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了解免費師范生的報考動機,本文通過問卷調查法以及訪談法等對聊城大學的免費師范生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免費師范生在報考方面存在多種動機,可分為以下四類:服務國家、工作需要、家長要求、盲目報考。對此,從國家、社會、學校、家庭以及自身方面分析討論并給予調控,從而為免費師范生的報考和教育提供有效的幫助。
關鍵詞:免費師范生;報考動機;調查研究
近年來,免費師范生越來越為人們所熟知,國家對免費師范生的扶持力度也在增加。研究免費師范生的報考動機,可以為免費師范生的調查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論參考意義和重要的價值,能夠促進免費師范生教育的均衡發展。加強免費師范生報考動機的調查研究,提高人們對免費師范生的看法,糾正人們對免費師范生的態度,勢在必行。
一、 研究設計
研究對象。以聊城大學各學院免費師范生為研究對象,隨機發放問卷200份,收回了有效問卷184份。有效回收率為92%。
二、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通過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對聊城大學的免費師范生進行調查。針對某些具體問題,包括問卷無法深層次調查的問題,采用訪談的方式,在征得被訪談者的同意下用錄音筆或手機進行錄音,再將錄音的音頻轉化為word文字。
三、 調查結果
在所調查的免費師范生中,不同的免費師范生對于報考免費師范生這一專業有著不同的原因。但歸集起來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 服務國家
通過訪談,有一部分訪談者回答之所以報考免費師范生,其目的是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一名優秀的中小學教師。在所有的受訪者中,有將近50%的人回答,既然教育事業越來越需要教師,我們就應該為國家服務。在訪談過程中,也有實際的案例對我們有所啟示:
[訪談1]
訪談者:請問你為什么報考免費師范生?
受訪者:我之所以報考免費師范生,是因為我從小由于一些因素的影響,家庭交不起學費,是社會及國家的各項幫扶我才有機會上大學。所以,我也想為國家做一些貢獻,于是選擇報考了免費師范生。
通過上述訪談可以看出,受訪者報考免費師范生是出自對社會和國家各項幫扶的感激,想為國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服務國家。
(二) 工作需要
在所調查的免費師范生中,有很大比重的學生回答他們報考免費師范生,第一原因是免費師范生畢業之后會有一份穩定的工作。當今時代,就業壓力呈現不斷上升的態勢,免費師范生“畢業不用找工作”也成了這部分人報考該專業的不二選擇。
(三) 家長要求
不可否認,免費師范生在報考時,多多少少會受到父母的影響。在父母的觀點中,讀大學的目的是得到一份穩定而且優越的工作,所以他們希望子女能夠順從他們的心意。從這層觀點上看,家長要求對于報考免費師范生有著很強的干預性。
(四) 盲目報考
有的免費師范生承認,他們在報考免費師范生之前,對這一專業毫無了解,只是出于好奇心,才選擇報考。等到報考完之后,才去慢慢了解這一專業。所以說,盲目報考免費師范生,在就讀的免費師范生之中也是存在的并且占有一定比重的,調查顯示,在被訪者中約有6.9%報考前非常了解免費師范生,有37.93%的學生比較了解,37.93%表示了解程度一般,而約有10.34%表示之前并不了解免費師范生,甚至有6.9%在報考前壓根沒聽說過免費師范生。
四、 原因分析
首先,受父母觀念的影響。筆者通過對四個學院的免費師范生進行問卷調查和訪談,發現父母的態度和家庭因素對免費師范生的報考有著很大的制約性。加上大多數孩子都是獨生子女,致使父母都愿意子女留在自己身邊。
其次,受經濟條件的制約。不能否認,在學生報考免費師范生的時候,經濟條件也是限制因素。調查結果顯示,在所調查的免費師范生中,有大約65.52%的被訪者回答報考免費師范生與家庭的經濟條件聯系在一起。基于這個原因,他們在報考時就更加的謹慎。因為免費師范生在就讀期間不僅可以免繳各種費用,還可以在校期間定期得到補貼。
再次,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自身因素。數據表明,有44.83%的被調查者回應報考免費師范生有自身因素,他們愿意為國家的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一分力量。也有部分學生回應他們對免費師范生不是特別了解,只是偶爾在網絡上看過,盲目報考。除了個人因素外,父母因素占受訪者的82.76%,27.59%是受到媒體報道影響,社會輿論影響的占到41.38%。
五、 調控措施
(一) 國家方面
1. 加大宣傳力度:第一,國家可以拍攝有關免費師范生的視頻,向人們宣傳免費師范生,提高人們對免費師范生的認識。第二,合理利用網絡。將免費師范生在網絡上進行推廣。第三,面向各高中學生宣傳。
2. 完善扶持政策:在報考免費師范生的人數中,有一部分的確是為了免費師范生的優惠政策,所以,國家可以在扶持政策上面有所加強,比如,加大對免費師范生的學習條件的保障等等。
3. 合理制定招生計劃:在制定招生計劃時要根據不同省市的需求,科學合理地加以制定。由于中西部地區和東部地區在教師需求上存在著較大的差距,所以在招生數量上應該向中西部傾斜。東部地區招生的數量適當少于西部地區。
(二) 學校方面
1. 完善培養方案:招收免費師范生的師范學校應完善自己的師范生培養體系。在免費師范生的培養過程中,應該更大程度地將理論學習與實踐鍛煉相結合,在學習期間應該盡可能地將學生派往中小學進行實習和參觀,與中小學的一級教師進行面對面交流,增加自己的知識,開闊自己的視野。
2. 加強勵志教育:勵志教育會引導學生前進,對學生更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在新生剛剛入學的時候,應該第一時間對他們進行勵志教育,使他們對自己的專業有足夠的認識。而且在以后的專業學習時應不斷地對免費師范生進行投身到需要地方的勵志教育。
3. 實行“雙導師制”:每個免費師范生在讀期間都有兩個老師,一個是在學校內教授學生理論知識的學術性導師,另一個是在校外教授學生實踐知識的實踐性導師。此外,各院校的招生辦應加大宣傳力度,詳細介紹高校的特點和優勢。招生人員應該給報考者介紹清楚各個專業的具體要求。
(三) 個人方面
1. 加深自身認識:免費師范生應該充分認識到,自己在享受國家給予的種種優惠政策時,也應該盡到應盡的責任。免費師范生不是保險箱,不能幻想著考上免費師范生之后,就認為前方的道路是光明的,在內心深處就沒有了夢想,缺乏學習動機和興趣。所以,報考免費師范生之前,應該對其有一個充分的認識。
2. 加強自控能力:盲目地從眾在報考志愿時屢見不鮮。在報考免費師范生的時候,學生應該盡量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擾,強化自我意識,培養自信心和意志力。
3. 制定生涯規劃:生涯規劃有助于幫助學生明確自己的發展目標,通過分析自身的情況,找出自己的不足,并制定相應的規劃,從而更有效地實現目標。免費師范生在剛剛入學時應著重做好職業生涯規劃的工作。在新生剛剛步入新環境的時候,他們應積極參加加強自身認識的公共活動,清楚地認識自己的方向,盡可能快地適應新生活。
參考文獻:
[1]王智超,楊穎秀.免費師范生教育政策理想與現實的沖突及建議[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7(3).
[2]王乃一,何穎.免費師范生就業滿意度調查及其思考——以華東師范大學為例[J].教師教育研究,2014(3).
[3]馮廷勇,袁文萍,等.免費教育師范生學習適應狀況及與報考動機的關系[J].心理學探新,2011(3).
作者簡介:
張國慶,山東省聊城市,聊城大學教育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