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方方
摘 要:高職護理職業能力的培養主要是依托院校,通過學科教學體系和教學技能訓練學習和獲得。在實踐護理工作面對的環境比較復雜,不是單純依靠護理醫技能力可以完全勝任的。社會實踐活動是培養、訓練、拓展和檢驗護生職業能力的有效平臺,溝通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專業知識運用能力,協調能力等可以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得到鍛煉。本文綜述了護生社會實踐活動模式,并對社會實踐活動原則和實效進行探索。
關鍵詞:護生 社會實踐活動 原則 成效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10-0-01
高職護理職業能力的培養主要是依托院校,通過學科教學體系和教學技能訓練學習和獲得。這種在既定的教學空間和教學器材平臺上,由教師主導設計教學過程通過理論學科教學體系學習和獲得,護理能力的評估和檢驗也是學校理論考核和單純性技能操作考核,這在某種程度上具有的只是參考價值。在實際中,護理工作面對的環境比較復雜,不是單純依靠護理醫技能力可以完全勝任的。而社會實踐活動是培養、訓練、拓展和檢驗護生職業能力的有效途徑和平臺,與病患之間的溝通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專業知識運用能力、協調能力、社會責任意識等可以在社會實踐過程中得到鍛煉和提升。于此,護生在一二年級應當積極投入到社會實踐當中去,讓外界真實的客觀實際和現實場景檢驗理論知識的轉化能力和實際運用能力,認知到自我不足,碰觸到自我生長欲望點而不斷強化提升自我。
一、護生社會實踐模式現狀綜述
《高職護理教學社會實踐情景的設計與實施研究》[1]模式有:與醫院對接的專業服務模式;衛生、科技、文化三下鄉的項目實踐;學校內的社團活動;為災區募捐,社區勞動的社會服務項目;組織參觀博物館、紀念館為主題的公民教育模式,共五類模式。《醫學院護理專業學生社會實踐模式探討》[2]提出這樣四大類模式,旨在圍繞醫療問題的社會調查;校內的勤工助學;綜合性質的社會服務;以及臨床生活。《“愛心義工”社會實踐活動在護生人文素質培養中的應用》[3]中分析對比了四大類社會實踐活動;有生活、心理、文體、環境為主題的愛心義工活動;醫院見習;參觀學習;讀書報告四種。綜合相關護生社會實踐模式研究,其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一,醫院見習是護生社會實踐活動模式必備。二,以醫護視角出發的社區、“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主要分為有調查報告類,是以醫療為主題的問卷調查或訪談;第二是疾病預防知識宣傳類;再次是學以致用類,比如量血壓,測血型等這些已經在學校學過的技能,義務為老百姓服務。三,校內實踐,充分利用校內的勤工助學崗位或者社團活動來提高護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四,愛心護理類,去養老院、福利院等機構打掃、護理、談心等以獻愛心為主題的活動。五,公民教育,以愛國主義教育基礎,博物館等場所進行政治、社會責任、公民意識的實踐活動。
一系列的社會實踐活動實際上是拓展了學校人文教育的空間,這種來自現實人生的人文教育比學校課堂上的教育更為直接與深刻,無疑具有更強的生命力,更能對學生的人格塑造起持久作用。[4]只有真正踏入真實的社會情境之中,通過所見所聞才能立體感受到現實帶給心靈的沖擊感,才會歷久彌香升華人文情感和人文素質,甚至終身受益。
二、護生實踐活動設計的原則
1.整體設計原則
整體設計原則是指高職護生實踐活動的開展應當在學院背景大環境下,根據護生的知識結構、學情特點,依托所在區域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文化環境、經濟條件等各種因素統一設計,以護生在校兩年的時間為橫軸,安排護生的社會實踐活動。其次是社會實踐活動的內容要整體設計,兼顧多學科對護生人文素質的要求,全方位立體化綜合性的展開活動。比如,社區護理,老年護理,德育課,文化課對護生不同視角不同側重點的要求,都能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得到兼顧。
2.“最近發展區”原則
著名心理學家維果斯基提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指出人們發展存在兩種水平:一種是已經達到的發展水平;另一種是可能達到的發展水平。這兩種水平之間的距離就是“最近發展區”。[5]根據其思想,最近發展區是發展教學的最佳期限。因此,實踐活動可以巧用最近發展區原則。比如,護生在不同階段開設的社區護理,老年護理,重癥護理科目,某個章節之處,可以“趁熱打鐵”充分利用醫院、社區、養老院等機構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真實的社會場景刺激學生感性共鳴和理性思考,這樣教師因勢利導再回到課堂,從而達到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的三維共鳴,比單一的課堂教學效果要好很多。
3.多樣性和開放性相結合原則
隨著我國經濟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醫學水平地不斷進步,護士職業競爭力激烈,一名優秀護士的養成要具備政治、文化、心理、技能等諸多優良的職業素養才能立足工作崗位。因此,護生的社會實踐活動項目內容要注重多樣性。比如,突出訓練護理技能的醫院見習;注重社會責任感培養的災區募捐,創衛勞動;注重愛心培養的義工活動;或者時注重思想政治方面的愛國主義基地的參觀學習。多形式,多內容,多方向的使護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提到發展和提高。同時,在學院引導教師主導設計的社會實踐活動項目之外,可以讓學生自主要求或者主動選擇某個社會實踐項目,比如在寒暑假、周末或者閑暇時間讓護生主動根據個體思維興趣愛好方向去延伸和拓展社會實踐活動,滿足個體不同層次的需要。
4.以學生為主體原則
以學生為主體是實踐活動中最容易被忽略的原則。由于實踐活動基本是由學校來組織安排,所以會出現教師人數較多,是活動的主力軍,而學生人數相對較少。其次,在實踐活動中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工作由教師完成,學生只是做教師的助理工作,亦是學生聽從教師的指揮來按部就班完成某項操作。這種主客倒置的情況沒有給學生提供充分的社會實踐活動機會和空間,弱化了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侵占了學生情境的主導地位,湮滅了學生思維的主動性。以學生為主體原則是要提供護生為主體的參與基數和空間,依靠護生來主動解決問題的思路,形成護生主導社會實踐的過程。
三、實踐活動對提升護生人文素質的成效
1.樹立正確的職業觀
護士工作是非常繁重與雜亂的,盡管在課堂上老師多次講到,社會周圍人士也是悉數告知。護生去醫院見習之前也有所了解,但是身臨其境觀察之后感觸更深了。學生們說:護士們的工作很凌亂雜碎,還有著患者不理解,但是卻發現了護士獨特的魅力,醫院不可能沒有護士,醫生離不開護士,病人離不開護士,整個環境都離不開護士,這就說明了護士的重要性。經過此次實踐活動更明白了護士的職業價值和樹立了正確的職業態度。另外,社區義工小組的護生為群眾測量血壓,活動結束后護生們表示十分高興,因為學有所用,并且嘗到了工作的成就感,感覺到了作為一名護士的驕傲。
2.認知專業技能的不足,要求自覺提升
護理實驗課有著豐富先進的醫療器材、仿真模型供學生練習,但是真正來到患者身邊,各種錯綜復雜的局面對于護生來說無疑是一堂考核課。很多實習護生表示雖然已經學過一年的專業知識了,但是發現那些在醫院里好多都不怎么用得上。面對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趕緊請教,這種情形學生表示很是受教,有了這次教訓,知道了今后好好學習的重要性,每一個操作都要會做,其實護士工作是個孰能生巧的過程,只有不斷學習,思考,鍛煉,才能擁有更加牢固的技能,會更加珍惜以后每一天的鍛煉和每個課堂學習的機會。
3.多視角豐富知識
隨著患者法律維權意識的不斷增強,護生在社會實踐中認識到了醫療工作的高風險性。警惕護生們必須在掌握熟練的專業知識的同時,學會更好的處理醫患關系。通過一些醫鬧事件,給護生們敲響了警鐘,急死扶傷是使命是責任,但同時必須樹立起自我保護意識,增加法律知識學習,更好的在工作中行使自身的職責和權利。另外,在下鄉宣傳疾病預防知識活動中,護生會主動收集資料,從不同的角度跟病人講述了疾病與健康的關系,不僅向病人解釋了疾病發生的客觀原因,更強調了日常生活等主觀因素對健康造成的影響。?在總結報告中學生表示:我們的來訪,給病人帶來了很多他們平時不曾關注的保健知識,也讓自己以后多積累疾病預防知識。
4.熱愛生活,承擔責任
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革命烈士陵園等社會實踐活動是增強護生思想政治意識,責任意識的好地方。護生們在參觀烈士陵園后在心得當中寫到,看到一排排上墓碑的烈士年齡只有16歲而今葬身他鄉,和我們相仿年紀卻為國犧牲,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珍惜生命,熱愛生活,好好學習,救死扶傷,這樣才對得起先烈們的鮮血和生命。去敬老院義工勞動的時候,和敬老院的老人坐在一起陪他們聊天,有些老人說著眼淚就下來了。從聊天中我們了解到他們生活在這里的無奈和孤獨,懂得了每個人應該尊敬老人,帶給他們快樂,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會更加懂得體貼呵護老年人。
參考文獻
[1]陳敏,周作霞,胡玉濤,龔亞敏.高職護理教學社會實踐情景的設計與實施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0(9).
[2]劉秀麗.醫學院護理專業學生社會實踐模式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7(17).
[3]汪晨,張莉,鐘躍琴等.“愛心義工”社會實踐活動在護生人文素質培養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5).
[4]鐘秀,蔣士美.從社會實踐的角度談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6(8).
[5]姜琳.建構支架式教學,踐行學科核心素養[J].新課程(下),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