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愛彥
【摘 要】目的:為了提高對慢性非萎縮性胃炎的治療效果,探討兩種三聯療法治療慢性胃炎合并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療效。方法:總結了本院消化內科60例慢性非萎縮性胃炎合并幽門螺桿菌感染患者,將其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0例,其中治療組應用奧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對照組應用膠體果膠鉍+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分別給予三聯療法2周,療程結束2周后觀察患者癥狀及復查尿素14C呼氣試驗,查看患者幽門螺桿菌的清除情況。結果:治療組臨床癥狀總有效率為90.33%,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6.67%,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幽門螺桿菌清除率治療組清除率為86.67%,對照組為70.33%,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奧美拉唑組三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性慢性非萎縮性胃炎的療效明顯,奧美拉唑組三聯療法的近期療效優于膠體果膠鉍組三聯療法。
【關鍵詞】慢性非萎縮性胃炎;幽門螺桿菌;三聯療法;奧美拉唑;膠體果膠鉍
【中圖分類號】R57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3-0-01
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有發病率高,病程長,反復發作的特點.可表現為中上腹部不適,飽脹,鈍痛,燒灼感等,也可呈食欲不振,噯氣.返酸,惡心等消化不良癥狀,體征多不明顯,有時上腹輕壓痛,尤其是合并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常反復發作,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質量.為了提高慢性胃炎的治療效果,探討兩種三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性慢性非萎縮性胃炎的療效,選取我院門診2014年3月至2017年8月的60例患者采用兩種不同的三聯療法在,效果有明顯差異,現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病例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7年8月的60例慢性胃炎合并幽門螺桿菌感染患者,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齡32-60歲,平均年齡42.5歲,病程均2年以上.所選患者均經胃鏡檢查確診為慢性非萎縮性胃炎,且尿素14C呼氣試驗幽門螺桿菌(HP)陽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腹部不適,飽脹,鈍痛,燒灼感,食欲不振,噯氣.返酸,惡心等癥狀.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0例。其中治療組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齡43歲,應用奧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對照組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齡42歲,應用膠體果膠鉍+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及臨床表現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給藥方法
(1)治療組應用奧美拉唑20毫克,每日兩次,餐前半小時服用;克拉霉素500毫克,每日兩次,阿莫西林膠囊500毫克,每日三次,進行三聯療治療。(2)對照組應用膠體果膠鉍三餐前1小時及睡前各服用3粒, 克拉霉素500毫克,每日兩次,阿莫西林膠囊500毫克,每日三次,進行三聯療治療。兩組患者療程均為2周,在治療期間囑患者戒煙戒酒,進食時細嚼慢咽,少食多餐,避免辛辣及刺激性食物。療程結束2周后觀察患者癥狀及復查尿素14C呼氣試驗,查看患者幽門螺桿菌的清除情況.
1.3 療效評價
評價標準 (1) 臨床癥狀方面 顯效: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好轉: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或明顯減輕;無效:臨床癥狀無改善或加重。顯效與有效例數之和與總例數百分比為總有效率。(2)幽門螺桿菌清除的判斷標準:患者療程結束2周后復查尿素14C呼氣試驗,查看患者幽門螺桿菌的清除情況。尿素14C呼氣試驗陰性,則判定幽門螺桿菌已根除,比較兩組療法的幽門螺桿菌清除率。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率的比較采用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5 治療結果
(1)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0.33%,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6.67%,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
(2)幽門螺桿菌根除率比較: 治療組幽門螺桿菌根除率為86.67%,對照組幽門螺桿菌根除率為70.33%,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
(3)不良反應比較:治療組有2例發生輕微不良反應,其中皮疹1例,腹脹2例;對照組有4例發生輕微不良反應,其中惡心2例,便秘2例,患者均能耐受,且在停藥后不良反應消失。兩組比較有一定差異。
2 討論
慢性非萎縮性胃炎合并幽門螺桿菌預后良好,絕大多數患者經過積極藥物治療,注意飲食習慣可痊愈。僅有少數患者發展為萎縮性胃炎。慢性非萎縮性胃炎合并幽門螺桿菌感染后,幽門螺桿菌產生的尿酸酶可分解尿素,產生的氨可中和反滲入粘液內的胃酸,形成有利于幽門螺桿菌定居和繁殖的局部微循環,使感染慢性化。幽門螺桿菌憑借其產生的氨幾空泡毒素導致細胞損傷,促進上皮細胞釋放炎性介質,引起自身免疫反應。多種機制使炎癥反應延遲或加重。所以,慢性非萎縮性胃炎合并幽門螺桿菌感染患者的治療,一定要根除幽門螺桿菌,抑制胃酸分泌。
奧美拉唑為質子泵抑制劑,能阻斷壁細胞微泌管膜上的質子泵,使H+-K+-ATP酶失去活性,抑酸作用很強,使胃內達到無酸水平,多在2-3天內控制癥狀。此外,還可增強抗幽門螺桿菌抗生素的殺菌作用;膠體果膠鉍這類藥物分子量較大,在酸性環境中呈膠體狀,阻斷胃酸、胃蛋白酶對粘膜的自身消化,此外還可通過包裹幽門螺桿菌菌體,干擾幽門螺桿菌代謝,發揮殺菌作用,但是膠體果膠鉍止痛效果比較慢。
以往我們常規選擇任意一種三聯療法治療慢性非萎縮性胃炎合并幽門螺桿菌感染患者,從未進行過相應的對比。通過本次對比發現應用奧美拉唑組的三聯療法的總有效率90.33%,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6.67%,兩者比較有明顯差異,且幽門螺桿菌根除率治療組為86.67%,對照組幽門螺桿菌根除率為70.33%,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所以通過以上對比可以看出,以奧美拉唑為首的三聯療法對慢性非萎縮性胃炎合并幽門螺桿菌感染患者的近期療效優于膠體果膠鉍組三聯療法,而且其不良反應輕,是值得在臨床推廣的治療方法。
參考文獻
黃靜,蔣娜,方天舒.兩種三聯療法根除慢性胃炎患者幽門螺桿菌的療效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 (4) :522-523。
婁懷宇,付育梅,羅建芳.聯合用藥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并發胃潰瘍的效果[J].《當代醫藥論叢》,2012 ,10 (11) :570-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