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英
【關鍵詞】 教育措施;家校溝通;優點;平臺;效果
【中圖分類號】 G62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8—0043—01
蘇霍姆林斯基在《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一書中,給教育下了一個定義:“教育----首先是人學!”,筆者的理解就是每個學生都有生命的尊嚴,都有生命得以張揚的權利,讓班級中每個鮮活的生命幸福、快樂地成長,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本文結合筆者在班主任工作中對農村留守學困生的教育案例談幾點看法。
一、基本教育措施
1. 言傳身教,親自指導。第一次住校的他,不會疊被子,不會打掃衛生,甚至不知道晚上睡覺前要洗腳,他的這一切剛開始都是我讓他小學的一位同學幫助他做的。第二天的自習課上,我把亮亮叫到了宿舍,跟他聊了住校后獨立的生活、學習與做人,還給他講了要如何做才能讓老師同學喜歡,并親自給他示范了疊被子,掃地、拖地,看著他獨立的完成了這一切,我又讓他洗了腳,我對他說:“亮亮,你做的很不錯,以后要保持。”他笑了,我也放心了。除此以外,在其他方面,我也是在全班同學面前講過后再單獨給他講解或示范。
2. 家校溝通,共同教育。孩子特殊,我們就要更多地了解他,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從而做出更好的教育。有一次與亮亮爺爺溝通時,他說:“我的這個孩子太苦了,缺少爹媽的關心愛護,腦子又不好使,家里啥事都是我們在給他做。”為此我告訴爺爺,那是溺愛,我們要注重培養孩子的能力,讓他在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不會可以教,不能不做。我們經常溝通了解他在學校和家里的情況,我也經常把一些好的方法介紹給爺爺,后來爺爺告訴我,亮亮能在家里幫著他們做很多事情了。
3. 發揚優點,積極促進。在新生入學訓練中,有一項內容是隊列隊形與校園舞的學習,偶然間我發現亮亮跳得很認真,于是我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了他,聽到我的表揚,亮亮開心地笑了。我在班里開展了“優點大爆炸”的心理健康團體活動,事先我刻意安排幾個同學專門整理了亮亮的優點,活動中,當亮亮聽到同學們說出了他的很多優點時,他竟然哭了。再后來,亮亮變得開朗了,也自信了,班里的很多活動他也能夠積極參加了。
4. 創建平臺,展示自我。有一次在跟亮亮聊天的過程中,他說他喜歡跳舞,我就想給他這樣的機會,讓他走上舞臺。可是他協調能力不好,和其他同學一起跳舞實在是格格不入。于是我絞盡腦汁在活動中給他設計一個人的動作,詩詞朗誦中,我讓他一個人在最前面舉起了“感恩”的心形牌子;舞蹈比賽中我給他編排了一個人拿手帕跳前奏的動作,這些都是我為他量身定做的,卻沒想到也成為我班的特色。我想,只要老師肯創建平臺,每一個學生就一定能施展自己的才華。
5. 特殊對話,感動你我。我在班里開展了“我跟老師說說心里話”活動,亮亮在本子上寫道:“老師,你對我太好了,我喜歡你,你就像我的媽媽一樣……”讀完他寫給我的話,我的眼眶竟然濕潤了。在接下來的時間里,他的本子成了我們交流的平臺,他把他的心里話和想法、委屈都寫在本子上,我也每次都寫一些鼓勵他的話和一些學習、做人、處事的方法給他,就這樣,我們堅持了一年多,終于他的表現越來越好。
在這個過程中,我深深明白了:尊重與關愛既是實施教育的前提,也是教育的本身。面對稚嫩兒童,需要我們以“尊重的姿態,關愛的情懷”與他們進行交流與溝通,對他們實施教育的影響,讓他們在尊重與關愛中學會尊重,學會關愛。
二、取得的效果
經過兩年愛的教育,亮亮有了很大的進步:學習成績有明顯進步;同學關系和諧、融洽;能積極參加班級的各項活動;能自己獨立完成一些學習任務。看著他茁壯地成長,我相信,只要我們用心去呵護,用愛去澆灌,殘疾孩子也可以擁有陽光般的笑臉,留守學困生這朵角落里的小花一定會越開越嬌艷。教育家夸美紐斯說:“教育的全部奧秘就在于如何愛學生。”愛是最好的教育,尊重與寬容是對孩子最好的愛。我常常想,用心關注那些農村留守學困生,給予他們關懷,才能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留守兒童才能在藍天下健康快樂地成長。多年的教育實踐讓我逐漸明白:每一個孩子都是一粒種子,我愿意用自己的熱情和愛化作一縷陽光,豐盈自己生命的底色,為孩子們的成長提供甘甜的雨露和肥沃的土壤,讓每一粒種子都能充滿勃勃的生機。我堅信:用愛,一定能為農村留守學困生撐起一片藍天!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