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金英
浙江具備區塊鏈產業發展的良好基礎,行業影響力、技術能力、人才資源在全國具有比較優勢,但需補上政策短板,進一步學習借鑒優勢?。ㄊ校┑淖龇ǎ芯恐贫▍^塊鏈產業發展政策,營造產業良好發展環境

目前,全球有24個國家正在投資區塊鏈技術,80%的境外銀行已開始研究區塊鏈技術的應用,IBM、微軟、BAT等互聯網巨頭也紛紛布局區塊鏈。同時,國內區塊鏈產業也得到快速發展,區塊鏈技術不斷迭代更新,產業生態基本形成,應用落地場景不斷擴大,創新創業氛圍深厚,并呈集聚發展態勢,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地。
區塊鏈技術創新加速。從2014-2017年中國及美國區塊鏈領域公開專利數來看,美國從2014年的150件增加到2017年前7個月的390件,同期中國從2件增加到428件,增速遠超美國。近日發布的2017全球區塊鏈企業專利排行榜(前100名)顯示,中國入榜企業占49%,排名第一,其中阿里巴巴以56件的總量排名全球第一。
產業生態基本形成。目前,我國區塊鏈產業活躍著一批創新企業,且初具規模。據不完全統計,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國以區塊鏈為主營業務的公司已達456家。其中,北京175家、上海95家、廣東71家(深圳56家)、浙江36家(杭州32家),四地合計超過全國80%,是區塊鏈創業的主要集中地。
區塊鏈應用場景不斷擴大。從原先金融業的探索領先一籌,在支付清算、信貸融資、金融交易、證券、保險、租賃等細分領域落地應用,到區塊鏈技術在物聯網、醫療、知識產權認證、公共服務、社會公益和供應鏈管理等領域的應用快速展開,并涌現出阿里巴巴、騰訊等所開展的一批典型案例。
今年以來,我國區塊鏈發展雖呈加速度發展態勢,但仍存有不少問題,主要有:概念炒作化。隨著比特幣等基于區塊鏈技術的虛擬貨幣的熱潮掀起,以及一些不法機構利用ICO(首次代幣發行)進行非法集資、傳銷甚至是欺詐的不良行為影響,使人們對區塊鏈產生錯誤認知,認為區塊鏈就是比特幣或等同于騙術,嚴重阻礙了區塊鏈產業發展。
應用場景短缺化。當前,我國區塊鏈應用場景呈現多元化,但基本上處于探索或小范圍試驗階段,仍待設想、實現和驗證。BAT、京東等雖然也落地應用了一批區塊鏈項目,也不乏成功案例,但總體上應用場景還是比較單一,應用模式不夠清晰,推廣難度大。
技術瓶頸化。目前還處于發展起步階段,底層技術不成熟、基礎設施不完善,還與現行行業標準存有沖突,即規模和效率、數據共享和隱私保護、分布式系統與傳統模式等相互矛盾,難以實現大規模應用。
當前,全國大部分省(市)都看好區塊鏈應用前景,并采取措施加快推進。北京、深圳、南京等地將區塊鏈列入當地“十三五”金融業發展戰略中,廣州、貴陽、青島、杭州、重慶等地將區塊鏈放在突出位置,把區塊鏈作為新興產業來布局謀劃,并出臺了專門的產業政策。主要做法有:
加強技術創新。技術是產業創新的動力。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區塊鏈集聚區都非常重視技術研發,四地擁有43家區塊鏈研究院,占全國的70%左右。在2017全球區塊鏈企業專利排行榜(100家)中,四地共有26家企業上榜。此外,青島設立區塊鏈產業發展年度專項資金,主要用于關鍵技術攻關、系統解決方案研發、重大應用示范工程等;廣州黃埔區、貴陽對參與主導編制區塊鏈技術及應用標準的企業或機構給予一次性獎勵,最高達100萬元;對獲得立項資助的區塊鏈重大科技項目,給予資金配套支持,最高不超過500萬元。
加強示范應用。落地應用才能實現區塊鏈技術的價值。各地政府堅持以應用需求為導向、以項目為載體、以示范為引領,加大財政投入,由點到面推進區塊鏈場景應用。如北京、上海、廣東、貴州、南京提出要重點推進區塊鏈在網上辦事大廳、交易領域、信息消費、醫療、智慧城市等領域應用;廣州黃埔區實施區塊鏈應用示范專項計劃,每年重點支持10個區塊鏈應用場景建設,每個應用示范項目最高支持300萬元;貴陽對以區塊鏈場景應用為主的創業創新基地給予不超過建設費用總額的20%且最高不超過500萬元的一次性補貼。
突出金融領域應用。金融領域是當前區塊鏈技術應用的熱土。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南京等高度重視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應用發展,將區塊鏈作為一項核心技術加以研究應用。其中北京對開展區塊鏈等示范應用的金融科技企業,按其與金融監管機構或金融機構簽署的技術應用合同或采購協議金額的30%給予企業資金支持,單個項目最高支持金額不超過500萬元;深圳設立金融科技(Fintech)專項獎,重點獎勵在區塊鏈、數字貨幣等領域的優秀項目,年度獎勵額度控制在600萬元以內。由此可見,具有傳統金融優勢的和致力于打造新金融中心的城市,特別注重加快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力求抓住以區塊鏈技術為代表的金融科技發展契機,創新金融新模式,打造金融中心。
加強企業培育,引領帶動產業發展。企業是產業發展的主導力量,尤其龍頭骨干企業輻射帶動力強,是產業發展的動力引擎。廣州、青島、貴陽、杭州、重慶在產業政策中都提到加強企業主體培育,根據企業設立、成長、壯大等各個發展階段,提供相應的獎勵政策,推進企業做大做強。如廣州黃埔區針對新設立、運營、上市等企業發展階段,分別提供最高為100萬元、500萬元、500萬元的獎勵;貴陽對在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新三板上市企業獎勵150-1000萬元不等;青島和重慶則提出引進和培育區塊鏈龍頭企業,打造有核心技術的“專精特新”企業,催生區塊鏈獨角獸企業。
加強平臺建設,構筑產業生態鏈。產業的競爭很大程度上是產業體系的競爭,而各類平臺的建設有利于凝聚產業力量,是產業體系建設中重要的一環。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四地擁有全國70%左右的區塊鏈研究平臺,2015-2017年全國成立區塊鏈相關聯盟(協會)將近20個。廣州、貴陽、杭州、青島等在產業政策中明確提出平臺獎勵,包括各類創新平臺、服務平臺、眾創空間、示范基地等。如廣州黃埔區對獲得國家級、省級、市級認定的創新平臺,分別給予500萬元、300萬元、100萬元獎勵;對認定的公共平臺、眾創空間(孵化器)、示范基地等,均給予100萬元獎勵。青島設有專項資金支持平臺建設,著力建設區塊鏈產業孵化、應用測試、教育培訓、資格認證等平臺。
加強人才和金融支持,優化產業發展環境。人才是產業重要的創新要素,金融是產業發展活力的源泉。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地人才資源相對集聚,但都把區塊鏈人才納入當地人才新政的發展重點。貴陽、青島、重慶、杭州等地在產業政策中都提到人才支持政策。其中貴陽對入選省級“百人領軍人才”“千人創新創業人才”的區塊鏈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分別給予100萬元和50萬元的獎勵;山東青島注重引進人才團隊,對引進的全職區塊鏈頂尖人才、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分別給予300萬元和100萬元資助,對團隊帶頭人也都配套有一定的經費。在金融支持方面,杭州成立規模為100億元雄岸全球區塊鏈創新基金,北京、深圳分別成立首期規模為10億、5億元的區塊鏈生態投資基金和區塊鏈創投基金,加快產業資源要素集聚。
目前,浙江具備了區塊鏈產業發展的良好基礎,行業影響力、技術能力、人才資源在全國具有比較優勢,但需補上政策短板,學習借鑒優勢?。ㄊ校┑淖龇?,研究制定區塊鏈產業發展政策,營造產業良好發展環境,努力打造全國區塊鏈產業發展和應用的創新高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建立健全監管體系,為區塊鏈產業發展保駕護航。自去年9月國家發布《關于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加強ICO(首次幣發行)監管,區塊鏈在虛擬經濟領域遇冷。浙江應盡快建立健全區塊鏈產業監管體系,引導區塊鏈“脫虛向實”,加快推進區塊鏈在實體經濟領域的場景應用。一是建立區塊鏈產業統計監測體系,及時了解產業發展情況及存在的問題,提高產業預警能力;二是加強標準體系建設,集聚政產學研力量,聚焦數據、技術和應用安全,研究設計區塊鏈相關國家標準,防范和降低潛在風險;三是加強區塊鏈市場監管,嚴厲打擊假借區塊鏈名義進行的違法違規行為,并發揮行業聯盟作用,加強行業自律。
加強技術研發,搶占區塊鏈產業發展制高點。一是建議浙江實施重大科技攻關專項,重點突破分布式賬本、非對稱加密和授權技術、共識機制、智能合約等區塊鏈關鍵共性技術。二是發揮浙江大學、之江實驗室、萬向區塊鏈實驗室、阿里達摩研究院等高能量級創新平臺作用,以項目為紐帶,推進區塊鏈技術基礎性研究,形成一批重大創新成果。加強區塊鏈與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交叉學科的研究,促進區塊鏈和“互聯網+”融合創新。三是加強建設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支持建立重點企業研究院、技術創新中心和重點實驗室等研發機構,突破技術瓶頸,開發戰略性新產品;依托塊狀經濟或優勢行業,加強科技成果轉化、產業綜合服務體等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借鑒青島做法,設立區塊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主要用于開展技術研發、平臺建設、成果轉化、重大項目實施等。
加強應用示范,打造區塊鏈場景應用新高地。目前浙江區塊鏈應用已有較好基礎,阿里巴巴、趣鏈科技、復雜美等企業的行業影響力位居全國前列,尤其在銀行、金融票據領域的技術應用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建議浙江以需求為導向、以示范為引領,由點到面推進區塊鏈場景應用。一是加快實施區塊鏈應用試點示范項目。跟蹤學習借鑒國內外成功案例,結合浙江實際,圍繞政用、民用和商務領域重大需求和主要痛點,加快推進區塊鏈技術在供應鏈、金融、公益、醫療、教育、公共服務等領域開展先行先試,力爭打造一批可復制推廣的新型應用模式。二是加快打造杭州區塊鏈之都。重點支持杭州加快發展以區塊鏈為代表的金融科技產業,充分發揮錢塘江金融港灣優勢,打造國際金融科技中心。三是發揮重大項目帶動作用。組織實施一批具有引領示范效應的區塊鏈重大項目,積極推動由萬向集團投資建設的“萬向創新聚能城”,加快推進浙江區塊鏈產業大規模的落地應用。
加強企業培育,做大做強區塊鏈企業。目前,浙江擁有一批區塊鏈企業,但在數量上只占全國8%的比重,位居全國第四,且差距較大。在企業規模上,除了阿里巴巴一家外,其它企業大多偏小。建議借鑒廣州做法,根據企業成長的階段性需求,制定精準扶持政策,培育多層次、遞進式的企業梯隊。一是引進培育區塊鏈企業。加大力度引進國內外區塊鏈優質企業或機構,支持區塊鏈創新企業,實施“專精特新”培育,打造區塊鏈領域的“隱形冠軍”;二是培育獨角獸企業。遴選一批發展潛力巨大的區塊鏈企業,實施“獨角獸”計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催生區塊鏈獨角獸企業。三是打造世界一流企業。阿里巴巴在區塊鏈技術研發和應用上走在全國前列,鼓勵全省各地政府加強與阿里巴巴開展區塊鏈戰略合作,充分釋放龍頭企業的帶動效應,推動阿里巴巴打造成世界級區塊鏈領軍企業。
優化發展環境,培育最有利于區塊鏈發展生態。目前,浙江區塊鏈產業生態基本成形,但總體規模小、力量弱,集聚效應不明顯。建議浙江充分發揮市場機制靈活、資本市場活躍、雙創氛圍濃厚等優勢,創新政策,集聚資源,打造產業良好生態體系。一是發揮產業創新基金作用。充分發揮規模百億元的雄岸全球區塊鏈創新基金放大效應,促進區塊鏈基礎設施建設、技術創新發展、重大項目落地,集聚區塊鏈資源;二是發揮聯盟協同作用。充分發揮浙江省區塊鏈技術應用協會等作用,加強行業自律和交流,積極推動區塊鏈技術的研發和落地,加速行業內資源整合,引導和參與區塊鏈標準建設,搶占話語權。三是開展產業國際協作交流。鼓勵支持組織開展全國性、世界性區塊鏈產業大會與專家論壇,發揮2022杭州亞運會、世界互聯網大會及云棲大會等國際盛會效應,吸引全球區塊鏈項目、技術、人才、資本、品牌等高端要素集聚,促進區塊鏈的合作、研發以及資本對接,提升浙江區塊鏈國際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