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彪 李敏
【摘 要】為了探索更好的制冷專業方向人才培養模式,優化教學過程,提高學生的廣泛適應性,本文從本校的培養目標出發,分析了本校在教學計劃,實踐和理論教學內容和方式上的基本構置,擬與同行進行 交流,共同為改善制冷專業方向的人才培養出力。也為同類學校實踐應用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構成提供參考。
【關鍵詞】制冷專業方向;人才培養;實踐教學;理論教學;畢業設計
中圖分類號: G64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16-0109-003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16.050
【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a better training mode for talents in the direction of refrigeration major, optimize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improve students extensive adaptability, Based on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of the univers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sic composition of the schools teaching plans, practices and theoretical teaching contents and methods. By communicating with peers,these will contribute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training of refrigeration professionals, an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raining model of applied professionals in similar schools.
【Key words】Refrigeration professional direction;Personnel training;Practical Teaching;Theoretical teaching; Graduation design
高校教育改革[1],一直是我們國家在探索人才培養模式上的重要舉措。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包含面廣,涉及能源、工程熱物理、機械動力裝置等九大方向,很多開設了該專業的高校由于各種原因,不能全面兼顧所有的方向,從而根據本校的師資力量及教育歷史發展,選擇其中幾個方面進行專業方向發展,廣東海洋大學現在的熱能動力專業就包含2個方向塊,熱能方向和制冷方向[2]。制冷方向在本校有著30多年的辦學歷史。為了適應國家招生范圍的擴大和專業內涵的拓展,本校的能源動力專業制冷方向學生培養模式也在不斷的改進和進行更新探索,從80年代初的以制冷與冷藏技術為主要培養內容到如今的全方面拓展到以制冷工藝為主線,帶動裝置設計、自動控制、流程優化等多方位的能力培養。多年來的改革與實踐,大大改善了本校制冷專業方向的就業范圍和社會適應性。學生走出社會的認同度大大提高,學生能力得到行業的一致認可。本文就本校制冷方向的教學、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等方面的教學組織模式進行分享和交流,擬為進一步優化教學過程,完善教學體系和學生培養機制,與同行一道,為制冷專業方向的人才培養譜出新篇章。
1 教學計劃及教學大綱的規劃
教學大綱是大學四年本科教育的生命線,教學大綱的制定,必須與時俱進,既要考慮人才培養的完整知識本系,又要跟進社會需求。隨著形勢的發展和招生就業的需要,需要四年進行一次修訂。本校現在的教學大綱曾經過八次修訂,高教廳對學時的重新修訂以及學校教務處的文件規定,對專業課程的學時是嚴格控制,以寬口徑,厚基礎為出發點,專業教師對制冷專業的教學大綱的修訂也是慎之又慎,既要符合遵循高教廳的學時要求,又要符合自己本校的專業特點,還要考慮社會適應性。本校的制冷專業是從冷凍冷藏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以前比較注重與食品專業的緊密結合,在不斷改進過程中漸漸脫離出來,經過不斷修訂,也將原來和食品有關的一些專業基礎課進行了刪減更新,例如:《食品微生物》《食品物性學》等課程刪減了,增加了《換熱器設計》《液壓傳動與自動控制》等課程,原來的《制冷工藝設計》課程也改為《制冷與空調工程設計》,保留三門主要的專業基礎課《傳熱學》《流體力學》《工程熱力學》,這是能動專業的核心專業基礎課,也是每位學生都必須學習的課程,同時,在電氣控制課程中,要適應技術的發展要求,必須增加相應最新的控制技術理論知識,不能沿用以前的舊教材,需要讓學生走上社會之后能對新技術,新控制方式有相應的了解。對實踐環節,由于本校是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要的培養目標,要設置實訓、認識實習、設備制造與運行管理實習,畢業實習等多層次多環節實習,加強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以及理論聯系實際的思維能力。
2 實踐教學環節的突顯
對于制冷專業來說,類似廣東海洋大學這樣以研究型和應用型人才培養并舉的本科院校,實踐環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3],大部分畢業生走上社會后都直接進入企業擔當技術后備軍或者直接獨擋一面處理問題,在大三進入專業學習之前,可以安排一周的認識實習,由于時間有限,只能給予學生初步的感性認識,走馬觀花似的接觸一些設備應用企業,對專業應用有個初步認知。由于湛江設備制造企業相對比較缺乏,所以認識實習只能以設備應用企業為主,以大型冷凍加工廠的制冷系統及其應用為主,結合中央空調中冷源系統的認識。實習之后正式進入《制冷原理與設備》等專業課程的學習。在大四上半學期,大約在教學周第5-第8周之間,安排制冷設備運行與管理實習,為期四周。這個生產實習,是四年大學實踐環節最為重要的環節,一般需配置有相當實踐經驗的老師帶隊,整個實習分為2大部分:設備制造廠實習2周,制冷系統應用企業實習2周。設備制造企業應聯系較有規模的,設備較為齊全的制造廠,本校通常以大連冰山集團、武漢新世界制冷工業公司、福建雪人股份等知名制冷企業為依托,這些企業對本校的實習也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和幫助。常見的制冷壓縮機、輔助設備、各類換熱器的生產制造工藝這些設備在工廠均能見識到。學生在生產車間實習,從生產備料到生產實施到檢測出成品的每個環節都能親身體驗,學生受益匪淺。而從應用角度的制冷系統方面的實習,通常會安排在湛江本地或者附近城市,實習地點的選擇一定要以系統流程順暢,各類系統工藝齊全的生產企業,通常來說,冷庫或冷凍加工廠是非常好的實習場所。作為帶隊老師,必須要求學生在此2周內,完成制冷系統原理圖的繪制工作及親手體驗一下各設備的運行工作過程。由于實習在外,原理圖通常要求手工繪制,雖然今后的圖紙繪制基本為電腦繪制,但手工繪制圖紙對學生來說,非常重要,既能了解所有管路的流程、規格、閥門、儀表等組成,而且能夠鍛煉規范繪圖技能,為下個環節的學習及畢業設計打下良好基礎。實習期間,由于時間緊,抄襲基本不可能,實習結束,上交圖紙,所以這個實習效果是非常明顯的。至于畢業實習,由于目前大多數學生在畢業實習前都已有簽約單位,所以基本都在將來工作的單位進行畢業實習,畢業實習就成了一種工作體驗,也有非常好的效果。
3 創造需求驅動,強調理論教學
在大一大二基礎課后,學生基本的課程由各系各專業負責了,學生對專業的掌握,和教學管理、師資隊伍、學風班風等有很重要的關系,很多學校也非常重視教學環節。一般來說,大學教師對專業的傳授,主要是根據教學大綱規定的知識體系,作為大多數的本科院校的學生來說,在課堂上的互動學習,實際上非常難于正常進行,主要原因教師以提問或者以其他方式進行的互動,其前提必須是學生能夠進行課前預習,現行的學生學習模式,還是以教師講什么,學生學什么,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比較難于形成。而且,現在幾乎都是PPT講課,課堂時間非常短,這就要求學生必須在課堂上做好筆記,PPT顯示內容基本是綱要,很多知識講解都是教師展開說明。實際上目前考試還是主要的復習加固理解的主要途徑。同時,大學教師一定要培養學生創新學習的思維,對制冷的理解,必須達到聽懂-理解-說出,需要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事物的理解,這才是學習的關鍵。本校為了鼓動同學們主動學習,強化了問題式教學過程[4],在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開展了多層次的專業設計競賽,并對參與者給予適當獎勵,以競賽促進對知識的需求,以需求促進主動學習,形成主動學習的良性循環。大學時期往往是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創新學習,思考學習的關鍵階段。事實上,今后學生工作接觸到的很多知識領域在課堂上是沒有涉及的。那么,對具體個人來說,有了基礎課、專業基礎課的鋪墊,有了主動學習的需要,往往問題能夠很快解決和掌握。很多畢業后的學生反饋的信息是,主動學習、創新學習、思考學習是工作中的重要法寶。
4 畢業設計環節的掌控與實施
對于即將走上工作崗位的學生來說,畢業設計(論文)是將四年大學知識的梳理、溫習、應用的重要過程[5]。要做好這項工作,有幾個方面是必須注重的。
4.1 合適的設計(論文)題目
作為制冷專業的學生,除少部分的學生會選擇考研深造外,大部分學生將會選擇就業,將來的就業方向主要是設計院、設備制造廠、工程公司、制冷設備應用企業等,這些方向都要求學生對制冷系統非常熟悉和了解。作為本科畢業設計訓練,必須要求每個同學能獨立完成所接收的設計任務,所以設計題目是否合理,工作量是否飽滿,訓練的項目是否合適,都是很關鍵的,畢業設計領導小組必須對每個老師提交的設計題目進行分析和斟酌,再發放給學生選擇。而且本校還有建筑環境和能源應用工程專業,而該專業主要方向是空調系統,2個專業的側重點有所不同,建能專業主要為空調系統的負荷計算,氣流組織設計,風管、水管,主機的選型等方面,制冷方向則注重系統流程,冷凍站的系統配置,管路、輔助設備等的選型計算,壓力管道的選擇等,為了更好的達到專業培養目標,必須要有所區別的側重。
4.2 合適的指導和跟蹤
畢業設計指導老師必須跟蹤畢業設計過程,并適時進行指導。有的學生的自覺性不夠,往往拿到題目之后,遲遲不開展工作,最后臨近答辯匆匆忙忙挑燈夜戰,畢業設計的質量往往得不到控制。在設計計算過程中,教師本著負責的態度及時跟蹤檢查督促,及時發現問題,力求每個環節都能指導到位。如果由于檢查跟蹤不到位可以會環環影響,特別是計算如果出現差錯,后面的制圖會一發連全身,非常被動,而且針對那些從來不主動提出問題的學生,要及時聯系,是否正常開展設計工作。
4.3 提示正確標準,彌補知識缺泛
多年的畢業設計指導中發現,工程設計方面很多學生的基本技能很欠缺,同學們雖然都有相應課程的學習,但都沒有經過系統的規歸和整理,對規范和標準文件并不關注,很多時候會想當然。例如:圖標、圖簽的規格、尺寸的標注,設備布置、管路連接等等,有很多基本技能沒有掌握,如果不及時發現問題并加以指正解決,那么,答辯前打印圖紙不僅浪費錢財,而且錯誤百出,指導老師在設計畫圖過程中的及時正確的指點就很重了,必須到位指導,指出錯誤,及時修改,這樣不僅能讓學生答辯順利通過,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掌握了正確的繪圖標淮,受益于未來。愛學習的學生在畢業設計過程中通過跟進老師的指導學習,系統地掌握工程設計的原理、方法和技能及行業標準,大大彌補了系統知識的不足。
5 結束語
能源與動力專業在目前的就業調查中,就業率是僅次于IT行業,說明社會對能源動力專業的極大需求,高等院校培養的專業人才是未來社會技術的主流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技術型高等人才,是擺在所有專業老師面前的一個課題,不斷總結經驗,改革教學模式,發展特色專業,加強實踐環節,使得學生學有所長,學以致用,為社會造就一方人才。
【參考文獻】
[1]唐睿明,王棣華.淺議高校教育改革[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高等教育版),2010,13(01):72-75.
[2]李晶.探究熱能動力工程在鍋爐和能源方面的發展狀況[J].科技展望,2015,25(03):232.
[3]劉忠寶,王慶華,馬國遠,孫晗.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制冷空調方向)本科實驗與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6(07):47-49.
[4]李敏,葉彪,劉巖.制冷課程應用問題式教學結合專業競賽的需求驅動探索[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20):87-89.
[5]屈霞,劉自強.提高高校本科畢業設計質量的對策[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32(07):20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