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蓓
摘 要:中小企業是促進經濟持續發展、擴大就業、完善市場經濟主體的重要發展對象,但中小企業有著規模小、抵御風險力量差的缺點,在互聯網金融背景下,缺少完整的規模體制,增加了中小企業成長的風險,尤其是融資困難的問題。本文對互聯網金融背景下中小企業的融資困境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 中小企業 融資問題
截止2017年年底,我國個體工商戶超過6000萬戶,注冊資本高達160萬億元,其中中小企業總數超過5900萬家,創造了全國GDP總量的60%以上,對經濟發展的作用不容忽視。從上面的數據可以得出,中小企業是我國重要的經濟支柱,盡管中小企業發展迅猛和對經濟做出了巨大貢獻,但卻在融資方面有所困難,有數據顯示,中小企業得到的貸款金額不到貸款總數的20%,且融資渠道單一。雖然相關部門為中小企業出臺了政策來解決這一難題,但收效甚微。
近年來基于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眾多中小企業開始利用這一工具來融資,互聯網金融有著融資成本低、運營效率高、市場空間大的優點。傳統金融模式下難以分析海量的數據和信息,互聯網金融能給投資更準確可靠的信息,互聯網金融還能夠打破時空限制,減少信息不對稱所帶來的損失,降低融資成本。但是,互聯網金融下企業的風險防控能力較弱,金融環境更加復雜,不完善的信用體系、缺少嚴格的監管也使得企業融資的風險增加,對于中小企業管理的要求更高。
一、中小企業互聯網金融融資困境分析
1.金融理念的落后
由于中小企業的管理者和員工素質普遍不高,對互聯網金融的了解不夠深入,使得管理企業的方法和理念都比較落后,不能根據現實情況作出長遠的戰略規劃。網絡數據的開放、共享是大數據時代到來的最重要的標志,但眾多中小企業因為觀念的落后,互聯網金融平臺發展不足,對于數據共享也沒有做到位,缺少完善可靠的信息共享制度。
2.資金安全問題
大眾對于互聯網金融大多數持有懷疑不信任的態度,這是由于大眾一直習慣在傳統金融機構的實體網點發展業務,員工的流動性小,比較容易獲得客戶的信任而開展長期業務合作,傳統金融機構相比互聯網金融經濟實力更強、發展歷史久,大眾信用度高。互聯網金融有著跨區域的無限延伸服務區域,客戶和企業通過互聯網進行交流,沒有嚴格的制約機制。眾多規模小,成立歷史短的中小企業沒有形成品牌效應難以獲得客戶的信任,從而造成融資困難,另一方面,投資者又擔心機構欺詐、卷款而逃的情況。
3.金融監管的缺失,經營風險大
互聯網金融的成立時間并不長,也并未出臺針對性的法律法規,對于互聯網金融的方方面面作出詳細的規定。缺乏嚴格的金融監管制度,大眾對互聯網金融始終缺少信心,市場也會出現混亂的情況,由于個別企業的不良現象將導致大眾對互聯網金融的不認可,從而阻礙中小企業的融資。經營風險主要是企業組織者在經營中出現決策失衡、失當狀況,導致公司虧空的風險性。互聯網金融下,企業在虛擬平臺上交易,面對的信息數量繁多而復雜,一旦企業對于判斷出現失誤將可能導致嚴重的經濟損失,在中小企業規模小、技術力量不夠強大的現實情況下,這無疑是雪上加霜。
4.從業人員素質較低
目前,我國大部分從業者的金融素養都不高,很難對風險收益問題有透徹理解。在投資的過程中,往往只注重融資量的獲取,沒有做好充分的風險控制。金融是一個復雜龐大的工程,對于數學邏輯的要求比較高,對經濟知識要有一定的掌握程度,且交易多在互聯網上進行,這要求從業者也要熟悉計算機操作流程。
二、解決中小企業互聯網金融融資困境的舉措
1.提高中小企業自身的信用水平
要想解決融資困難的問題,必須獲取大眾的信任,加強中小企業的信用水平建設。銀行之所以放貸款給中小企業比較少,是因為中小企業很難拿出相關的證明來表現企業有足夠的能力償還貸款。企業要想獲得銀行的信任,必須建立一個完善的信用制度體系,對于企業的經營狀況要如實匯報,生產過程中符合國家相關規定,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2.優化中小企業的組織管理結構
中小企業由于規模較小,可能在組織管理結構方面出現問題,企業部分領導獨攬大權,難以發揮下屬員工的積極性,很難做出正確的經營策略,為此,企業應該優化內部結構,變革不適應生產力的部分,協調各方,明確責任,多方監督,激發企業的生產潛力。
3.創新企業網絡融資模式
互聯網背景下,不斷出現新型的融資方式,融資產品品類眾多,包括網絡小貸、眾籌模式等,融資環境愈發復雜,融資風險也更加隱蔽,企業在融資時應詳細調查多方情況,提高市場洞察力。許多中小企業受擔保體系的影響融資困難,政府應積極公開中小企業的信用記錄,保證信息的真實度和準確度,創新擔保模式,將商業性擔保作為擔保體系的補充。
4.加快監管制度的建設
缺乏嚴格的金融監管,容易造成互聯網金融的混亂,也使得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為此,相關部門應該盡快出臺互聯網金融監管政策或法律法規,凈化互聯網金融環境。互聯網交易平臺也要推出監管政策,加強中小企業的信用建設,及時公開企業的信用記錄,使得投資者更有安全感。
三、總結
互聯網金融改變了我國經濟發展的方式,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互聯網金融在很大的程度上改變了中小企業的融資方式,使其不再受傳統金融方式的限制,拓寬融資渠道,但與此同時,中小企業應該注意到互聯網金融下的風險。為解決這些問題,中小企業要加快網絡安全技術建設,完善風險抵御機制,政府要健全法律法規,為廣大中小企業融資創造良好的環境,這對整個金融市場的發展將產生深遠影響。
參考文獻:
[1] 李偉,楊丹妮.互聯網金融背景下中小企業融資的新風險與對策[J].商業會計,2018(06):23-25.
[2] 李偉,米欣誼.基于互聯網金融的中小企業融資路徑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8(03):31-32.
[3] 王國玲.互聯網金融背景下中小企業融資新途徑分析[J].商場現代化,2017(04):239-240.
[4] 夏斐. 互聯網金融背景下中小企業融資路徑探析[D].蘭州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