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超
摘 要:籃球自傳入我國以來都是廣受人民群眾喜愛的運動,正是因為其健身性、合作性以及趣味性等特點快速普及到各個地區。學校也將籃球作為考核學生身體素質技能一項教學,并在校園中定期組織籃球比賽,不僅豐富學生課余生活,也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籃球運動喜愛。高校籃球教學在互聯網+時代下迎來全新的變革,也改變傳統籃球教學模式,引領高校體育運動項目朝著全新模式不斷發展。對此,本文則從創設網絡教學平臺、創設學生學習模式以及創設網絡評價體系等分析互聯網+時代高校籃球教學改革創新策略,望給予高校體育教師提供教學參考。
關鍵詞:高校籃球 教學改革 互聯網+時代 創新思路
中圖分類號:G8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5(a)-0179-02
近年來,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全面普及和快速發展,地方高校也開始推進信息化建設進程,以互聯網+為特點的教學模式廣泛應用于高校體育當中,也打破傳統以籃球教學為核心的教學模式,注重引導學生發展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也全面調動學生參與籃球學習積極性,提高籃球教學效率和質量的同時真正使學生感受到籃球運動的精神魅力。
1 互聯網+時代特征
互聯網+是互聯網成長的全新形式,正是這種形態演變不斷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同時互聯網+也代表現代經濟發展產物和先進的生產關系,但該形式絕非單純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相加,則是借助互聯網和信息技術展開溝通協調的平臺,將互聯網和各個產業相互結合,從而促使企業發展適應當今時代。人性的光輝是推動經濟增長、科技進步、文化繁榮、社會進步等最為根本的源泉,強大的互聯網也在于對人性的尊重、對人的創造性重視以及對人體驗的敬畏。
2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高校籃球教學優勢
2.1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長期以來,我國高校體育教學十分重視課外實踐,忽略理論知識,以致于學生較為排斥體育理論課。在互聯網+時代下開展高校籃球理論教學可以打破傳統單一沉悶的課堂氣氛,學生對理論課知識了解除了文字概念,還會因生動形象的畫面和精彩的解說而調動注意力。當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后才能充分理解和掌握知識,之后再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當中并在此過程中驗證理論實踐,為后續學生掌握籃球技術打下良好的基礎。
2.2 有效改善教學環境
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以粉筆和黑板為主,如果在籃球教學中仍然運用傳統教學模式分析理論知識,學生必然會感到枯燥和沉悶。尤其在針對籃球技術問題,體育教師只單純地示范動作,根本無法激發學生內在創新能力和創造力。例如教師在講解“三步上籃”動作練習時往往只講述其步驟,該技術變化細微過程則無法充分表達,學生在理解概念時也只有單純地理論知識,缺乏直觀工具引導。通過互聯網+時代可以幫助學生豐富知識,也能改變傳統教學環境,進一步推廣和普及籃球技術。
3 芻議互聯網+時代高校籃球教學改革的創新思路
3.1 創設網絡教學平臺 打破傳統教學模式
互聯網+時代下的高校籃球教學也在于構建全新的網絡平臺,除了幫助教師樹立全新的籃球教學理念,也提升教師自我素養,拉近和學生之間距離,最重要是明確凸顯以學生為主體地位。翻轉課堂就是互聯網+時代下延伸而出的新型教學形式,即體育教師將提前準備好的教學材料、視頻等借助信息技術傳輸到網絡教學平臺,而學生則在此網絡平臺下實現自主學習,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以點評、啟發以及協調等形式指導學生學習并解決學生存在問題,整個教學活動就在交流和實踐中完成。一般運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主要從以下方面著手:首先課前傳遞知識;體育教師將教學重難點制作成5~10min微視頻,學生下載后可自主學習,以“原地雙手胸前傳球”一課為例,教師就可針對此課程內容制作成視頻并上傳到網絡教學平臺當中,視頻內容中有詳細的動作講解,也有具體技術在籃球比賽實戰中利用,不僅可以讓學生理解和掌握動作要領,還能明白技術動作在籃球比賽實戰重要性。其次課中內化知識;翻轉課堂從學生提出問題開始,教師則根據學生提出問題在課堂上講解,再結合體驗操作中幫助學生內化知識,學生思維也在此過程中得到鞏固與升華。第三課后總結;體育教師可以借助該網絡平臺為學生布置作業,還可讓學生自我測試和與其他學生以及教師探討交流,提高學習效率。
3.2 創設學生學習模式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互聯網+時代延伸出移動網絡學習模式,受到廣大教師和學生的歡迎。然而移動網絡學習并非以單純概念形式在高校中流行,正是因為該教學模式的實施打破學生學習觀念,也轉變學習行為方式,激發學生對籃球運動學習主觀能動性。通過互聯網+籃球學習模式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和趣味性,在移動網絡平臺中找到符合自設學習目標和學習價值并在困惑中探索知識的奧秘。長期以來高校體育教學無法真正開展研究性學習,究其原因在于該教學模式受到研究場所、資源、指導者以及財力物力等多方面因素限制。隨著互聯網技術普及,使探究性學習得到廣泛關注。借助互聯網+籃球學習模式為體育教師打造便捷且高效的教學通道,也便于學生在教學中提升專業水平。與此同時體育教師在研究籃球理論知識時通過互聯網在線教育可及時補充知識,使自身籃球理論知識水平符合時代發展趨勢。而學生也能隨時和教師或其他學生探討籃球技術或學習課堂以往的籃球實踐知識,增強學習主動性。
3.3 創設網絡評價體系 增強師生課堂互動
教學評價是課堂教學重要組成部分,在課程改革中扮演監督和指導角色。然而傳統教學評價無法從內部發揮預期效果,在互聯網+時代下除了對高校籃球教學進行改革,同樣需要改革評價體系。將互聯網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評價在于從多種移動終端連接,便于使用者操作。學生可以每天都進行自我評價和檢測,體育教師接收到云端數據后就可分析學生實際情況,從而更好地可以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主要針對學生不理解或模糊不清的知識點選擇集體授課或單獨講授,這種長期數據跟蹤可以促使教師全面評價學生。各類學生也在科學技術背景下可以熟練運用相關科技設備,學生可以提升學習效率,教師也可提升教學水平。此外體育教師通過網絡途徑為教育行政領導和部門進行打分,行政結構也借助網絡數據評價和分析不同學校以及教師教育活動,保證多方面良性發展。
4 結語
總之,互聯網+時代是經濟快速發展下的產物,對教育領域更是起著良好的推動作用。高校體育在互聯網+時代下實現科研成果轉化,改變傳統籃球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有效提升籃球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與此同時互聯網模式下也創新學生學習模式,調動學生參與籃球學習積極性,打破傳統籃球教學存在的弊端,促使籃球運動朝著集團化和產業化方向發展,進一步推動高校籃球體育運動快速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振永.高校籃球教學改革的創新思路探討[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版,2016,32(24):139-140.
[2] 劉嘉.互聯網+時代高校籃球教學改革的創新思路[J].當代體育科技,2015,5(28):168.
[3] 耿子劍,陶然.“互聯網+”趨勢下的高校籃球教學改革對策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6(24): 199.
[4] 袁躍,黃鶴,胡運璋.翻轉課堂引入高校籃球教學策略研究——以安徽中醫藥大學為例[J]. 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1(4):121-124.
[5] 應一帆.新時期背景下高校籃球教學模式的優化與創新研究[J].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學報,2017,26(3):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