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欣
摘 要:初中英語的教學主要側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在閱讀中領會英語知識的結構與方式,從而才能更好地學習英語并運用英語。閱讀一方面培養學生的語感,另一方面使學生在閱讀中獲取信息,幫助學生分析英語的運用,使學生在閱讀中更好地領悟英語這門語言。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是對英語提高的有效手段。初中正是青少年開闊思維的時期。想要提高學生英語水平,在初中的教學中就要注重培養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自主能力,從而使初中生在英語閱讀中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獨立分析能力,學會運用英語,更好地完成教學開放英語課程的目的,促進學生學習了解英語這門國際語言,幫助學生全面提高自身素質。
關鍵詞:初中英語;自主閱讀;能力培養
自主閱讀能力是一種自主學習的表現,培養初中生英語自主性閱讀能力,換句話說,就是“培養初中生在英語閱讀中的自學能力”。閱讀理解是英語學習的重要內容。對于英語閱讀,它是由每個單詞組成的每個句子,而學生從基礎的背誦單詞到句子的語法運用最終都要在英語閱讀中體現出來,所以在初中的英語教學中,想要促進初中生在英語方面的發展,必須要培養學生英語自主性閱讀能力,這是提高初中生英語水平的有效手段。隨著新課改實施,初中教學方式也有所變化,在教學過程中更加推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合作學習能力,幫助學生在實踐中完善自我,在教師的引領下,通過學生自己去探討對知識的認知程度。對此,本文對初中英語自主性閱讀能力培養問題進行詳細分析,并總結自主性閱讀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一、閱讀結構清晰,有助于學生對問題的分析
在初中英語學習中,英語閱讀所選材料都是精選內容。在閱讀中都是學生在課堂中學到的英語知識以及教師在課堂上所教的英語運用技巧,學生可以通過閱讀實踐英語知識的運用。如果學生在課堂上僅僅是通過老師的講解而學習,那么學生對英語的應用能力是不能得到發展的。想要運用英語就要通過實踐,而英語閱讀是對教師在課堂上所講解的英語內容最好的實踐方法。閱讀思路清晰,學生在閱讀中便可以知道每個知識點的運用,對于不能理解的地方,在閱讀中完全可以幫助學生明確思路,從而使腦海中的英語知識更加深刻和豐富。
二、閱讀的反復作用
在初中的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掌握好英語的基礎,在基礎之上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在閱讀中反復運用英語基礎知識,形成學生語言的感悟能力和朗讀背誦的有效手段。同時教師也要運用基礎知識的講解,從簡到難,培養學生英語知識的運用能力,以及對閱讀的理解能力,通過反復的練習,使學生在閱讀中不斷鞏固自己連接不上的英語思路,促使學生形成自己獨立思考英語問題的能力,形成通過閱讀分析問題的能力,從而形成自主閱讀的習慣。同時學生在閱讀中反復練習還可以幫助學生提升在英語方面的做題技能。在閱讀中學生要做到快速閱讀、理解分析、總結推敲、思考等同時進行,才能更好地理解閱讀內容,經過長時間的閱讀練習,便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也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三、課堂分析
學生在課上跟隨老師一起做閱讀時,對其不能理解的部分老師在課堂上一定要幫助學生明確分析,讓學生理清閱讀思路,從而幫助學生對英語知識運用得更加靈活。在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時,教師一定要發揮好輔助作用,在課下學生有不清楚的地方,鼓勵學生積極詢問,同時老師也要激發學生在閱讀學習上的積極性,在講解英語閱讀時,需要給學生一個活躍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對英語減少茫然,輕松地理解閱讀內容。每個閱讀都是一段故事情節,教師在講解時,可以為閱讀內容做一個小鋪墊,引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帶著好奇理解閱讀中的內容,在學生思路清晰時,也就更加理解文章的故事情節,同時對英語知識的運用領悟得更加徹底,這樣便能有效地促進初中生對英語閱讀自主學習能力的
培養。
初中生求知欲望較強,因此,初中是培養學生英語自主閱讀能力的最好時期。教師要積極倡導學生對英語閱讀的學習,提高學生對英語的求知欲望,幫助學生在英語閱讀中鍛煉學習英語的自主能力,同時提高學生對英語問題的分析能力以及日后對英語的運用。教師在培養學生英語自主閱讀能力中一定要做好輔助作用,在學生面對問題不能很好地分析時,需要給學生一個正確的引導方向,讓學生明確問題從而理解問題。與此同時,在學生英語閱讀學習中,教師要時刻給予鼓勵,從而提高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在英語閱讀中的自學能力。
參考文獻:
[1]王遠菊.淺談初中英語自主性閱讀能力培養[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6(9):3.
[2]王海霞,李春.培養自主閱讀能力 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淺談初中英語自主性閱讀教學[J].中國體衛藝教育,2010(4):27-28.
[3]施娟.淺議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6(34).
[4]李福珍.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中學生英語,2017(1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