重告訴她今后我不會再管她了,讓她好自為之,其實這期間我一直在關注她,只是不再和她對視,不再理睬她,我特意和她比較要好的同學說話,故意對她不理不睬,終于有一天我從她的眼神中注意到她的不自在,我發現她用渴望的目光跟隨著我的視線游動,從她迫切的目光里我看到了希望,我的目的達到了,從此她不再埋怨我對她的批評,并且學會接受批評,承認錯誤,我也經常與其談心,指出其缺點,同時發現進步及時表揚,家長很高興的告訴我說孩子比以前懂事多了,我滿心的成就感,我的"冷落"效果達到了預期目的。
學生渴望被尊重,渴望被老師重視,班主任和學生應該以心換心,讓學生明白老師的苦心,師生之間有了一定的師生友情,遇到事情就便于溝通。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在實踐中去尊重學生,讓每個學生都抬起頭來走路。所以老師只要付出真情和真誠,用愛去感化學生,學生是有感情和良知的,只要我們肯花時間和心血,最后,學生是會被感化和喚醒,使問題學生越來越少,達到了師生之間相互溝通的目的。
4 結束語
班主任應該具備過硬的素質,具備獨特的人格魅力,即是家長,需要關心學生的生活;又是朋友,需要與學生溝通好;是警察,需要斷"案",是心理醫生,需要打開學生的心結,是開鎖匠,要一把鑰匙打開一把鎖,要因人而異,不同的個體采取不同的方法。班主任本身扮演者多面手的角色,這就是班主任的無私奉獻的精神。每一名中職學生都期待著被重新定位,希望通過努力得到認可,班主任承擔著社會的責任,家長的希望以及學生的美好未來,正確的引導學生走向自己美好的未來。
參考文獻
[1]李鎮西.做最好的班主任.
[2]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
作者簡介:張秀梅,就職于本溪市化學工業學校,講師,多年從事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