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銳 李志
摘 要:目的 對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聯合應用經皮冠狀動脈介入及替羅非班進行臨床治療。方法 選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黑龍江省佳木斯市中心醫院共收到符合本次研究要求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40例,按照患者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各20例。其中觀察組應用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聯合替羅非班治療,對照組僅用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 治療后觀察組的治療效果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LVEF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手術結束后,觀察組TIMI值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結論 在對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選取皮冠狀動脈介入聯合應用替羅非班治療較為有效,治療效果顯著。
關鍵詞:替羅非班;急性心肌梗死;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
中圖分類號:R541.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8.14.046
文章編號:1006-1959(2018)14-0150-02
Abstract:Objective To treat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cardiogenic shock b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and tirofiban.Methods From August 2016 to August 2017,40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cardiogenic shock were collected from Jiamusi Central Hospital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n=20)and control group(n=20).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combined with tirofiban,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only with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LVEF level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and the TIMI valu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operation(P<0.05).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cardiogenic shock,the combination of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and tirofiban is more effective.
Key words:Tirofiban;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是冠狀動脈急性、持續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壞死,常常會合并發生心源性休克[1]。當前,老年人中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的發生率越來越高。臨床上常應用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對其進行治療,但是該手術存在不足,術后易發生微血栓等并發癥。替羅非班作為一種新的拮抗劑,具有改善血運、抑制血液凝集的功能,能夠緩解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的不足。選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40例,聯合運用經皮冠狀動脈介入及替羅非班對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老年患者的治療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佳木斯市中心醫院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40例,本次研究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①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診斷標準;②年齡>50歲。排除標準:①心肝腎肺功能障礙的患者;②用藥過敏患者;③高血壓等慢性疾病;④存在介入治療障礙及禁忌癥的;⑤主動脈夾層不受控制的。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每組20例。觀察組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齡55~80歲,平均年齡(63.12±5.11)歲,病程40 min~12 h,平均病程(3.11±0.56)h。對照組男性3例,女性2例,年齡51~72歲,平均年齡(54.87±3.24)歲,病程1~15 h,平均病程(3.51±0.92)h。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醫生對患者的具體病情進行診斷,評定心功能,判斷患者病情,確定診療方案。兩組在術前24 h指導患者嚼碎服用腸溶阿司匹林片(河北瑞森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73209)300 mg/次,以及硫酸氫氯吡格雷片(深圳信立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20035)300 mg/次。
對照組患者進行經皮腔內冠狀動脈介入手術治療,從患者右股動脈進行穿刺,穿刺成功后痛過鞘管將導絲引導到治療靶點,根據需要選擇支架或球囊進行操作,操作成功后退出導絲,進行造影。觀察組患者進行經皮腔內冠狀動脈介入手術聯合替羅非班治療,術中在導絲到達病變靶點之前,注射鹽酸替羅非班(杭州中美華東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0265)10 μg/kg,術后按照患者情況繼續緩慢靜脈微量泵入0.1 μg/(kg·min),持續1~2 d。手術過程結束后,隨時觀察兩組患者的具體情況,對兩組患者術后根據情況給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鈣注射液([賽博利]國藥準字H20060190)。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手術前后冠狀動脈血流速度,LVEF水平值,TIMI值患者、出血以及術后并發癥發生率。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所有數據通過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應用(x±s)進行,進行兩組間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通過(%)進行表示,組間資料采用?字2 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治療結束后,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情況,觀察組患者冠狀動脈血流速度較快,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LVEF水平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TIMI值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另一方面,術后觀察組患者出血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心肌梗死在臨床中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嚴重的威脅著患者的身體健康以及生命安全[2]。其發病機制是由于冠狀動脈的病變導致心肌持續而急性地缺血,進而發生壞死,嚴重的可以引發心源性休克。當前,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在臨床上主要的治療手段是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該方法是通過加強心臟排血功能來促進患者體內血液循環。該治療方法能夠極大的恢復患者的心臟功能,促進心肌再灌注功能。但是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也存在著一定的不足,術后易出現并發癥,例如微血栓形成等,會對手術的治療效果造成影響。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方法可以通過治療,將已經堵塞的冠狀動脈打開,使其恢復血液流通,治療及時有效,疏通持續時間長。但是在實際運用中,高齡患者的心肌活動能力較差,雖然通路打開,但是仍然會由于各種原因難以維持供血。替羅非班是一種新的拮抗劑,能夠很好的阻礙血小板膜糖蛋白受體,阻礙血小板聚集堵塞血管,改善由于梗死造成的血液流通不暢,維持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打開的手術通路,提升血液流速。文獻報道指出,該藥物還能夠顯著的降低術后出血以及并發癥的產生。
本次研究發現,替羅非班用來聯合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能夠有效地提升血流速度、降低術后出血以及并發癥的發生,本次研究未進行長期有效的隨訪,對恢復情況進行跟蹤記錄。針對樣本選擇的局限性,樣本數少,后期應進一步擴大樣本數量,增加研究對比。
綜上所述,在對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選取皮冠狀動脈介入聯合應用替羅非班治療有效,治療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過云峰,陳風,高長征,等.替格瑞洛聯合替羅非班在老年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中的臨床療效[J].中國老年學,2016,36(19):4755-4757.
[2]方永強,周慧.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7,12(30):33-34.
收稿日期:2018-4-26;修回日期:2018-5-14
編輯/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