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海忠
摘要 本文基于錦州市松山新區實際情況,分析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資產清產核資的意義和任務,闡述了錦州市松山新區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方法,包括準備階段、全面實施階段和檢查驗收階段,以期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資產清產核資;意義;任務;方法;遼寧錦州;松山新區
中圖分類號 F302.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4-0290-01
松山新區位于錦州市區南部,地處城鄉結合部,是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產城融合示范區,耕地面積達0.77萬hm2,下轄3個街道辦事處、2個果樹農場、27個行政村,農業人口約4.5萬人。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意見》和省、市相關文件精神,結合實際情況,當地農業部門在實踐中探索出松山新區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資產清產核資的工作方法。
1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資產清產核資的意義
首先,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是順利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根基[1]。按照經營性、非經營性和資源性分類登記,實行臺賬管理,能夠切實摸清集體資產,保護好資源性資產,盤活好經營性資產,管好非經營性資產[2]。其次,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是保障農民財產權益的客觀要求,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的重大舉措[3]。第三,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是加強集體資產財務管理的有力舉措。全面開展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查實集體資產存量、價值和使用情況,確保賬證相符和賬實相符,規范集體資產財務管理[4]。
2 任務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資產清產核資的任務包括全面清查村集體所有的資金、資產、資源(以下簡稱“三資”)狀況,進行清理、逐項登記、認真核實、固定資產評估、村級公示、核實確認、逐級匯總、成果建庫工作。
3 方法
3.1 準備階段
3.1.1 成立組織機構,建章立制,明確責任。松山新區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在區工委、管委的統一領導下進行,成立由農發局、財政局、紀檢監察、街道(辦事處)等單位負責同志參加的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領導小組,由區委書記任組長,區分管主任任副組長,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農業經濟發展局;街道(辦事處)及相關村組建工作領導小組和相關機構,街道(辦事處)黨委書記為第一責任人,具體安排部署本街道(辦事處)清產核資工作;各村委會成立資產清查工作組,實施具體工作,協調有關部門開展工作。區直部門負責檢查和監督街道辦事處清產核資工作,農業經濟發展、林業、水務和國土資源等部門負責提供確權資料及數據庫,指導街道辦事處開展清產核資工作。
3.1.2 制定實施方案。制定松山新區清產核資實施方案,各街道(辦事處)及相關村在區農村集體清產核資實施方案的指導下結合實際,制定各自農村集體清產核資工作實施方案和實施細則,保證此項工作有序開展。
3.1.3 做好宣傳動員。通過宣傳欄、宣傳車、宣傳資料、宣傳條幅、微信等載體,廣泛宣傳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清產核資的意義、內容、方法、工作程序等,切實做好動員部署工作,以得到群眾的理解和支持。
3.1.4 業務培訓。加強對基層干部的培訓,培訓內容包括政策解讀、清產核資方案、填寫表格等內容,使工作人員了解政策、掌握方法、明確程序,保證清理工作保質保量,做到不重、不漏。
3.2 全面實施階段
3.2.1 清理。由村兩委主要負責人及群眾推薦的村民代表參加的清產核資工作小組,對“三資”進行逐筆、逐項清理,采取先資金后資產、先賬內后賬外、先資產后資源、先合同內后合同外的清理方式。在清理過程中,從街道辦事處抽調干部和熟悉財務工作人員駐村指導。
3.2.2 登記。在清產核資過程中,填寫區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領導小組統一制定登記表,清理一項登記一項,清理登記工作以村為單位進行。要求登記內容全面、事實清楚、數字準確。
3.2.3 核實。農村集體“三資”由村清產核資工作小組進行逐項核實,重點對“三資”的數額、權屬、臺賬與實物、處置與管理等情況進行核實,做到數額無誤、現狀清楚。
3.2.4 評估。對賬內資產原則按照原值登記,賬面價值與實際價值背離較大的應進行重估,由村清產核資工作小組討論確定,也可由評估機構評估確定,并報街道(辦事處)審核批準。
3.2.5 公示及確認。在清理工作結束后,要召開村民代表會議審議,審議無異議后在村務公開欄進行公示,公示無異議則整理清產核資結果,召開村民代表會議形成清產核資結果決議,與會人員簽字確認,明確集體所有權的歸屬。
3.2.6 匯總。經村民代表會議確認的清產核資結果,由村清產核資工作小組簽字后上報街道(辦事處)審核,報區農村集體產權制度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
3.2.7 建庫。清產核資數據以村為單位,錄入數據信息管理系統(相關證書、地籍圖掃描入庫)。
3.3 檢查驗收階段
3.3.1 強化監督檢查。區委督查室對由街道辦事處集體經濟組織清產核資工作進行專項督查,指出存在的問題,提出下一步工作要求。
3.3.2 處理和解決問題。各街道辦事處要對在工作中發現的權屬不清、資產不明、賬外收支等問題要逐個處理和解決,形成解決問題的意見后要上報備案。
3.3.3 清查工作總結。各街道辦事處要全面總結清產核資工作總結,報送區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
3.3.4 完善管理制度。印發《松山新區農村集體“三資”管理辦法》,內容包括財務收入管理、財務開支審批、財務公開、資產清查等制度。
4 參考文獻
[1] 劉瑞玲.淺談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農民致富之友,2017(12):31.
[2] 張長喜.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中國集體經濟,2018(6):8-9.
[3] 吐爾遜·卡依爾,吾日古麗·阿吾力.鄉村級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管理建議[J].農村科技,2010(1):65.
[4] 余青華.東營市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清產核資工作情況的調查報告[J].農民致富之友,2016(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