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玲
【摘 要】目的:探討小腸瘺患者應用造口護理技術聯合負壓吸引的臨床效果。方法:臨床納入我院2015.11-2017.11期間收治的68例小腸瘺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入院先后順序分組,對照組34例(應用常規護理聯合負壓吸引),觀察組34例(應用造口護理聯合負壓吸引),觀察兩組生活質量情況,評估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護理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分值對比無差異,護理后對照組分值更低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更高(P<0.05);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為17.65%,觀察組為5.88%,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更低(P<0.05)。結論:小腸瘺患者應用造口護理技術聯合負壓吸引后生活質量更高,并發癥發生更少。
【關鍵詞】造口護理;負壓吸引;小腸漏;生活質量;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R473.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3--02
小腸外瘺指的是腸瘺穿破腹壁與外界相通,多由腹部創傷導致,近年來臨床腹部手術逐漸增多,腹部手術范圍逐漸擴大,病情更加復雜,手術難度隨之加大,加上圍手術期化療、放療藥物的應用小腸外瘺的發生率不斷上升[1]。腸液的大量丟失,會出現嚴重水、電解質失衡,嚴重者會引發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難以進食,營養得不到及時補充,會出現消瘦、營養不良等癥狀,大量腸液由瘺口流出,瘺口周圍皮膚會發生潮紅、糜爛,因此如何改善腸瘺液癥狀,緩解腸瘺液對瘺口和周圍皮膚、組織的損傷是臨床治療和護理的關鍵。文章探討小腸瘺患者應用造口護理技術聯合負壓吸引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5.11-2017.11期間收治的68例小腸瘺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入院先后順序分組,對照組34例,觀察組34例。對照組:男19例,女15例;年齡范圍43-69歲,平均(52.45±1.26)歲,觀察組:男18例,女16例;年齡范圍43-70歲,平均(52.48±1.29)歲。兩組患者上述資料無差異,P>0.05。
1.2 方法
兩組均采用負壓吸引進行治療,判斷腸瘺發生部位,應用雙套管持續沖洗負壓吸引管進行治療,一邊進行持續沖洗一邊進行負壓吸引,觀察引流情況,發生引流管堵塞及時給予更換和清理,保證引流和沖洗暢通。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遵醫囑給予基本治療,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和病情進展,給予日?;咀o理,進行飲食指導和心理指導。
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應用造口護理。1.介紹疾病發生原因、常見并發癥和負壓吸引意義,提升患者對疾病和治療等相關知識的認知度,使患者重視治療,提升其對治療和護理工作的信任度和配合度;通過交流和溝通,安撫患者情緒,消除其不安、緊張等不良心理,為其樹立積極治療的信心。2.注意觀察造口色澤和腸管回縮情況,造口處應用造口袋進行覆蓋,保護周圍皮膚,及時更換造口袋,清洗造口滲液和分泌物,避免發生出血、壞死和感染,若發生異常及時通知醫生并給予相關措施。3.觀察引流液顏色、性狀和量并做好記錄工作,造口狹窄患者在造口開放后可進行擴肛,動作輕柔,插入不可過深;定期給予造口粉和防漏膏,保護造口周圍皮膚。4.術后3d禁食,3d后給予流質飲食,隨病情好轉逐漸向少渣、普食過渡,多食富含蛋白、熱量和維生素的食物,以易消化、低渣、無刺激飲食為主,避免發生便秘。5.指導患者養成健康生活習慣,包括早睡早起、定時排便,進行運動指導,可進行散步、慢跑等,運動量以患者耐受度為宜,術后三個月內禁止體力勞動。6.洗澡、游泳時禁止用力擦洗造口,建議淋浴,衣物以柔軟、寬松為主,盡量避免緊身衣物。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生活質量情況,評估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生活質量應用生活質量量表(ADL)進行評估[2],量表滿分100分,分值越高代表生活質量越高。并發癥情況主要觀察腹腔感染、出血、感染性休克等癥狀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生活質量
護理前兩組患者ADL分值對比無差異,護理后觀察組ADL分值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2.2 并發癥情況
觀察組發生出血、腹腔感染、感染性休克患者均少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小腸瘺是外科術后常見的一種嚴重并發癥,腸瘺液持續滲出會損傷造口和周圍皮膚,容易發生感染,不利于患者恢復,對其身心健康均造成影響。臨床70%-90%的小腸外瘺屬于醫源性,手術是導致該病發生的主要原因,負壓吸引是臨床治療的重要手段,在治療的同時應加強對患者的護理,保護造口和周圍皮膚,改善并發癥發生情況,提升患者生活質量是臨床護理工作的重點[3]。
文章結果表明,對照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較低,并發癥發生較多,分析原因發現,負壓吸引有效改善腸瘺液滲出情況,但常規護理缺乏針對性造口和皮膚護理,僅能滿足患者對護理工作的基本需求,因此并發癥和生活質量未得到明顯改善。有研究發現造口護理聯合負壓吸引應用于小腸瘺患者時效果更佳,結合本文研究發現,觀察組生活質量更高,并發癥發生更少[4],分析原因發現,觀察組在負壓吸引和常規護理基礎上強調造口護理,觀察患者造口和周圍皮膚情況,應用造口袋、造口粉等,避免造口發生出血、感染等并發癥,降低并發癥發生率;進行疾病和治療相關知識宣教,提升患者對治療和護理工作的信心和配合,護理工作開展更順利;心理指導消除患者不良情緒,飲食指導避免患者發生便秘,促進患者恢復;給予運動指導和日常護理注意事項,有效預防并發癥,患者恢復更快,生活質量得到提升。
綜上所訴,將造口護理聯合負壓吸引應用于小腸瘺患者時能有效提升其生活質量,改善并發癥情況。
參考文獻
黃麗明,韋海鈺,鄭陳珊,等.改良造口袋更換法在高流量腸外瘺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4):111-112.
樊慧,金鮮珍,喬莉娜,等.1例回腸造口術后傷口裂開合并造口旁腸瘺患者的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16,51(7):884-887.
湯維萍.結腸造口術后造口回縮壞死、皮膚黏膜分離、感染并造口旁腸瘺患者護理體會[J].齊魯護理雜志,2017,23(22):92-94.
王江,丁嵐,陳法喜,等.重癥急性胰腺炎合并結腸瘺術后回腸造口周圍炎病人的護理[J].腸外與腸內營養,2017,24(3):18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