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光明
摘 要:教育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具備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的核心素養。以此為目標,中職學校應緊跟時代步伐,調整教育教學方式方法,通過課程設計、教學實踐、教育評價等方面進行落實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關鍵詞:創新 開展 中職學生 教學 核心素養 設計 實踐 評價
《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和《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征求意見稿》中指出:“核心素養是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突出強調個人修養、社會關愛、家國情懷,更加注重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這就驅使廣大的教師必須窮其所知找到更好的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開展教學的方法,以便讓學生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本文闡述如何基于創新實踐開展教學,去更好的培養中職數控專業學生的核心素養。
一、課程設計 教材創新 讓學生知識點緊跟時代步伐
“書必擇而讀;人必擇而交;言必擇而聽;路必擇而蹈。”選擇大于努力,努力的前提是選好了方向目標。在選擇合適學生使用的教材上必須下一番功夫,例如中職數控專業的一門專業課程《CAD/CAM》,教學大綱要求“培養學生在對輔助設計和制造的特點及相關概念知識點的掌握,要求學生對中等復雜程度零件進行加工編程,并初步了解從零件設計到產品裝配的過程、以及理解針對不同類型產品的開發流程,從而培養并提高其作為機械設計、制造、數控機床編程人員的專業素質。”但是現在大多數的中等職業院校是把該課程開展為一門專業理論課程,把學生放在教室里面,老師就按照書上的內容一板一眼的講解;這樣子就讓學生覺得枯燥無味,教學效果不佳。但是如果把《CAD/CAM》開成一門實訓課,那效果自然就不可同日而語。我校把這門課程分解為《CAXA電子圖版》、《CAXA實體設計》和《CAXA制造工程師》三部分內容。首先,《CAXA電子圖版》主要培養學生的計算機繪圖的基本知識;其次,《CAXA實體設計》主要培養了學生實體造型能力和分析零件結構工藝性的初步能力;再次,《CAXA制造工程師》主要培養學生進行數控仿真加工,生成數控程序G代碼,并最終操作數控機床選擇合理的工藝參數,加工出合格的零件。這樣再配合專業教學體系中相關課程的全面培養,使學生的知識結構更趨合理、完整,為將來走上社會從事機械加工、數控編程、數控加工、數控機床維修與維護及售后技術服務等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我校的一個校企合作項目,來學校設計加工一批零件。合作本人不是學機械的專業人士,但是想設計一個零件并加工出來滿足一套設備的使用。這時找來一位數控專業的同學協助他完成任務。該同學一邊聽取他的描述,一邊利用CAXA實體設計軟件在電腦里面繪制出實體零件,在一步步的修改修正中終于達到了他的要求,再生成標準圖紙指導生產。隨即通過利用CAXA制造工程師生成數控程序,把程序傳輸到加工中心,調試好機床,設置好參數,最終加工出來產品零件。
二、教學實踐 教學創新 讓學生由被動聽變主動學
“選擇了正確的方法,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對于好的教學方法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方法不當就會事倍功半。現如今的中職學生的基礎較差,自制力較差,主動學習的意識較差,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在課堂上要采用多重手段調動學生積極性來主動學習。
1、課前:發布任務
教師課前設計好一個圍繞本次課為主題的任務,要求學生必須在上課時候提交,可以是書面形式,也可以是通過自己組織語言口述表達出來。這種形式讓學生們提前熟悉學習內容,培養其自學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課中:角色反轉
教師可以角色反轉作為一個學生,讓學生們作為老師站上講臺,講解某一內容或是知識點,讓學生給學生上課,將會極大的刺激聽課人的學習興趣,也會驅使上課學生更加熱愛學習,專研知識點,這樣也會由一部人的學習帶動全班同學的學習,由點帶動整個面。
3、課后:交流提高
課后教師就要多與學生交流,可以找學生本人談心,可以通過QQ群、微信群等交流平臺。這樣教師就掌握了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上課的方式方法,提高上課的效率,將會少走許多彎路。也為學生提供了一個交流的機會,引導他們如何正確與人交流的能力。
三、教育評價 考試創新 讓學生積極應對每一知識點
傳統的考試是課程到了期末,統一舉行一次考試;一刀切,六十分就算過,低于六十分的就“掛了”。這樣有的學生會臨時抱佛腳,到期末搞突擊死記硬背以便過關,有的同學就寄希望考試的時候作弊,能夠蒙混過關,有的同學就干脆棄考,這也就造成現在的中職學校考試,讓老師傷透腦筋。為解決這一現象,可以把一門課程分成許多部分、任務或是課題,同學們在完成每一任務、課題時都給出評分成績,最后課程結束,就加每一任務的總分,不再設置期末考試,就看所有任務課題的總分。
通過多種手段來變革傳統的教育教學方法,讓中職學生在校學習時能夠緊跟時代步伐,理論聯系實際;讓中職學生具有獨立的分析問題、批判思維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讓中職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自我學習、自我理解,把書本知識點轉化為自己的東西,并能夠運用于實踐。讓中職學生學會交流溝通,在討論中互相啟發、評價、合作;讓中職學生敢于質疑問題,敢于標新立異,敢于大膽求新,從而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讓學生具備了以上的基本素質能力,不就是我們在最追求的核心素養嗎?所以中職學生的核心素養正在推動教育教學課堂內外的變革,這就要求我們把中職學生核心素養培養融入到每一科專業課的各環節中去,在學生學習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同時,默化潛移的培養學生的核心
素養。
參考文獻:
[1] 林崇德,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叢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03
[2] 楊九詮,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三十人談,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03
[3] 閆志利,中職教育質量,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05
[4] 謝衛民,中職學分制分層選課教學的重構,浙江大學出版社,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