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首先從三個角度分析了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的教學困境,然后從三層面闡述了解決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困境的方法和策略。下面,就此展開具體論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農村;困境;策略
“科教興國”是我國一直堅持實行的一項基本政策,我國非常重視教育事業的發展,尤其是偏遠的農村地區的小學語文教育。語文是與我國文化最為密切的一門學科,也是我國語言文化傳播的一條重要途徑。所以,有效解決農村語文課堂中存在的問題對我國的文化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一、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的困境
(一)學生對教學內容缺乏興趣
我認為“學生對語文教學的內容缺乏學習興趣”這一問題的出現,大部分原因是教師沒有按照新課標的規則對學生進行教學,在課堂教學中仍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給學生塞一些生硬、晦澀的知識,從而消磨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學生缺乏自主學習性
部分教師總是以自己的教學任務為中心,嚴重忽略了學生對知識的吸收情況,忽略與學生互動的教學環節,使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并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
(三)教師過于注重題海戰術
學校老師在中國長期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在提高小學生語文學習效率和成績的過程中,給學生布置大量的試題和練習冊,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厭煩心理,甚至抵觸。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浪費了學生大量的學習時間,還束縛了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與散發。
二、解決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困境的方法和策略
(一)創設生動的教學情景
情景教學是語文學科中的一抹陽光,使語文教學能夠繼續春意盎然,生機勃勃。它符合學生對新事物好奇的心理,還能活躍課堂氛圍,抓住學生的興奮點和好奇點。基于此,老師就要投其所好,小學生喜歡看動畫聽聲音,喜歡顏色鮮艷的色彩,那我們老師就可以利用兼具聲色效果的多媒體進行教學。例如,在進行《北京的春節》這一課程的學習時,老師可以先給學生展示一些有關北京風俗習慣的有趣圖畫,通過圖片顏色間的強烈對比,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繼而給學生播放一些關于北京春節習俗的發展史及其他相關內容的視頻,接著提問學生:“這些北京春節的習俗都有些什么特點呢?”以此激發學生分析與思考的能力以及閱讀課文的欲望,不知不覺就促使學生在一個愉快的課堂環境中進入了學習狀態。這種新穎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有效提升課堂效率。
(二)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總是一味地給學生傳輸一些純理論的知識,但是,并不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鞏固和消化,這嚴重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學的重心。對此,根據當前新課標所提出的“轉移教學重心,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要求,我校就在堅持做以學生為主體的課題研究。這一課題研究的教學法比起傳統的教學方法,不僅節省了大量的課堂時間,還大大地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在作文寫作課上,我就會將教學重心放在培養學生的構思能力和素材遷移能力上。課前我會給學生布置作文課題研究任務,繼而讓學生與我進行交流,交流的過程中我能了解到學生的作文知識薄弱點在哪里,然后課堂上我就會有針對性地對學生的薄弱知識進行強化,或強化作文結構,或強調素材的選擇技巧,以達到為即將要開展的作文寫作做好鋪墊的目的。如此清晰的教學流程,不僅能讓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任務,明晰自己的學習目標,還能逐漸培養其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三)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
題海戰術是一種相當耗費時間的教學方法,往往事倍功半。所以,我認為教師可以通過組織一些學生熟悉的教學活動,如詩歌朗誦《鳥鳴澗》、情景短劇《少年閏土》等。小學生對于比較熟悉的課文和活動往往會有很高參與度和積極性,這樣既在活動中融入了課文知識,還愉悅了身心。我們知道,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不止是課本和老師。學生從課本和老師那里學得的知識都是間接知識,所以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獲取直接知識,這樣的知識會給學生帶來更大的益處。例如,在學習《草蟲的村落》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走出教室感受大自然,再去觀察一些小生物,并把自己的觀察和感悟寫成日記或者觀后感。同時,鼓勵學生充分運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自己所觀察到的小生物及其特點。通過提問學生“村落是什么意思?草蟲和村落又有什么聯系呢?作者為什么用‘草蟲的村落做題目”等問題,引起學生深入探究自然、探究課文的興趣。學生的親身體驗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這樣親近大自然的實踐活動,不僅能使學生心情得到放松,還能不斷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何樂而不為呢?
文中已經針對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些許問題進行了建議探討。筆者希望農村語文教師能夠學會巧用以上的四種方法和策略來解決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小學語文教學健康而全面的發展就指日可待了。
參考文獻:
[1]馬艷萍.新課改后小學語文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J].教育現代化,2017(3):324-325.
[2]李俐俐.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9):210.
作者簡介:高慶,男,民族:漢,出生年月:1959年3月,小學語文一級教師。就職于重慶市綦江區北渡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