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姚萍
【摘 要】目的:觀察并分析新生兒高壓氧治療中的護理方法及實施效果。方法:在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1月間收治的接受高壓氧治療的新生兒患兒中選擇78例進行分組護理,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則實施針對性優質護理,各39例。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對比不良反應發生率以及護理滿意率均提示觀察組所得結果更佳,分別為5.1%、97.4%,差異顯著(P<0.05)。結論:對接受新生兒高壓氧治療的患兒實施針對性優質護理可有效提高患兒的治療效果,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提高護理滿意率,臨床應用效果較高。
【關鍵詞】新生兒;高壓氧治療;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4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3--01
高壓氧治療應用廣泛,其在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顱內出血、癲癇等種種疾病治療中均得到廣泛應用,且可取得較為理想的治療效果、新生兒進行高壓氧治療時多是在嬰兒氧艙內進行,該種治療相對安全,但因為所需治療時間相對較長且為封閉式治療,因此治療過程中患兒極易出現哭鬧,不利于治療及護理的順利進行[1-2]。故在新生兒進行高壓氧治療過程中為患兒提供優質全面的護理服務,確保治療的順利進行,降低各類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十分必要。此次研究將在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1月間收治的接受高壓氧治療的新生兒患兒中選擇78例進行分組護理,分析新生兒高壓氧治療中的護理方法及實施效果,總結護理策略,現做下述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例資料
在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1月間收治的接受高壓氧治療的新生兒患兒中選擇78例進行分組護理,采用信封法分組。對照組及觀察組均納入39例患兒。納入標準:①符合高壓氧治療指證。②早產兒體質量(體重?)≥2.8kg。③生命體征穩定。④患兒家屬知曉研究目的方法,自愿參與。對照組:男21例,女18例。胎齡:34-41周,平均為(39.1±4.5)周。出生時體質量:2.9-4.8kg,平均為(3.1±1.2)kg。其中11例為新生兒蛛網膜下腔出血、4例為中樞神經協調障礙、24例為缺血缺氧性腦病。觀察組:男22例,女17例。胎齡:35-42周,平均為(39.2±4.7)周。出生時體質量:2.8-4.9kg,平均為(3.2±1.5)kg。其中12例為新生兒膽紅素腦病、4例為支氣管肺發育不良、23例為缺血缺氧性腦病。組間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研究可行。此次研究經醫院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后進行。
1.2 方法
對照組為患兒進行常規護理服務,注意觀察患兒病情變化情況,并與患兒家屬做好溝通,遵守高壓氧艙安全操作規范,嚴格依據醫囑進行治療、護理工作,及時詳細記錄護理操作記錄。同時也要注意檢查相關器械是否運轉正常,檢查氧源是否充足,在患兒進行高壓氧治療過程中也要注意觀察患兒表現,如見異常則要及時通知醫生進行對癥干預。觀察組則在此基礎上為患兒實施針對性的優質護理服務:①患兒在進艙前要對患兒進行詳細檢查,如注意患兒是否存在腦水腫征象,若存在則要在有效控制后再進行治療。若患兒出現嚴重腹瀉以及鼻塞癥狀,則要立即暫停高壓氧治療。要對患兒身體上的油性護膚品擦干凈,避免油脂在高壓氧艙內自燃??摁[嚴重的患兒可在醫囑下為患兒使用濃度為10%的水合氯醛灌腸鎮靜。鼻飼管要注意胃腸減壓不封閉。②在升壓以及減壓過程中要注意緩慢勻速,穩壓階段則要使用持續小流量換氣,可將流量設定為7L/min,每間隔20min換氣1次。(穩壓階段剛30分鐘)注意觀察患兒治療過程中的病情變化情況,如患兒是否出現呼吸不規則或暫停、面色青紫或蒼白、嘔吐、面肌抽搐等等,若出現如上癥狀,則要立即進行減壓做好出艙準備。③患兒出艙后要立即為患兒擦汗,并做好保暖工作,避免患兒受涼。注意觀察患兒生命體征變化情況以及意識狀態,叮囑患兒家屬要及時為患兒喂奶、補充水分。注意記錄治療過程、患兒病情變化情況以及處理對策。對高壓氧艙也要在使用后及時使用消毒劑擦拭消毒、通風,以免出現交叉感染。
1.3 觀察指標 ①不良反應發生率。②護理滿意率:采用自制問卷進行調查,問卷共涉及相關題目10道,總分為10分,得分≥9分為非常滿意。得分≥6分為一般,得分<6分為差,對護理滿意滿意率進行比較[3]。
1.4 統計學處理 觀察組及對照組基礎資料數據、護理效果及不良反應發生率等數據的對比均使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其中如性別、不良反應發生率、護理滿意率等計數資料類數據以(%)表示,采取卡方檢驗,如年齡、體質量等計量資料數據則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取t檢驗,P<0.05,則可認定此項數據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的比較
兩組患兒均順利完成高壓氧治療,安全出艙,其中對照組中共有8例出現不良反應,觀察組中則僅有2例出現不良反應,對比不良反應發生率顯示觀察組更低(P<0.05),詳細對比見表1。
2.2 兩組護理滿意率的比較 對兩組患兒家屬的護理滿意率進行調查比較,結果提示觀察組的滿意率更高(P<0.05),詳細比較見表2。
3 討論
高壓氧治療是臨床治療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新生兒腦出血等種種疾病常用療法,該療法可有效提高患兒機體的血氧含量以及血氧分壓,改善腦缺氧癥狀,促使患兒腦細胞恢復正常能量代謝,促進受損腦細胞功能恢復[3-5]。新生兒在接受高壓氧治療過程中會經歷升壓以及減壓,因艙內壓力的變化可能會導致個別患兒出現不適,如哭鬧、嘔吐、大汗等等,不僅不利于臨床治療工作的順利進行,影響患兒的康復效果,而且也極易因此引發護患糾紛,降低臨床護理工作質量[6-8]。由此可見為進行高壓氧治療的新生兒實施針對性的優質護理服務,確保治療工作的順利進行具有重要意義。在此次研究中觀察組患兒增加實施了更利于患兒的治療順利進行的護理服務,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出現不良反應的機率更低,患兒家屬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率也更高,分別為5,1%、97.4%。通過此次研究發現為確?;純喉樌瓿筛邏貉踔委?,應盡可能選擇在患兒睡眠時間為其進行高壓氧治療,對于易哭鬧的患兒可遵醫囑予以藥物鎮靜。在升壓、減壓過程中要注意勻速、緩慢進行。治療過程中若患兒出現哭鬧則不應強行持續加壓或減壓而應該穩壓觀察,待患兒哭鬧表現減輕后再進行繼續治療。另外護理人員也要叮囑患兒家屬要在患兒進艙1h前喂奶,且不要喂太飽,避免治療過程中患兒嘔吐。除上述幾點之外也要注意營造溫馨的診療環境,艙內被服要柔軟、干凈。注意調整室內溫度,為患兒營造良好的外環境,在為患兒進行約束時要盡可能保持安全舒適。敏感畫呢要注意調整減壓以及升壓速度。
綜上所述,接受新生兒高壓氧治療的患兒實施針對性優質護理可有效提高患兒的治療效果,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提高護理滿意率,對促進患兒康復,避免護患糾紛具有重要意義,臨床應用效果較好。
參考資料
張麗萍.高壓氧治療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50例效果觀察及護理[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29):225-226.
張春芝.優質護理模式在高壓氧治療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中的應用效果[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7,28(10):1947-1948.
張丹丹.高壓氧治療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應用效果評定與護理[J].心理醫生,2016,22(33):197-198.
黃玉玲,曾志涌,謝越濤,等.艙前協同護理對高壓氧綜合治療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影響分析[J].中外醫療,2016,35(17):147-149.
唐慧,任波萍.階段護理在高壓氧治療中的作用[J].浙江臨床醫學,2016,18(4):786-787.
郭艷紅,馬莉.優質護理服務在高壓氧治療中的應用[J].中華航海醫學與高氣壓醫學雜志,2016,23(4):326-327.
霍梅,陳有蘭,王瓊.高壓氧治療患兒的安全管理和護理體會[J].青海醫藥雜志,2016(10):31-32.
宋楷.兒童顱腦損傷高壓氧的療效觀察與護理[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29):5840-5841.
翟兆艷.舒適護理在高壓氧治療中的干預效果觀察[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7,2(30):151-152.
薛穎.高壓氧治療中的護理體會[J].醫學信息,2016,29(10):305-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