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們通常所說的移動學習是當前較為流行的一種創新學習模式,移動學習本體具備便捷性特點和靈活性特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學生群體的個性化需求。需知,高校學生智能設備使用頻繁,使得移動學習在課堂上的應用成為一種可能。本文從實際角度出發,對基于移動學習基礎上的高校英語教學改革方案進行透徹的分析和闡述。
【關鍵詞】移動學習;大學英語;教學;分析
【作者簡介】張楊(1987.7.20-),女,漢族,貴州貴陽人,畢業于貴州大學,碩士研究生,貴州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21世紀是嶄新時代,大數據時代和形勢下,促進了信息通信技術的高度發展與進步,智能手機設備和平板電腦設備功能不斷完善和優化,大眾持有率連年攀升,借助移動通信產品實施學習操作,此種學習方式也得到了廣泛應用與推廣。現在的高校學生是應用電子產品的主力人群,將移動學習模式帶入到高校內部,與此同時,也融入到了課堂之中。
一、移動學習概述
移動學習,主要是指任何一種發生在學習者不在固定或者預先確定好的地點學習,學習人員憑借移動技術提供優良學習機會的一種學習方式。從實際角度而言,移動學習將智能手機和筆記本電腦設備以及學習機設備等作為終端要素,之后在此基礎上以不同通信方式作為基礎性技術支持要素,無論是在任何時間點和位置,都能夠為學生群體提供學習幫助和學習支持。社會在發展,科技在進步,現在的移動計算機技術如火如荼的發展,日漸對教育領域有所涉及,其受關注程度不斷提升。
移動英語學習模式,對于傳統英語教學而言,其實是一種較為巨大的顛覆,突破了原有教育瓶頸,打破時空限制,學生在適當的時間范疇內可以實現反復的學習,此時資料資源整合程度會得到大幅度提升,節省了學習時間,剔除了諸多冗余的學習流程。互聯網存在之處就具備移動學習,與老舊式英語教育進行比較,學生視覺和聽覺被雙向調動,記憶起來也尤為深刻。移動學習英語模式出現,以自助式學習模式產生,教師身份有所淡化,而是學生主要借助所篩選的網絡資料進行主動學習,學生自主化學習特質凸顯。
二、移動學習優劣勢闡述
移動學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去打破老舊式教育局限和思想,突破相應地域限制和時空限制,通過智能手機設備和平板電腦設備等,以通訊終端作為核心,學生們可以在任何時間點和場地進行學習,無論是在跑步,還是在乘坐公交車的過程中都能夠學習,也就是說,只要本體具備主動性,那么就可以實現隨時隨地的學習。移動學習優勢盡顯,這是其他學習方式不能匹敵的,與此同時,也是學生們青睞于它的主要原因。另外,移動學習模式可以借助課后時間和學生閑暇時間來完成,這是一種碎片化學習方式,具備著潛移默化、由淺入深的學習模式,作為學習者而言,抽空學習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困難的,但是移動學習模式的出現,恰到好處地為學生提供相關知識和學習便利性,日長積累,長此以往,便可以形成碎片化整的情況,完成知識鏈的有力銜接。移動學習方便學生進行針對性內容篩選,實現個性化定制類型學習,移動學習風靡全國,針對學習者各項訴求,可以針對性地選擇時機內容,比如說語言知識學習和專業技能學習操作等,可以篩選優質的APP進行學習,效果十分之好。身為學生,會按照本體學習情況和具體需求等,進行所需軟件下載和學習內容篩選,在一定程度上高效滿足了學習人員內在個性化訴求。
優勢多,但劣勢也在。移動學習,充斥著隨意性和自主性,環境場地均隨意挑選,此時由于周圍環境時而安靜、時而嘈雜,或多或少地都會對移動學習流程造成一定影響,學生們便不能安心地學習,注意力一時間難以高度集中。還有就是在學習時間方面、內容方面和進度方面,這些要素統統都要由學習者自己進行全面把控,所以說學習效果是很難全方位保證的。移動設備技術支持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移動學習推廣和移動學習普及,移動學習對移動設備和通信技術會產生很大的依賴性,假設移動設備和互聯網以及無線網絡等出現故障,那么學習進程就會被影響。與此同時,學生手持設備型號差異存在,個體學習效果各異,所以移動學習技術操作復雜,對于移動學習人員來說,還是要經歷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的。
三、基于移動學習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方案分析
1.以人為本為前提的促進性移動教學改革。按照學生專業,適時進行與學生未來發展和工作有關的內容開發,不同專業學生學習英語目標肯定是各不相同的,部分學生希望在未來更好地使用英語,而有的學生則是為了出國,有的學生便是為了通過國家等級考試。所以說,教材選擇上,需要按照學生專業和目標進行設置。按照學生心理特點和訴求進行其喜歡的內容增加與融入,深度激發學生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大學英語知識教學,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單純知識點理論講解,教學要有側重點,答疑解惑學生在借助不同學習模式獲取英語知識后存在的疑問和總結知識規律,基于此,不斷鼓勵學生進行知識探究,順勢引導生生之間的合作交流和共同學習,引領學生運用正確的學習方案進行學習,指導學生借助不同移動設備工具進行英語學習,促進學生形成移動學習終身素養,布置任務時要細化且有意義,及時有效地對學生最終學習效果加以監管,鼓勵學生不能半途而廢,一定要持之以恒,給予學生經常性的鼓勵和關懷。
2.不同階段針對性移動學習引導。課前準備,教師在網絡上進行網絡云盤設置,之后在此基礎上進行課堂教學資源共享庫優質創建,英語教學之前,將本單元資料進行云盤上傳,目的就是為了向學生提供單元預習相關知識內容。大學英語教師和其他教研組成員進行詞語課件制作和朗讀錄音制作,還可以進行背景知識文件制作和視頻制作等。不僅如此,還可以借助微信群的建立加強和同學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也方便教學任務安排,通過微信群對學生后續學習任務分派,提醒學生預習英語課文,分配課前英語演講小組任務。借助網絡云盤進行資源庫創設,可以幫助學生利用教師所提供的資源進行預習操作和復習操作以及總結操作等,教師可以方便且快捷的進行學習資源分享,局限性小,期間也不受時間限制,教師應該鼓勵學生日常生活中多多收集與課程有關的英語文章以及相關報道等,以價值性資料和文件為主,均分享到統一平臺之上,日積月累,資源就變得愈加豐富。
課堂協助式移動教育中借助微信渠道和QQ途徑等,使用投票功能,讓學生將答案以投票方式通過手機設備達成傳遞,在課堂之上輔助完成閱讀訓練操作和聽力訓練操作,借助智能手機對課前英語演講進行優質錄制。
課堂反饋操作。此時要借助微信群等進行課后話題積極熱烈討論,群內各抒己見,教師負責對學生課堂學習效果等級進行認真地檢查和分析,接著就是對課堂講義內容和資料文本內容以及相關課前演講內容等進行課件整理和視頻歸類,最后上傳到網盤上,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英語教學資源共享。
學生實施移動學習時,務必要最大程度上利用課外時間,與老舊式課堂學習模式進行比較,英語角最為合適,移動學習會愈加順利,網絡資源愈加豐富多樣。較為正確的做法是,教師應該積極指導學生進行高效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不容遺漏,慢慢的使得學生養成不畏困難的良好學習習慣,形成移動學習活學活用的習慣,這樣一來,就會更好更優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也不斷地提升了高校英語教學水平和教學效率。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英語教改勢在必行,但要順勢而為,了解當前教育發展趨勢和走向,信息時代,學生們電子設備增加,對教育而言,這是機遇和挑戰并存,所以身為高校英語教師,應該做好正向引導工作,將這一要素運用到實處上,引導學生們進行優質的移動學習,循序漸進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對于互聯網,要保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觀點與態度,推動學生們的全面發展和英語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穆建亞.微信場域中高校學生教育管理長效機制的構建[J].中國電化教育,2015(07).
[2]呂婷婷,王娜.基于SPOC+數字化教學資源平臺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以大學英語為例[J].中國電化教育,2016(05).
[3]田嵩,魏啟榮.混合云模式下移動學習環境的設計與實現——以微信公共平臺下阿拉伯語課程學習為例[J].開放教育研究, 2014(06).
[4]柴陽麗.基于微信的非英語專業大學生英語聽說學習訴求的實證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4(10).
[5]孫輝.基于“微信”的大學英語實踐教學初探[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4(05).
[6]方圓媛,李璐,張綱.美國K-12數字學習最新進展——一項基于常青教育集團2014年度報告的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6(03).
[7]薛建強.大學英語移動學習模式的構建與發展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