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 孟慶山
【摘 要】目的:探討分析阿托伐他汀與阿司匹林聯合治療高血壓伴發動脈粥樣硬化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10月到2017年10月接受治療的60例患者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將這60例患者進行隨機分組,主要分為觀察組(實施阿托伐他汀與阿司匹林進行治療,n=30)與對照組(實施阿司匹林治療方法進行治療,n=30),比較兩組患者血壓情況、血脂水平情況,以及分娩成功率,以及斑塊穩定性的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的舒張壓、收縮壓與對照組患者進行比較,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TC、TG、LDL-C與對照組進行比較,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HDL-C與對照組進行比較,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對比可知,存在明顯的差異(P<0.05);對照組患者的斑塊不穩定率是96.7%,觀察組患者的斑塊不穩定率是63.3%,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對比可知,存在明顯的差異(P<0.05)。結論:復阿托伐他汀與阿司匹林在治療高血壓伴發動脈粥樣硬化,其效果非常顯著,可以降低患者血壓、血脂的水平,改善患者動脈硬化情況,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
【中圖分類號】R365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0-063-02
動脈粥樣硬化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 在臨床上一般采用阿司匹林對患者進行治療,可以有效防治心血管疾病,使藥物得以廣泛的使用,在使用的過程中,逐漸出現阿司匹林抵抗現象,有部分患者出現血栓的現象,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命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因此,也引起了醫護人員和高度重視和關注[1]。經過不斷的研究與探索,探索出一種新型的治療高血壓伴發動脈粥樣硬化疾病的方法,在服用阿司匹林的基礎上在服用阿托伐他汀其治療效果非常顯著[2]。本次研究為了進一步探討阿托伐他汀與阿司匹林聯合治療高血壓伴發動脈粥樣硬化的臨床效果,特意選取了2016年10月到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60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現把本次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0月到2017年10月接受治療的60患者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將這60例患者按住院登記的順序將前3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將后30例患者分為觀察組。觀察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齡56到81歲,平均年齡為(62.4±7.3)歲,伴糖尿病5例 , 冠心病7例 , 高脂血癥 6 例;對照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齡52到80歲,平均年齡為(62.7±7.3)歲,伴糖尿病5例 , 冠心病10例 , 高脂血癥 3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相關診斷標準,自愿加入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的常規資料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實施口服阿司匹林進行治療, 阿司匹林( 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意大利) , 批準文號: 國藥準字J20130078,100mg×30片 ),該藥的用法用量為: 100 mg/ 次 , 1 次 /d,連續對患者治療 6 個月。
1.2.2 觀察組 觀察組對患者實施阿托伐他汀聯合阿司匹林進行治療,阿托伐他汀 (北京嘉林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產) , 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9990258, 10mg×7 片 )治療 , 10mg/d, 1 次 /d ;其阿司匹林的用量和用法和對照組一樣,連續對患者治療 6 個月。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血壓情況,其中包括:舒張壓、收縮壓。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血脂水平的情況,其中包括:TC、TG、LDL-C、HDL-C,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對其進行測定[3]。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后斑塊穩定性變化的情況, 斑塊不穩定率 = (完全不穩定斑塊數+基本不穩定斑塊數 )/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將收集到的數據通過SPSS20.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其中,計量資料使用均數±標準差表示,所得數據均符合正態分布,用t檢驗,計數資料通過%表示,并用卡方加以檢驗;實驗樣本差異以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收縮壓與舒張壓情況比較 通過對兩組患者收縮壓與舒張壓情況進行比較,觀察組患者的舒張壓、收縮壓分別為(77.5±11.2)、(122.25±13.6)與對照組患者進行比較,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對比可知,存在明顯的差異(P<0.05),具體數據見表1。
2.2 兩組患者血脂水平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TC、TG、LDL-C與對照組進行比較,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對比可知,存在明顯的差異(P<0.05);觀察組患者的HDL-C與對照組進行比較,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對比可知,存在明顯的差異(P<0.05),具體數據見表2。
2.3 兩組患者治療后斑塊穩定性情況比較 通過對兩組患者治療后斑塊穩定性情況進行比較,觀察組患者的斑塊不穩定率是63.3%,對照組患者斑塊不穩定率96.7%,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對比可知,存在明顯的差異(P<0.05),具體數據見表3。
3 討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與進步,在飲食習慣上面和飲食結構上面也發生了一定的改變,由于人們不健康的飲食習慣,使高血壓疾病的發病率也隨之增高[4]。高血壓是老年人群常見疾病,一般情況下會引起心腦血管損壞等并發癥的發生,有研究顯示,高血壓是動脈粥樣硬化的一個主要的危險因素,會導致患者動脈內膜損傷等,加快動脈粥樣硬化的嚴重程度,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對于病情比較嚴重的患者來講,還會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5-6]。目前,高血壓伴發動脈粥樣硬化疾病在臨床上沒有可以根治的治療方法,一旦確診需要終身接受治療。在臨床上一般采用的治療藥物就是阿司匹林,雖然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抑制血小板聚集及釋放的作用,但是長時間使用會存在一定的并發癥,根據不斷深入的研究,以及臨床的經驗來看,在此基礎上需要聯合阿托伐他汀進行治療,因為阿托伐他汀它具有降血脂、抗血小板聚集,降低患者的血液粘稠度等功效,而且還可以治療一些其他癥狀,比如:混合性的高脂血癥,原發性的高膽固醇等等,在治療過程中都具有非常明顯的效果[7]。而且阿托伐他汀在患者服用之后,在人體內會快速吸收,通過降低患者膽同醇的含量,可以達到降低血脂、改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穩定性,抑制形成血栓[8]。阿托伐他汀聯合阿司匹林治療高血壓伴發動脈粥樣硬化具有協同作用,比單獨使用阿司匹林治療效果更為顯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動脈硬化情況,提高其穩定性。
綜上所述,實施阿托伐他汀聯合阿司匹林可以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在降低患者血脂、血壓水平,斑塊不穩定性的同時,還可以避免患者形成血栓,從而減少腦血管事件的發生,該治療方式值得在臨床上推廣運用。
參考文獻
[1] 朱世國,王明松.小劑量阿司匹林聯合阿托伐他汀對老年冠心病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的影響[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2016,(1):63-65.
[2] 吳少平.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對冠心病患者血脂及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7,(19):10-11,13.
[3] 姜濤.阿托伐他汀鈣治療頸動脈粥樣硬化的療效觀察[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6,(14):2104-2106.
[4] 曹甜甜,徐海麗,賀延.阿托伐他汀鈣強化治療對動脈粥樣硬化炎性因子及斑塊穩定性的影響[J].醫學綜述,2016,(12):2419-2422.
[5] 張志,候憲云.阿托伐他汀對高血壓前期伴高脂血癥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16,(20):201-202.
[6] 武文峰,陳盼盼,聶紹平, 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患者降脂治療中膽固醇合成與吸收標志物的變化[J].中國醫藥,2017,(6):810-814.
[7] 陳佳.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治療高血壓伴發動脈粥樣硬化的臨床效果[J].中國實用醫藥,2018,(8):133-134.
[8] 約日古麗·居麥.評價應用阿托伐他汀聯合阿司匹林治療高血壓伴發動脈粥樣硬化的效果[J].中國保健營養,2016,(2):259-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