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晶,金 偉
(1.濟南千佛山風景名勝區管理中心,山東 濟南250014;2.濟南市英雄山風景區管理處,山東 濟南250002)
宿根花卉指地下部分形態正常,不發生變態的多年生花卉。近年來,隨著節約型園林、生態園林的建設,宿根花卉以其建植成本低、養護管理相對簡單,季相、色彩豐富,一年栽植多年見效的優點,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濟南城區宿根花卉研究開展早,早在上世紀90年代園林科研所就進行了大量的宿根花卉的引種,尤其是在鳶尾、萱草的品種資源引進和保護上,走在了國內的前列,但后來因為推廣力度不足,該項成果也漸漸失去了作用。之后在園林實踐中也選擇應用了一些宿根花卉,使一些性狀優良的宿根花卉品種逐步走進人們的視野,起到很好的景觀效果,但同時因重視程度不夠,宿根花卉的品種以及形式都較為單一。
近幾年,濟南園林行業對宿根花卉的重視程度逐漸加強,以濟南園林科研所為龍頭單位引種了許多國內外優良的宿根花卉品種,濟南花圃公園也開展了新優宿根花卉選育的課題,濟南植物園在花境課題的研究中,也重點進行了宿根花卉花境的課題研究,這些工作的開展,促使優秀的宿根花卉進入到濟南城區的綠地中來,增強了人們對這類植物的認識和應用。
通過對以濟南各大公園、城區道路游園為主的公園綠地,以苗圃為主的生產綠地,以高檔住宅小區、道路綠地為主的附屬綠地,以風景名勝區為主的其它綠地內的多處綠地宿根花卉應用情況的調查,濟南城區宿根花卉應用情況如下:
通過調查,現在濟南地區宿根花卉應用品種情況如下:
各類綠地中已經得到大量應用宿根花卉種類有10種:萱草、白玉簪、紫萼、鳶尾、麥冬、大花金雞菊、紫花地丁、費菜、蜀葵、馬藺。
已經初步開始使用,并在小范圍內有種植的宿根花卉有23種:石竹、松果菊、天人菊、美國薄荷、蓍草、大濱菊、勛章菊、千屈菜、大花秋葵、假龍頭、鼠尾草、藍亞麻、石堿、蛇莓、荊介、佛甲草、胭脂紅景天、八寶景天、菖蒲、桔梗;觀賞草類為狼尾草、畫眉草、斑葉芒。
在科研院所有引種,表現性狀好的宿根花卉有9種:金光菊、紫菀、紫葉千鳥花、礬根、宿根福祿考、落新婦、婆婆納;觀賞草類為柳枝稷、玉帶草。
宿根花卉主要應用形式包括花壇、花臺、花境、花叢、專類花園五種,濟南城區宿根花卉常見的應用形式以花境、花叢為主,因花境的基本構圖單位是花叢,所以不再進行細分,只花境列為應用形式之一。此外,在濟南城區宿根花卉實際應用時,多數綠地將宿根花卉作為地被使用,因此將地被應用列為宿根花卉應用形式之一。
1.2.1 花境式栽植
目前,濟南城區各類綠地中花境的應用較少,只有部分精細化管理水平較高的綠地中有花境的應用。花境設置時主要用多種不同觀賞期的宿根花卉進行組合搭配,延長觀賞期,豐富觀賞層次,多以公園、景區綠地為主,居住區也有應用,常用品種有天人菊、松果菊、大濱菊、石竹、萱草、鳶尾等品種,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宿根花卉花境應用規模一般較小。從花境的尺度上來看,基本沒有較大面積的花境,除歷山路南口花境和千佛山景區花境的長軸超過100米外,其它綠地中的花境長度多為20m左右,基本形式比花叢稍大,未達到一定規模。
二是宿根花卉花境應用區域較為單一。花境應用基本處于養護管理水平較高的綠地中,沿路進行設置,多為單面花境,基本都屬于路緣花境這一類型。如歷山路南口花境、千佛山公園花境、濟南市花木科研中心花境都是緊貼主要道路設置,園博園花境:部分沿著路邊,其余都沿著鋪裝周邊布置。
三是宿根花卉花境的設計較為簡單。從構成花境中基本單元花叢來說,形狀以“扇面”和“飄帶”狀為主,多個花叢緊密結合構成花境。在組成花叢的單個品種栽植時,面積普遍較大,且品種間銜接不夠緊密,整體感覺較為疏散。從立面來看,多為單面觀賞,植物品種間按高度排序或是相互交叉較雜亂,相鄰品種間也沒有自然的過渡。
四是宿根花卉花境中的花卉配置除應用宿根花卉外,在植物選擇上還常用宿根花卉結合常綠半常綠灌木做背景的模式,有些宿根花卉為主的花境中也有少量1、2年生花卉的應用,加強季節景觀效果,屬于混合花境。

圖1 、圖2 泉城公園櫻花碧桃園宿根花卉花境

圖3 濟南旅游路宿根花卉花境局部

圖4 洪山路宿根花卉與一年生花卉混合花境
1.2.2 地被
宿根花卉作為地被使用,主要包括單一品種的片植使用和幾種品種的簡單曲線式栽植使用。
道路綠地常采用單一品種片植的形式,常用的宿根花卉有麥冬、鳶尾、萱草、大花金雞菊、天人菊等,用來表現單一宿根花卉的群體景觀效果,形成大體量、視覺沖擊力強的景觀效果。公園綠地中也常采取這種表現形式,如濟南植物園中應用的鳶尾林下片植,形成初夏紫色海,花開繁茂,與周邊環境相互融合;如濟南多數公園、綠地中常用采用的麥冬片植,形成較為柔和的夏季觀花、秋季觀果的景觀;如濟南千佛山景區中的大花金雞菊播種片植,形成了夏季較為熱烈的花卉景觀。
在公園、住宅小區、小游園中的宿根花卉作地被使用時,常用采用的方式為兩種或三種宿根花卉的曲線式栽植,常見的組合有麥冬鳶尾組合、麥冬萱草組合、麥冬玉簪組合、萱草鳶尾組合等,常以一種宿根花卉鑲邊,配以另一種或兩種宿根花卉,以簡潔明快的線條改變原有綠地較為呆板的形式,豐富綠地色彩變化。

圖5 濟南植物園鳶尾地被應用

圖6 濟南森林公園麥冬玉簪組合應用
濟南城區宿根花卉建植多采用直接播種法和小苗移栽法,根據不同的立地條件和種植設計,進行選擇。
1.3.1 直接播種法
將各類宿根花卉種子按照要求在適宜的季節在種植區域內播種,待種子發芽生長后達到預期的效果。包括單一品種的播種和多品種混合后的播種。此種方法成本較低,但景觀效果見效較慢,適合有一定養護水平,建植期景觀要求不高的的區域,多用于較大面積宿根花卉單播或混播。
宿根花卉混合播種是根據應用地的自然條件、花期要求、景觀要求等,選擇適宜的宿根花卉品種進行組合,模擬自然界野生花卉的生長狀態,體現較為生態、自然狀態的景觀,多年栽植后,各種宿根花卉通過競爭和組合,逐漸形成穩定的景觀效果。
1.3.2 小苗移栽法
小苗移栽法是將各類宿根花卉成株或小苗按設計要求,以合理的密度栽植到種植區域內。此種方法成本相對較高,但景觀效果見效快,苗木需要量準確,苗木成活率高,多用于小面積或精細管理區域,在單一品種宿根花卉建植或多品種宿根花卉花境建植中,采用較多,可形成較為均勻、整齊、細致的景觀效果,便于養護管理。
匯總各類綠地中宿根花卉應用的現狀,進行總結分析,找出濟南城區宿根花卉應用特點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對宿根花卉有一定的認識和應用基礎。一些較為成熟的宿根花卉如麥冬、玉簪、萱草、鳶尾等常用做地被使用,已經在城市綠化中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多年來形成了較好的景觀;一些新的宿根花卉品種也逐步得到了認同和使用,如天人菊、石竹、松果菊等,主要用在新建的道路、居住區、公園等綠地中,應用手法也日趨成熟,逐步由地被向花境轉變,也有不錯的花境精品開始出現;作為綠地建設者來講,在各類綠地建設中設計時也有意識的通過宿根花卉來增加植物季相變化,降低養護成本,推動了宿根花卉的應用。
通過調查,濟南地區宿根花卉應用中表現突出的問題有以下五點:
2.2.1 應用人員對宿根花卉認識不全面,造成應用中發展不平衡
一般只有在養護管理水平相對較高的綠地中,如公園、景區內宿根花卉應用較多,綠地性質單一、管理相對粗放的綠地,如大部分道路綠地、庭院綠地中應用較少。此外多數從業人員缺少對宿根花卉的認知和相關知識,對宿根花卉的認識缺乏,習慣上的因循守舊,也就導致了許多優秀宿根花卉難以受到重視,得到大范圍的推廣應用。
2.2.2 對宿根花卉種類選擇、習性、應用上缺少針對性的研究,宿根花卉的生產和推廣力度不足
目前濟南地區對宿根花卉的生長習性、耐性研究方面較為缺乏,造成了使用時不能結合不同綠地要求,因地制宜進行宿根花卉的選擇應用,在宿根花卉應用時多采用拿來主義,照搬照抄其它地市經驗,很難使優秀的宿根花卉發揮應用的景觀效果。同時對一些性狀優秀,如耐蔭性強、耐脊薄、抗逆性強的宿根花卉,由于生產能力不夠,推廣力度不足,也造成了使用時無苗可用的狀況,不利于推廣。同時應用研究的缺乏,也導致在應用中出現一些如在林下配置喜陽宿根花卉等不符合植物生態習性的問題,使宿根花卉應用后效果欠佳,從而整體上制約宿根花卉的應用。
2.2.3 宿根花卉實際應用中形式較為單一
實際應用中雖然也存在地被、花壇、花境等多種形式的應用,但基本上都是以單一或兩三種宿根花卉的曲線栽植為主,缺少宿根花卉之間,宿根花卉與背景植物之間的搭配,配置效果較為簡單,觀賞效果不夠理想。同時宿根花卉配置應用時色彩混雜,沒有明確的主色調和相關的花境色彩理論的運用,整體節奏韻律混亂,不能很好的展現個體美和群體美;宿根花卉應用尺度一般較小,少有大體量的應用佳品出現。
2.2.4 野生品種應用不足
當前宿根花卉應用中僅限于已廣泛取得種子或幼苗的栽培品種,對濟南地區野生的宿根花卉品種和當地多年應用形成的優勢種的認識和利用不足,在應用上更是少有見到。
如紫花地丁、蛇莓、耬斗菜的認識和應用就較為薄弱。觀賞草雖也有應用,但應用的種類和數量不大。
2.2.5 宿根花卉養護管理相對薄弱,缺少細致的管理規范
宿根花卉養護管理還缺少規范,目前綠化建設中的重建設輕管理的現狀在宿根花卉應用中表現也較為突出。在宿根花卉養護管理中常見的問題有不注重宿根花卉的分株和日常修剪整理,造成宿根花卉生長過于密集,枯死葉片堆積;不注重宿根花卉的肥水管理,影響宿根花卉正常生長及開花;在宿根花卉花境的管理上不注重品種間的修剪整理,造成花境景觀雜亂;混合播種雖然是模擬自然狀態,但因疏于管理而造成過于“自然”,與城市園林綠地的整體景觀不相融合。以上管理上的疏忽,造成宿根花卉應用后逐步被侵蝕,生長衰弱,失去效果。
宿根花卉以其豐富的品種,鮮艷的色彩,廣泛適應性和較高的性價比,在園林中的應用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在濟南城區綠地景觀設計與管理中,也要結合濟南實際,充分利用宿根花卉資源,營造具有濟南特色的宿根花卉景觀,豐富植物及景觀的多樣性。需要我們開展的工作,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目前沒有針對濟南宿根花卉的系統研究,在引種方面雖然一些科研院所、公園等已經走在了前面,引入了一些表現好的宿根花卉,但是對這些宿根花卉的習性,如抗逆性、對土壤的適應性、在濟南地區的生長特性都缺少進一步的觀測和測定。在宿根花卉的栽植、應用、養護管理方面也沒有相應的規范。因此需要加強對濟南城區宿根花卉在引種、選育、生態習性和應用方面的研究,用以指導實際工作。
3.2.1 引種范圍建議
濟南城區適生的宿根花卉應具備以下條件:可露地越冬,綠色期在220天以上,可安全越夏,沒有夏枯現象,生長勢強,具備一定的抗逆性,病蟲害較少,季相景觀明顯、豐富,觀賞點突出,多年栽植表現較好,繁殖相對容易,成活率高的特點。
在引種的種類選擇方面,為了減少盲目性、少走彎路、增加成功的可能性,在濟南城區宿根花卉的基礎上,初步確定宿根花卉應用的范圍,對當前應用中應用少、性狀好的列為重點觀測對象,同時根據資料顯示適用于濟南地區的宿根花卉,進行了引種栽植和習性觀測,確定配置試驗。將兩者相結合,找出適于濟南地區應用的宿根花卉種類。
3.2.2 濟南地區應重點推廣應用的宿根花卉品種
除濟南城區已廣泛應用的宿根花卉外,在濟南地區適于推廣應用的宿根花卉品種還有兩大類35種:
陸生宿根花卉(30種):松果菊、天人菊、大濱菊、大花金雞菊、高山紫苑、八寶景天、五彩石竹、須苞石竹、婆婆納、宿根鼠尾草、桔梗、蓍草、荊介、月見草、大花剪秋蘿、叢生福祿考、宿根福祿考、假龍頭、釣鐘柳、無毛紫露草、美國薄荷、千屈菜、馬藺、石堿、馬鞭草、蛇莓、大葉鐵線蓮、藍亞麻、耬斗菜、礬根。
觀賞草類(5種):斑葉芒、狼尾草、柳枝稷、玉帶草、畫眉草。
通過近些年來的觀察實踐,濟南地區有著豐富的鄉土宿根花卉資源,如菊科的植物蒲公英、野菊花、阿爾泰狗娃花、甘菊、野甘菊等,表現突出,抗病蟲能力強,其它品種如毛地黃、老鸛草、地榆、龍牙草等在自然山體上有分布,適應性強,觀賞性強,還有現在被選育出很多品系的錢線蓮的一些品種,如毛果揚子鐵線蓮,太行鐵線蓮等都有著廣泛的野生分布,是宿根花卉今后引種馴化、選育新品種的重要來源。發掘這些鄉土宿根花卉,并不斷選育新的品種,可以極大豐富濟南城區適生的宿根花卉種類。
一是加強宿根花卉花境具體設計應用上的理論指導,根據不同的地域、人文背景及綠地性質,從不同的功能、空間以及人們對不同環境場所的心理需求等方面建立一定的理論體系,供花境設計者參考與借鑒。
二是進行動態的宿根花卉花境設計。宿根花卉花境是一種自然的植物造景形式,它的生長情況處于動態的演變之中,比較難以把握,設計者在花境設計時需要注重考慮宿根花卉的生態習性、觀賞價值、配置方式及配置后的群落生長狀況等情況。
三是對已有的宿根花卉花境應用實例進行總結,把優秀的案例作品收集成冊,方便為設計者在設計時提供參考和借鑒作用,同時也能為宿根花卉花境的發展和創新奠定良好的基礎。
針對宿根花卉的生長和建植特點,提出合理的建植與養護管理規范,徹底解決生產實際中的重建設輕管理的問題,加強規范的推廣,用統一的標準和尺度來進行宿根花卉的建植與管理,確保好的設計能見到實效,好的宿根花卉景觀能長期保持。
充分發揮宿根花卉的在濟南城市綠化中的潛能,不僅可以豐富園林花卉景觀,還可以節約資源、有效的避免大量草花的浪費和次生污染、極大的減少城市綠化建設和維護費用等,對于濟南地區生態園林、低碳園林建設也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發揮已有成果,繼續努力推動宿根花卉這一優良植物資源在濟南城區的推廣與使用,創造更多更好的園林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