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鄉市中心醫院(453000)張海燕
有文獻表明,腸道是全身應激反應的主要器官,因此對于腸道功能允許的危重癥患者需首選腸內營養治療[1]。本次研究通過對我院收治的60例EICU重癥患者進行研究,分析探討護理干預在EICU重癥患者腸內營養治療中的效果。現將具體內容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60例EICU重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胃腸功能良好,且不能經口補充營養,且需要進行營養支持。所有患者均可以進行腸內營養治療。依據隨機雙盲法分為對照組(n=30)和觀察組(n=30);對照組中男女比例為17/13,年齡為23~71歲,平均為(45.96±8.67)歲。觀察組中男女比例為16/14,年齡為21~73歲,平均為(46.06±9.12)歲。兩組患者上述資料經統計學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用腸內營養治療,對照組患者采用臨床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采用并發癥預防護理,主要內容包括:①輸注前準備,輸注前對患者進行翻身拍背等處理,洗干凈口腔和氣管中分泌物,有效的預防輸注營養時發生嗆咳或誤吸等情況。同時,檢查患者的胃管及腸管位置情況,避免移位或外漏等情況。②輸注技巧,患者首次輸注時,濃度需較低,且以單一成分為主,避免發生滲透性腹瀉,同時遵循現用現配的原則,確保營養液新鮮,控制溫度為40℃~42℃,同時保證輸注容器的無菌性;輸注時患者取30°~45°臥位,控制初始輸注速度為25~50mL,若患者無惡心、嘔吐等癥狀則可以加快滴注速度。③并發癥護理,對于合并高血糖患者在輸注時需以低糖營養液為主,靜脈滴注給予降糖藥物時需檢測末梢血糖以調整患者的血糖水平,維持血糖水平為6~10mmol/L。對于合并低血糖的患者,需補充糖水;對于合并維生素缺乏的患者需補充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對于合并高鈉血癥患者需保證每天鈉鹽總量不超過4~5g,且保證水分充足。對于出現反流的患者需以最快的速度暫停輸注,清除口鼻腔中反流物,同時觀察患者是否存在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一旦發生不良反應及時調整輸注速度,抬高患者頭部,預防誤吸和反流等情況。必要時給予患者慶大霉素或鹽酸小檗堿治療。對于出現便秘患者可以按摩腹部,同時給予富含維生素的蔬菜和水果。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以%表示,組間進行卡方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進行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X2=5.96,P<0.05)。具體情況見附表。

附表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n(%)]
腸內營養是目前臨床上常用于治療EICU重癥患者的主要方法,其具有療效確切、并發癥少,安全性高的特點[2]。本次研究對我院收治的60例EICU重癥腸內營養治療的患者進行分組研究,觀察組患者采用并發癥預防護理,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這一結果表明,通過對EICU重癥患者腸內營養治療時配合給予并發癥預防護理,主要是通過營養輸注前的護理干預,輸注技巧干預以及并發癥護理等內容,可以有效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率,保證腸內營養支持治療的效果,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3]。且在對患者進行腸內營養治療時,若未能配合給予優質的護理干預,則存在較高的并發癥發生率,影響患者的臨床療效。
綜上所述,對于EICU重癥患者采用腸內營養治療可以有效地減少并發癥發生率,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質量,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