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作為我國教育事業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教育活動當中的自主游戲活動,對于幼兒的全面發展具有十分重要意義。本文首先對幼兒教育活動自主游戲存在的隱現問題進行了簡單概述,分析了活動內容、教師管理方法以及評價方法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隨后,在此基礎上,重點探究了幼兒自主游戲活動的優化策略,旨在為關注這一領域的人士提供一些可行性較高的參考意見,推動我國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 自主游戲;幼兒教育;活動環境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各界對于我國教育事業,尤其是幼兒教育階段,自主游戲的實踐和應用等方面越來越關注。在現代化建設和發展過程中,我國的幼兒教育事業得到了全面的發展,對于幼兒自我意識的培養越來越重視。因此,如何在這一過程中,充分地發揮出自主游戲對于幼兒自我管理的指導作用,提升幼兒教育有效性,成了相關領域教職員工的工作重點之一。
一、 幼兒自主游戲活動中存在的隱現問題
(一) 活動內容無法激起幼兒興趣
根據相關領域的調查和研究結果顯示,現代化的幼兒教育教學活動中,仍舊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自主游戲的組織和開展過程中,教師未能重視到幼兒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在實際的活動中,教師對于幼兒的組織和管理能力過于集中,沒有重視到幼兒的觀念。自主游戲要求幼兒要充分地發揮出自身自主的特性,但是教師的過度干預和管理,根據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對幼兒們進行分類,導致了幼兒的游戲興趣和參與度都無法被充分地調動起來。
(二) 教師對幼兒的管理方式不合理
部分地區幼兒教育工作人員,在幼兒園全天自主游戲活動當中,時常中斷幼兒們的游戲活動。對于自主游戲活動來說,活動的整體都是幼兒自身的興趣所在,但是在實際的活動中,教師的中斷或者終止行為,都會使幼兒們的注意力被分散,進而影響到游戲后續正常進行。教師沒有對幼兒們在游戲活動中的表現進行認真地觀察和分析,無法幫助幼兒們解決游戲活動中遇到的各類問題,最終導致的自主游戲的成效不高。
(三) 評價方法不能體現自主性特征
教師對于自主游戲的評價,主要是根據幼兒們活動、行為對錯進行評判,通過總結、概括以及陳述答案等方式,無法充分地調動起幼兒的自主性。并且,幼兒園在組織幼兒們參與游戲活動的過程中,基本上都是從成人的角度進行觀察和分析,此種管理和評價方式的目的在于,教師期望幼兒們通過每一次的自主游戲,都能在原有的能力水平上得到提升。此種發展模式導致了教師在實際的組織過程中,將游戲同樣也視為是一種教育活動,使幼兒無法拓展自身的思維空間和想象力。
二、 幼兒自主游戲活動的優化策略
(一) 合理安排游戲活動環境
通過前文的分析和論述能夠得出,現階段國內幼兒教育階段自主游戲的組織和管理模式,仍舊存在一定的問題。對此,相關領域的教職員工需要幼兒們創建一個相對完整且合理的游戲活動空間,引導幼兒們在健康開放的游戲環境中,參與自主游戲活動。例如,我國某地區的幼兒園和園區教師,通過合理安排游戲空間環境方式,提升了幼兒們對于自主游戲的參與程度。當地幼兒園教師們明確地認識到了幼兒對待事物的眼光同成人之間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差異。幼兒們對于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更為明顯,往往會通過主動尋求的方式,獲得認知經驗。但是,受到身心發展水平的影響,幼兒們不能像成人一樣,自主地融入社會活動當中,對此,當地幼兒教師通過為幼兒們創建合理教學環境的方式,增強游戲活動對于幼兒的促進意義。當地幼兒教師重點對環境的安全性進行了優化設計,對于攀爬類游戲材料的牢固程度進行了管理,降低安全隱患。
(二) 培養幼兒自主實踐的意識
從發生學的角度進行分析能夠得出,自主學習在自主探究產生與自我意識之后。教師在組織和引導幼兒們參與到自主游戲活動當中時,可以通過激發和培養幼兒們自主學習意識的方式,提升幼兒們的探索精神和認知水平。例如,我國某地區的幼兒園教師重點關注了培養幼兒們較強的意志力和控制力等方面的能力。比如,當地幼兒教師在組織幼兒們參與到晨間“采草莓”游戲活動中時,讓幼兒們將沙包當作草莓,觀察幼兒們在游戲活動中的行為和態度,通過合理引導的方式,讓幼兒們在采摘完“草莓”之后,與其他伙伴們分享自己的成果。在這一過程中,當地教師自己也親自參與到游戲活動中,鼓勵幼兒們都參與到自主實踐活動之中,以實踐的方式,實現自我發展。
(三) 給予幼兒自主實踐機會
除了上述兩種方法以外,對于幼兒園階段的自主游戲活動來說,更重要的是,教師要充分地給予幼兒們自主實踐的機會。在這一過程中,從事幼兒階段教育工作的教師,也要發揮出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通過觀察的方式,對幼兒的參與自主游戲活動的行為進行記錄。例如,我國某地區的教師,在組織幼兒們參與教學活動時,對幼兒們進入到游戲活動區域的整體情況、幼兒對于游戲活動材料的使用情況以及幼兒在已經創設好的空間內,與其他伙伴的合作互動情況等行為特征,都進行了仔細地記錄。通過此種方式,教師能夠更加充分地掌握幼兒的參與游戲活動的行為特征,從而為自主游戲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改良,提供更為真實可靠的信息支持。此外,當地教師還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們思想行為特征,為他們制定了特征更為明顯的自主游戲,為幼兒們的全面健康發展奠定了基礎。
三、 總結
綜上所述,從事幼兒教育活動的教師,需要在組織幼兒參與教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充分地認識到這一時期幼兒的天性。除了組織幼兒參與常見的游戲活動之外,還需要通過自主游戲的方式,增強幼兒的實踐活動能力。自主游戲可能在幼兒園全天任何時間段內形成,因此要求教師對游戲活動的環境進行妥善安排,給予幼兒更加充分的實踐機會,為幼兒教育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吳丹.幼兒自主性游戲的支持性環境創設探析[J].基礎教育研究,2018(01):79-80,83.
[2]王君偉.幼兒自主游戲活動存在的問題及合理應對策略[J].學周刊,2017(01):206-207.
作者簡介:
黃婷婷,安徽省合肥市,中共安徽省委機關幼兒園金桂苑分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