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軍年
【關鍵詞】 化學教學;多媒體;優越性;弊端;注意事項
【中圖分類號】 G63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9—0098—01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以及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多媒體技術迅速興起并逐步進入課堂,它以圖文并茂、聲像俱佳、動靜皆宜的表現形式,將課堂教學帶入全新的境界,深受教師和學生的歡迎。多媒體教學既有傳統教學所不能比擬的優越性,也存在著一定弊端,只有做到多媒體與學科教學有機結合,才能發揮其最大效能,避免或消除它的消極影響。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多媒體在化學教學中的優越性
1.優化化學實驗。多媒體技術在優化化學實驗方面有著傳統教學所無法比擬的優越性。如對于鹽類水解等化學現象瞬間產生的實驗、驗證濃硫酸的性質等具有一定危險性的實驗等,可先讓學生通過制作動畫、觀看演示視頻等手段熟悉實驗操作的步驟和規范后,再進行真正的實驗。
2.模擬物質結構。如在學習“有機化合物的性質”時,可通過多媒體展示烷烴、烯烴、炔烴典型分子的三維模型,引導學生動態地認識單鍵、雙鍵、三鍵的特點和性質,這樣的教學既形象直觀又可以鍛煉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3.有利于突破教學重難點。重點和難點是知識學習的關鍵所在,一節課中,學生對重點知識不能掌握,難點不能突破,無疑是一節失敗的課。因此,在課堂教學設計中,教師應將重難點的突破作為一個重要的環節來考慮,確保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學習障礙”、“知識難點”是教學難點存在的主要原因。多媒體可以動態地、對比地演示一些化學現象,可以有效地控制變化的速度,從而便于學習者觀察和思考。有些化學反應瞬間完成,對其過程很難進行分步觀察與判斷,而通過多媒體技術,教師可以模擬控制化學反應變化的速度,調整教與學的進度,這樣有利于突破教學重難點。
二、多媒體運用于化學教學的弊端
1.盲目代替傳統教學方式。部分教師在化學教學過程中盲目地用電子屏幕代替黑板,整節課都在播放課件,表面上形式豐富,但沒有任何的層次和交互性。教師和學生被預先設計好的課件牽著鼻子走,忽略了知識的生成和師生互動,教學效果反而被削弱了。一味地進行多媒體展示,沒有留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鍛煉。
2. 媒體元素過于豐富。多媒體課件中圖像的顏色過多、文字的字體繁多以及聲音的強弱變化過大等會對學生產生強烈的視聽刺激,但很容易使學生出現視覺、聽覺上的疲勞,不利于學生注意力的集中,也不利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無法達到預期的目標。
3.完全替代實物實驗。多媒體可以對一些實驗加以模擬并優化,但一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受到實驗條件的限制或為了方便,只是將實驗通過多媒體進行演示,忽略了通過實物實驗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和實驗操作的訓練。化學是建立在實驗的基礎上的,學生發現問題、設計實驗、驗證問題的過程,也是化學實驗技能的形成過程,動手實驗不可忽略,不可替代。
三、注意事項
1.正確認識多媒體的作用。多媒體技術只能輔助教學,不能主導教學。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引導者,多媒體課件是服務于教與學的。如果教師和學生被課件牽著鼻子走,這樣就本末倒置了,也失去了教學中的靈魂——思維的形成。多媒體用好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就會削弱教學的效果。為此,教師一定要把多媒體置于輔助教學的地位上加以優化利用。
2.科學制作多媒體課件。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要把握適度、適時、實用的原則;根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符合課堂需要的課件,不能直接下載,要合理取舍、實用精致;在課件顏色的搭配上,要盡量選擇能夠緩解眼疲勞的顏色;不要出現容易分散學生注意力的小動畫和聲音等;要不斷更新多媒體軟、硬件,綜合運用人機交互、能夠靈活切換的多媒體資源,提高教學活動的質量。
3.多媒體的使用。注意處理好實物實驗與模擬實驗之間的關系,不能輕實踐重演示,忽視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可在新課引入、課堂小結、課后練習和復習課中適度地使用多媒體課件,不能一味地用課件代替傳統的授課方式;在復習過程中,不能一味地利用多媒體展示知識框圖來取代邊總結邊形成有效思維的過程;一定要把握好多媒體的介入時間和播放速度,這樣學生才能對課件內容作出及時的思維反應。
編輯:孟 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