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宜秀 何頌武
摘要 桃樹栽培種植廣泛,不合理的土肥水管理易使桃樹出現花芽分化少、大小年、減產、病害增多等現象。本文介紹了桃園的土肥水管理技術,以供種植戶參考。
關鍵詞 桃園;土肥水;管理技術
中圖分類號 S66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4-0096-02
桃樹是薔薇科桃屬植物,花可觀賞,果肉鮮美,甘甜多汁,可以生食或制成桃脯、罐頭等,核仁也可以食用,屬于典型的經濟樹種。栽培種植范圍廣泛,經濟效益高,深受種植戶的青睞,是市場上常見的水果之一。在桃樹種植時,不合理的土肥水管理易導致花芽分化少、大小年、減產、病害增多等情況出現。因此,應用科學的桃園土肥水管理技術,對桃樹增產、果農增收具有重要意義。
1 土壤管理
1.1 定植土壤要求
桃樹定植要求挖定植穴或定植溝,要求深度60 cm、寬80 cm以上,施入有機肥,一般每個栽植穴施廄肥50 kg、磷肥1 kg。先將表土與部分有機肥混合,填滿定植穴的一半,再將土和剩余肥料分層施入穴內,澆透水,最后覆土與地面齊平。經1個月左右再種植,其間澆1次水,土壤緊實且自然下沉。如選擇挖定植穴后立即種植,則定植穴填土應高于穴面15 cm左右。且在種植時,應將定植穴上覆蓋的土充分踩實,并施稀薄肥料或灌1次透水,以使土壤與根密接,及時吸收養分及水分,以利于苗木成活[1]。
1.2 深翻擴穴
根據桃樹的生長情況,連年深翻擴穴,為豐產打下良好的基礎。對幼齡和初結果桃園,可沿樹冠原已深翻擴穴的外緣,不留隔墻繼續向外擴穴,穴深25~40 cm、寬30~40 cm、長100~150 cm,次年秋冬季繼續向外擴翻。結合深翻施入有機肥,使園土理化性狀得到改良,有利于桃樹根系生長,同時將地下害蟲翻出土面,可以減少越冬病蟲源。近主干處應淺翻,遠離主干處宜深翻。擴穴時施入腐熟有機肥,施入土雜肥30~50 kg/株(或沼液沼渣20 kg/株)、過磷酸鈣(或鈣鎂磷肥)0.75~1.00 kg/株,酸性土壤可施石灰0.5~1.0 kg/株,與有機肥分層或與土混合后施入溝內,最后將挖出的余土填回。
1.3 中耕秋耕
生長季節除草并結合中耕,桃樹落葉前后施有機肥并結合全園秋耕,耕作深度20~30 cm。
1.4 間作
桃園間作作物多選擇豆類、花生等,也可以選擇毛葉苕子、苜蓿等綠肥作物。種植間作作物應注意留足樹盤,及時進行施肥、灌水及中耕除草等田間管理工作[2-3]。
2 肥料管理
2.1 桃樹需肥特點
2.1.1 氮肥。桃樹新梢生長量大,結果大,其對氮素較敏感。氮素過多易引起幼樹及初結果樹新梢徒長和延遲結果,加重生理落果,應視樹齡、產量等適量施用氮肥。氮素施用過多時,新梢生長量減少,枝條細弱且花芽分化減少,枝芽抗寒能力下降,果實小、色澤差。
2.1.2 磷肥。桃樹對磷肥的需求量較氮、鉀肥少,磷肥主要用于保障桃樹傳粉受精、增加果實糖分含量和促進花芽形成。桃樹缺磷會導致果實顏色暗沉,肉質松軟,味酸,出現斑點或裂皮現象。
2.1.3 鉀肥。桃樹對鉀肥的需求量較多,在鉀肥充足時,桃果實個大,糖分含量高;反之,則出現桃果實畸形、個小、早熟以及葉卷、葉灰綠色等癥狀。
2.2 施肥量
根據桃樹品種、樹勢、樹齡、產量以及肥料性質、果園土壤肥力、當地氣候條件等因素,綜合決定桃樹的適宜施肥量和氮、磷、鉀肥比例。一般而言,每生產50 kg果實需施入基肥80~100 kg、純N 0.4 kg、P2O5 0.3 kg、K2O 0.5 kg。
2.3 施肥適期和方法
2.3.1 基肥。基肥宜秋施,宜在果實采摘后盡快施入,或在桃樹落葉前30 d左右施入。施肥方法以條溝或放射溝施為宜,深40 cm以上。果樹具有生長年限長、土壤板結、土壤微量元素消耗大等特點,因而每株桃樹溝施有機肥50 kg、45%復合肥2 kg或尿素1 kg、磷酸鈣2.4 kg、氧化鉀0.6 kg,以改善土壤結構,為豐產穩產打下良好的基礎。注意施肥時不要靠樹體太近,宜將肥料與土壤混合施入,以免造成燒根[4-5]。
2.3.2 追肥。一般而言,桃園每年需追肥3~5次,追肥以速效氮肥為主,同時配合適量磷、鉀肥。高產園追肥次數應 >5次。
(1)萌芽肥。宜在萌芽前7~14 d施入,多結合開春后灌水進行,以速效氮肥為主。根據樹體狀況,原則上施用尿素120 kg/hm2,以提高桃樹抗病能力,促進根系和新梢生長,保證開花受精良好,提高坐果率。
(2)開花后追肥。宜在謝花后7~14 d(開花后至果實核硬化前)施入,以氮肥為主,配合少量的磷、鉀肥。施尿素75 kg/hm2、磷酸銨22.5 kg/hm2、氧化鉀37.5 kg/hm2,可促進新梢生長和果實生長、提高坐果率、改善樹體營養、促進果實前期的快速生長。
(3)硬核期追肥。應配合施用氮、磷、鉀肥料,可促進胚和核發育、果實膨大,為次年結果打下基礎。
(4)果實膨大追肥。在果實再次進入快速生長期時施用,以氮肥為主,配合施用適量磷、鉀肥。可施45%三元素復合肥225 kg/hm2或尿素120 kg/hm2、氧化鉀112.5 kg/hm2、磷肥225 kg/hm2。中晚熟品種果實膨大期與次年花芽分化期基本吻合,此時追肥對促進果實膨大和花芽分化具有重要意義。
(5)采果肥(感恩肥)。以磷、鉀為主,并配合施用適量氮肥。采果肥可補充樹體消耗,加強秋季營養積累,提高越冬能力。
2.4 葉面噴肥
結合病蟲害防治,根據桃樹的長勢和長相,合理噴施葉面肥。
3 水分管理
桃樹極不耐澇,在生長期淹水1 d以上即出現死亡現象。因此,要加強桃園排灌系統的清理、整修,做到旱能灌、澇能排,從而達到增強樹勢、提高桃園產量和質量的目的。全年應保證萌芽水、追肥后澆水、封凍水的供應,尤其是在高溫干旱季節,應根據桃園樹體狀況及時澆水。
4 參考文獻
[1] 趙曉芬.桃園土肥水管理技術[J].農業技術與裝備,2017(6):43-44.
[2] 何華平,王富榮,王會良,等.鄂北崗地桃園省力化土肥水管理技術[J].中國南方果樹,2016,45(3):157-158.
[3] 葛虹池.丹東鴨綠江地區燕紅桃土肥水的管理[J].防護林科技,2016(11):81-82.
[4] 靳愛榮.桃園肥水管理模式試驗[J].北方果樹,2016(6):10-11.
[5] 劉宇政.核桃土肥水管理技術[J].河北果樹,2016(4):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