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賽君 李紅 王瑩
摘 要:傳統的審計方法在大數據時代也面臨著革新,傳統的審計方法不重視數據的積累,數據都散落于審計報告中,無法提煉有價值的信息,本文基于筆者從事科研項目審計的相關工作經驗,以面向審計的多維數據采集方法為研究對象,探討了針對審計中發現的問題,如何制定數據采集表,并結合具體的案例數據,探討了基于所采集的數據統計分析方法。
關鍵詞:審計 多維數據 采集 統計 分析
中圖分類號:F2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4(b)-0109-02
1 數據采集方法設計
通過對近五年我單位完成的科研項目審計報告進行歸納分析,可以將審計問題歸類為4個方面:項目立項評審、計劃下達和資金到位、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項目組織管理。
針對審計中發現的問題,數據列設計如圖1所示。針對每一個項目,首先采集反映項目審計總體情況的4個指標:審減率、間接費用占成本比例、平均每個項目審計發現的問題數量、超期6個月以上的項目數量占比,其次采集其在項目立項評審、計劃下達和資金到位、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以及項目組織管理等4個方面出現的具體問題,即共統計5大類18小類數據。
2 數據分析案例
通過對采集數據的統計分析表明,審計問題與項目主管單位和項目類型存在較大的相關性。本部分以項目主管單位為分析維度,對3個總體指標進行橫向對比。為了進一步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課題對每個項目出現某類問題的數量進行統計,假設某單位主管的155個項目中,審計共發現各類問題271個,其中項目立項評審問題46個,計劃下達和資金到位問題22個、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159個、項目組織管理問題44個,則平均每個項目出現4個方面的問題的數量分別為:0.30、0.14、1.03和0.28。
2.1 平均審減率
各主管單位平均值由低到高依次為:D(5.69%)、A(6.08%)、C(7.57%)、F(7.72%)、B(8.11%)、E(10.38%),其趨勢如圖2所示。可以看出B和E平均審減率相對較高,表明上述兩家主管單位科研項目的不合理支出比例較大,對科研項目相關制度的理解及實際執行水平有待提高。
2.2 平均每個項目審計發現的問題數量
各主管單位平均值由少到多依次為:D(1.71)、A(1.83)、B(1.94)、F(2.03)、C(2.07)、E(2.15),其趨勢如圖3所示。可以看出D和A對科研項目管理相關規定的理解更為深入,在經費執行上出現的問題較少。
2.3 超期6個月以上項目個數占比
各主管單位平均值由低到高依次為:A(16.73%)、D(22.75%)、C(35.50%)、B(39.22%)、E(40.07%)、F(48.11%),其趨勢如圖4所示。可以看出A、D的項目超期情況不突出,E、F主管的項目超期情況比較普遍,平均每年有近一半的項目超期6個月以上,表明兩個主管單位在項目進度管理方面還需加強。
2.4 平均每個項目發現的不同類型審計問題
這里主要分析項目組織管理問題,各主管單位平均值由低到高依次為:A(0.28)、D(0.32)、C(0.48)、B(0.49)、E(0.58)、F(0.59),其趨勢如圖5所示。可以看出,E和F在項目組織管理方面問題較為突出,深入分析發現兩個主管單位在項目組織管理方面的常見問題是項目拖期未履行報批手續和擅自調減批復的專用設備。
3 結語
傳統的審計方法在大數據時代也面臨著革新,傳統的審計方法不重視數據的積累,數據都散落于審計報告中,無法提煉有價值的信息,本文從審計中發現的問題出發,采集審計報告中對審計問題的總結數據,并基于案例分析闡釋了統計數據的使用方法。
參考文獻
[1] 趙瑋.軍工科研院所財務管理模式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4.
[2] 張曉丹.開展內控審計,提升軍工科研單位管理水平[J].經營管理者,2015(22):59-60.
[3] 王亞榮.高校科研經費審計中的難點與解決措施[J].中國內部審計,2014(3):,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