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中國金融自由化的發展,作為金融創新產品的主力——資產證券化,在中國也正在一步步地前進,越來越受到國家的重視。雖然在我國,受到金融監管的限制,資產證券化才剛剛起步且發展較為緩慢,但是從發達國家的發展來看,其發展潛力不可小覷,是推動我國當前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就中國的資產證券化的發展之路以及目前存在的困難,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 資產證券化;發展道路;問題
一、我國資產證券化的發展之路
1992年,海南省三亞市發行了2醫院的“地產投資券”,我國的資產證券化開始了早期的探索,然后后期發展影響不大,一直到2005 年初才在國內銀行業正式試點。然而隨著2008 年美國金融危機全面爆發,人們對于資產證券化持悲觀態度,處于風險的考慮,我國證券化試點也戛然而止。經歷了探索萌芽階段(1992-2001年為跨國資產證券化階段,2001-2005年是“不良資產”證券化階段)、短暫嘗試階段(2005-2008 年)、停滯不前階段(2009-2011 年)、重啟試點階段(2011-2013 年),到如今受國家政策的影響,國內資產證券化迎來加速發展時期(2014 年至今)。
資產證券化就是指把具有相同特征的像銀行貸款、應收賬款之類的流動性差的資產打包成一個資產池,然后證券化重新出售,以增強流動性。其主體包括投資者、發起人、特殊目的機構、信用增級和評級機構等。
目前我國的資產證券化分為四種模式:金融機構信貸資產證券化(信貸 ABS),證監會主管的非金融企業專項資產證券化(企業 ABS),交易商協會主管的非金融企業資產支持票據(ABN),以及保險資產管理公司項目資產支持計劃。
目前我國資產證券化發展現狀是:市場發行規模持續增長,存量突破萬億;基礎資產類型不斷豐富,百花爭艷;市場參與主體競爭激烈,各大機構爭奪份額;市場分化,機會與風險并存。
二、資產證券化目前面臨的困境
(一)法規法律體系不健全
首先,我國的資產證券化目前處于發展初期,還不夠成熟,不具備完善的法律體系來規范統一資產證券化的業務,像對SPV(特殊目的機構)并沒有一個清晰的條例,因此很難去發揮作用。其次,在資產報表上的會計認定缺乏統一的標準,而且在征稅的過程中,會出現重復征稅的問題,相關的信息披露也不夠明確。
(二)監管體系不夠統一
就目前來看,中國的資產證券化結構主體比較復雜,其資產包括金融資產和企業資產,在銀行間市場、交易所、保險交易所三個市場交易,擁有四種模式。其監管主體更是多樣化,之前包括中央銀行、證監會、銀監會、交易商協會、保監會,如今銀保監會合并,便是針對當前金融行業的監管重復和監管真空問題做出的改革。由于監管混亂,缺乏統一的標準,不利于當前資產證券化的發展和國家的宏觀審慎監管,改革之后的監管模式想必會對資產證券化進一步發展帶來推動作用。
(三)二級市場流動性不足
目前的資產證券化市場還處于起步階段,其二級市場的流動性不足,各銀行持有資產證券化資產一般都是持有到期,很少為交易性持有。二級市場的流動性不足,有很多原因,像做市商制度的缺乏;市場缺乏標準的交易機制;投資群體不夠多樣化。
(四)資產證券化相關服務機構的缺乏
在資產證券化的過程中,涉及的服務機構包括SPV,信用增級和評級機構等,然而特殊目的服務機構的缺乏導致在資產和風險雖然在表面上進行了分離,但是在實際上并沒有真正的切分。SPV的目的是發起人和投資人之間的橋梁,起到保護投資者和風險控制的目的。并且在整個資產證券化的過程中,信用評級機構的服務質量有待加強,目前這類中介服務機構存在提供虛假評級、信息披露不充分等問題,無法充分服務于投資者,不利于我國資產證券化的良好發展。
(五)投資者的認識不足
大多數投資者缺乏相關的專業知識,對于資產證券化的投資的認識不夠。對于中國的資本市場,大多數投資者都是風險厭惡型投資者,認為資產證券化產品是高風險資產,再加上2008年的金融危機,使得大眾對資產證券化的印象更加不好。缺乏對此類產品的正確認識,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資產證券化的長遠發展。
三、對我國證券化推進的一些建議
(一)構建健全的法律法規體系
針對我國目前的法律體系的缺乏,想要進一步發展資產證券化,就必須構建一個健全的法律體系,做到有法可依,進一步完善監管體系,加強對信息披露制度的要求,對整個資產證券化的過程制定統一的規范標準,嚴格要求,為資產證券化之后的發展奠定基礎。
(二)進一步完善資本市場
目前我國的資本市場發展還不夠完善,不利于資產證券化業務的開展,因此加強各個市場之間的關聯性,實現信息共享,進一步拓寬投資者的覆蓋面,對投資者的投資理念進行推廣,營造一個良好的資產市場環境,滿足市場需求,為資產證券化的長遠發展構奠定基礎。
(三)規范中介服務機構
在資產證券化業務的發行與承銷中,涉及到多個中介服務機構,因此增強信用評級機構、承銷機構、擔保機構等中介機構的服務水平,節省了信息成本,促進了金融信用體制的發展,同時提高了服務效率,有利于中介服務機構在資產證券化過程中更好地發揮作用。
參考文獻:
[1]王俊.我國資產證券化發展的問題分析及對策建議[J].西部財會,2018,(3)
[2]吳秀倫,李黎.我國資產證券化業務發展研究[J].新金融,2018,(1)
[3]姜博文.金融資產證券化的發展趨勢和措施分析[J].金融經濟,2018,(4):19-20
作者簡介:
黃鑫(1997—),女,江西南昌人,江西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本科,研究方向:金融市場,風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