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羅丹 程紅梅


摘要:家庭是小學生的的第一課堂,家庭教育對于孩子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國家觀有著重要意義。本文主要從家庭住址、家長政治面貌、家長職業及文化程度三個方面探討了其對于小學生愛國主義認知程度的影響。
關鍵詞:家庭背景;小學生;愛國主義;國家的認識
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強調:“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這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這種精神是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魄。”小學生作為中華民族偉大事業的接班人,不斷完善自己的愛國主義精神是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項任務。那么,家庭背景對小學生愛國主義認知程度會有怎樣的影響呢?筆者通過問卷調查,走訪等方法進行了調研。問卷調查的對象為十堰市五堰小學、三堰小學、龍山鎮九年一貫制學校的小學生。共發放問卷330份,回收有效問卷312份,回收率94%。與一百余名一至六年級小學生、小學教師、家長及社會人士分別進行了走訪。
調查結果顯示,總體反應是好的,但小學生家庭背景不同,其愛國主義認知程度存在較大差異。主要表現在其家庭住址、家長中是否存在黨員以及父母職業及文化水平這三方面對小學生愛國主義的影響。
1.家庭住址對其的影響。
家庭住址對小學生愛國主義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身處鄉鎮地區的小學生,因為所處環境的原因,在學習過程中,沒有太多的實踐機會。而居住在城市的學生,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前往博物館、烈士陵園等具有愛國教育意義的基地進行參觀學習;也時常能參加一些愛祖國的主題講座或以愛國教育為主題的繪畫、朗誦等形式的比賽。
(2)身處鄉鎮地區的小學生與城市地區相比,對愛國的表現認識不夠全面(見表1)。
(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對公民價值觀念的要求,也是和諧社會的精神支撐,更是我國文化建設的重點。小學生熟練掌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將其逐漸熟練運用于生活中是愛國的重要體現。身處鄉鎮地區的小學生,有45%不能完整背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身處城市地區的小學生僅有13%不能完整背誦。
2.家長是否存在中國共產黨黨員對其影響
(1)筆者在調查中發現,為中國共產黨黨員的家長在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中,更加注重孩子的愛國主義培養。會主動帶孩子前往博物館、烈士陵園等具有愛國教育意義的基地進行參觀學習;參加愛國教育講座;會要求和引導孩子觀看國家新聞,了解時事政治;家長中存在黨員的小學生對參加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更為感興趣;在對于現任國家主席的調查中(見表2),可見家長為中國共產黨黨員的小學生更為關心國家時事。
(2)在被問及是否了解國旗、國歌和國徽的誕生故事時,家長中存在黨員的小學生中有78%的學生表示知道并能講述出來;有19%的學生有過了解但不能說清楚;有3%的學生表示不知道。而家長中不存在黨員的小學生中有63%的學生表示知道并能講述出來;有21%的學生有過了解但不能說清楚;有16%的學生表示不知道。
(3)針對“身為中國人,你感到驕傲嗎?”這一問題,家長中存在黨員的小學生中有88%的小學生認為非常驕傲;有9%的小學生認為比較驕傲;有3%的小學生認為一般,而家長中不存在黨員的小學生中有82%的小學生認為非常驕傲;有2%的小學生認為比較驕傲;有4%的小學生認為一般;有12%的小學生認為不驕傲。
3.家長職業及文化程度對其影響
根據調查結果將家長職業分為大類:①機關或企事業干部、②科技文衛人員、③工人、④個體戶、⑤農民,將文化程度分為①大學及以上、②高中或中專、③初中、④小學及以下。家長職業從①機關或企事業干部到⑤農民,家長文化程度從①大學及以上到④小學及以下其子女愛國主義認知程度從高到低依次排列,主要表現在家長職業為機關或企事業干部或文化程度為大學及以上的小學生更為熟練掌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夠列舉出更多的愛國英雄;對中國傳統文化,像傳統節日、四大名著等更為了解;對于參加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更為感興趣;對愛國主義既是內心真摯的情感又需要用具體的行動表現這一理解更為充分。可見不同職業家長對小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注重程度依次為機關或企事業干部、科技文衛人員、工人、個體戶、農民;文化程度方面依次為大學及以上學歷的家長、高中或中專的家長、初中學歷的家長、小學及以下學歷的家長。
根據調查發現:家長越重視其孩子的愛國主義教育,其孩子對于國家的了解程度越高,對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的感興趣程度越高,其愛國主義認知程度越高。小學生從小樹立正確的愛國主義意識,對于學生個人發展、國家民族的發展都具有重大意義。提升小學生的愛國主義意識,首先要提高家長的素質使家長認識到:愛國主義的重要性。當然提升小學生的愛國主義意識僅從家庭方面入手,也是遠遠不夠的,要做到家庭、學校、社會三方相互配合補充。
參考文獻:
[1]胡虹麗.南昌市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現狀調查[J].江西教育科研,2004(11):21-22.
[2]徐炳珍.家庭環境對學生的影響[J].招商周刊,2003 (3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