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近年來外語教學研究與改革的深入,課堂觀察逐漸成為外語教改的關注對象。本文介紹了TELL的組成部分和主要內容,旨在從TELL的視角出發,反思大學英語課堂觀察中出現的問題,繼而提出了三項優化課堂觀察的策略。
【關鍵詞】課堂觀察;TELL
【作者簡介】劉黎(1973.06-),女,湖南寧鄉人,南京鐘山職業技術學院,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語教學法。
一、TELL主要內容介紹
TELL是Teacher Effectiveness for Language Learning的縮寫,意為語言教師效能,是美國一線語言教師與研究者共同開發的一項語言教師效能研究項目。該項目主要由TELL框架,TELL工具與資源兩大部分組成。其中TELL框架構成了整個項目的基礎,由七個不同的語言教師的行為特征組成。TELL工具與資源是TELL框架的支撐,其核心內容是自評工具和反饋工具。自評工具是供教師評價自身教學效果的工具,反饋工具是為教師進行課堂觀察而設計的一系列評估量表,由十個觀察量表組成。TELL的反饋工具為語言教師提供了系統的,可操作性很強的手段,突出了語言教學的學科特點,有助于教師通過開展課堂觀察實踐提升教學能力,從而促進專業發展。
二、大學英語課堂觀察現狀
自上世紀二十年代開始,課堂觀察作為一種方法被引入教育研究領域。我國課堂觀察起步較晚,但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我國課堂觀察研究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然而在實踐當中,大學英語課堂觀察經常出現以下幾點問題。
1.語言教學的學科特點不明顯。教師進行大學英語課堂觀察時,首先關注的是宏觀角度的內容。例如,教學目標的設定是否合適?教學環節由哪些具體步驟實現、是否圍繞教學目標展開?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教師怎樣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以上這些觀察內容基本上都屬于課程內容、教材教法的范疇,具有普遍性,適用于不同學科。也就是說,從這樣的觀察角度出發,其他學科的課堂觀察與英語課堂觀察沒有太大的區別,無法突出英語學科的教學特點。
2.側重教師教學、輕視學生學習。觀察者在進行課堂觀察時,往往將重點放在教師的教學行為上。不僅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教材處理能力、教學環節的實施能力會作為觀察的主要維度;而且教師很多的細節化的行為也會被當作觀測內容。總之,課堂觀察的主角是教師,觀察的重點都是圍繞著教師展開的。學生似乎變成了配角,他們在課堂上的參與度以及與課堂任務的關聯度經常被忽略。很少有觀察者會把學生學習作為單獨的觀察維度來進行觀察。
3.教師間缺乏互動合作。教師間開展聽評課活動一般是出于所在學校的要求。大多數學校每學期對教師的聽課節數有具體的要求,并要求教師做好聽課記錄以備檢查。由此可見,很多教師的聽評課行為是基于應付任務的被動原因。教師之間缺乏合作的意愿、缺少合作的具體任務、缺少明確的合作分工、更缺少聽評課之后的專業研究。這樣的聽評課活動就會流于表象,很難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改進教師教學、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目的。
三、優化課堂觀察的策略
通過對TELL框架及其工具的了解與研究,教師可以反思大學英語課堂觀察實踐中出現的以上三個問題,繼而提出優化課堂觀察的策略,具體如下。
1.突出語言學科的特點。語言教學的課堂觀察盡管有許多與其他學科課堂觀察相似的地方,但其自身學科特點也非常明顯。教師在實際聽課中,應當充分關注英語課堂的語言學科特點。比如,教師目的語的比重、質量以及教師提供目的語時使用的言語策略和非言語策略都可以成為課堂觀察的內容。其次,學生目的語的使用情況也可以成為英語課堂觀察的組成部分。對學生語言使用情況的觀察可以有效地幫助教師理解學生語言學習的行為,并且檢測語言教學的效果。總之,英語課堂觀察應當突出語言教學的專業性和針對性。
2.兼顧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課堂觀察除了包括教師教學行為,學生的學習行為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TELL反饋工具包含若干個從學生角度出發的觀察量表,比如,檢查學生理解量表、學生參與量表、學生目的語使用量表以及促進師生互動量表。這些量表啟發觀察者將學生作為關注點,留心課堂中學生的學習方式。總之,課堂觀察不僅是對教師教學行為的觀察,也是對學生學習行為的觀察。課堂觀察應當圍繞著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同時展開,使觀察涵蓋課堂教學中最重要、最關鍵的兩個因素,形成立體的全面的觀察體系。
3.加強教師間合作、提升專業能力。課堂觀察不是教師個人觀課、聽課的獨立行為,而應是有目標、有組織開展的合作行為。教師可以利用集體備課的機會,將課堂觀察活動融入到學科組的教研活動當中。集體商討,確定課堂觀察的目標和實施步驟,借鑒適合的觀察量表,然后多人配合,分工合理地開展課堂觀察活動。之后,圍繞課堂觀察所得的證據,教師可以開展相關的專業研究。在學科組研討交流,探索改進課堂觀察的策略和進一步優化教學、提升教師專業能力的策略。這樣,課堂觀察會成為教師開展專業研究,提升專業能力的重要方法。
四、結語
TELL框架以及TELL工具與資源包含的豐富的觀察量表,可以成為我國外語教師借鑒的對象。在對其進行全面研究之后,外語教師可以根據我國外語教學的現狀,開展更有針對性的課堂觀察,不斷總結反思,提升教學水平和課堂觀察水平。
參考文獻:
[1]崔允漷.論課堂觀察LICC范式:一種專業的聽評課[J].教研研究, 2012(5).
[2]楊玉東.“課堂觀察”的回顧、反思與建構[J].上海教研研究, 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