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婧
摘要 利用2016年輝縣市氣象資料中的氣溫、降水、日照時數資料,對2016年輝縣市氣候特征、主要氣候事件及其影響進行分析研究。結果表明,2016年輝縣市氣溫和日照時數與歷年標準值相比屬正常,年降水量與歷年標準值相比異常偏多。先后出現了干旱、特大暴雨、大風、冰雹、霧霾、高溫等災害性天氣,輝縣市氣候波動性和不穩定性較大,對農林和人民生產生活造成不利影響。因此,科學防御氣象災害是當前氣象防災減災工作的核心任務。
關鍵詞 氣候特征;災害性天氣;影響;河南輝縣;2016年
中圖分類號 P42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4-0202-02
Abstract Using the temperature,precipitation and sunshine hours of Huixian meteorological data in 2016,the climate characteristics,major climate events and their influence of Huixian City in 2016 we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The results showed that,temperature and sunshine hours were normal compared with the historical standard values,and annual precipitation was unusually high compared with the historical standard values.Drought,heavy rain,high winds,hail,smog,high temperature and other disastrous weather appeared.The climate fluctuation and instability in Huixian City were large,which had negative effects on agriculture,forestry and people′s production and life.Therefore,using scientific defense to against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is the core task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Key words climatic characteristic;disastrous weather;influence;Huixian Henan;2016
輝縣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東部、西部、北部緊鄰太行山脈,多處山峰海拔超過1 000 m,中部岡陵起伏,南部平坦遼闊,屬于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輝縣市第一產業是農業,平原地區素有“豫北糧倉”之稱,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等,是國家優質小麥生產基地、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食用菌行業優秀基地縣、全國無公害農產品標志推廣與監管示范縣和河南省畜牧業發展重點縣,是農業部、財政部定點的全國瘦肉型豬生產基地和優質肉牛生產基地。
受季風作用和太行山地勢抬升作用的影響,加之復雜地理環境影響,輝縣市容易出現干旱、暴雨、冰雹等災害性天氣,并引發泥石流、山體滑坡、塌方等次生災害。2016年輝縣市年平均氣溫和日照時數與歷年標準值相比屬正常,年降水量與歷年標準值相比異常偏多,先后出現了干旱、特大暴雨、大風、冰雹、霧霾、高溫等災害性天氣。輝縣市氣候波動性和不穩定性較大,對農林和人民生產生活造成不利影響。因此,研究分析2016年氣候特征和災害性天氣的影響,對政府及相關部門制訂完善農業氣象災害防御方案,科學合理調整農業、畜牧業產業結構布局等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資料與方法
本文選取1971—2016年輝縣市氣象局地面觀測資料中的氣溫、降水量、日照時數3個氣象要素數據為參照,利用數理統計法、圖標法、氣候傾向率法等對比分析2016年氣候特征,并研究災害性天氣產生的不良影響。
2 結果與分析
2.1 氣溫年際變化特征
由圖1可知,1971—2016年輝縣市氣溫逐年波動起伏比較明顯,整體呈增多的趨勢,氣候傾向率為0.399 ℃/10年。統計2016年地面觀測資料,2016年輝縣市平均氣溫15.1 ℃,與歷年氣候標準值相比屬正常。冬季平均氣溫1.6 ℃,較氣候標準值偏高0.1 ℃;春季平均氣溫16.4 ℃,較氣候標準值偏高1.1 ℃;夏季平均氣溫26.6 ℃,與氣候標準值持平;秋季平均氣溫15.5 ℃,較氣候標準值偏高0.6 ℃。年極端最高氣溫36.4 ℃,出現在6月22日;年極端最低氣溫-13.6 ℃,出現在1月24日。
2.2 降水量年際變化特征
由表1可知,1971—2016年輝縣市降水主要集中在5—8月,由于夏季副熱帶高壓作用下西南部暖濕氣流較為旺盛,加劇了對流的發展,容易產生雷雨天氣。2016年輝縣市降水量為1 173.6 mm,較歷年氣候標準值異常偏多100%。其中,冬季降水量29.9 mm,較氣候標準值異常偏多81%;春季降水量51.6 mm,較氣候標準值偏少49.5%;夏季降水量977.1 mm,較氣候標準值異常偏多172.6%,超出歷史極值2倍;秋季降水量100.5 mm,較氣候標準值偏少8.6%。
2.3 日照時數年際變化特征
由圖2可知,1971—2016年輝縣市日照時數波動起伏較大,整體呈增多的趨勢。2016年日照時數為1 877.3 h,與歷年氣候標準值相比屬正常。冬季日照時數為386.5 h,較氣候標準值偏多11.4%;春季日照時數為573.4 h,較氣候標準值略高3.3%;夏季日照時數為544.2 h,較氣候標準值略高9.9%;秋季日照時數為392.4 h,較氣候標準值偏少8.6%。
3 災害性天氣
3.1 干旱
2015年12月2日至2016年1月21日連續51 d無降水,冬季干旱不利于小麥越冬生長,大幅增加了農民灌溉農田所需的財力和人力投入,而且也使森林火險等級持續偏高,防火壓力加大[1]。
3月小麥進入起身、拔節、孕穗期,由于2016年3月氣溫回升快,降水異常偏少,空氣干燥,使土壤蒸發加快,同時小麥葉面積指數迅速增加,輝縣市境內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春旱,森林火險等級持續偏高。
秋季降水分布不均,9月降水量與氣候標準值相比顯著偏少,對玉米灌漿成熟及秋季作物生長有所影響,但晴好天氣有利于夏玉米成熟收獲和晾曬[2-3]。
3.2 特大暴雨
7月8日夜里至9日輝縣市普降大暴雨(表2),大部分地區出現特大暴雨,截至7月9日20:00,最大降雨量出現在氣象局站,為439.9 mm,最大小時雨強達111.1 mm,是自1952年有氣象觀測記錄以來的最大值。
據統計,大量居民房屋進水,城區損壞車輛逾1 000輛,臨街商戶、商業區地下廣場商戶、超市受損嚴重;農作物玉米受災面積5 762 hm2,其中成災面積4 492 hm2,絕收面積400 hm2;受災人口7.8萬人;倒塌房屋49戶181間;損壞房屋57戶201間;損毀溝渠6 500 m、道路7 000 m、水壩120 m。直接經濟損失約2億元,其中農業損失2 192.02萬元,基礎設施320萬元,家庭財產損失約1.8億元。
7月18日夜間至19日夜間輝縣市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特大暴雨。最大降水出現在沙窯,降水量為347.2 mm,北部鄉鎮在200 mm以上,西南部降水量為100~200 mm,其他地區均在50 mm以上。沙窯鄉、南寨鎮、西平羅鄉、南村鎮、上八里鄉、拍石頭鄉、吳村鎮、薄壁鎮、趙固鄉、峪河鎮、占城鎮、冀屯鎮、洪洲鄉13個鄉鎮農作物玉米受災面積13 366.7 hm2,其中成災面積12 800 hm2,絕收面積6 450 hm2;受災人口129 300人;倒塌房屋292戶705間;損壞房屋303戶677間;緊急轉移人口5 000人,其中,集中安置人口2 000人;淹死羊、豬,各類牲畜逾6 000頭;損毀堤岸26 188 m、自來水管道10 810 m、道路123.39 km、橋梁27座、水壩8 580 m,毀壞樹木3.1萬棵。旅游環線南灣橋至三郊口等道路出現多處損毀或塌方;各景區基礎設施受損嚴重。直接經濟損失達5.1億元,其中農業損失約1.3億元,基礎設施約3.2億元,家庭財產損失5 895萬元。
3.3 大風
2016年夏季出現大風天氣5 d,其中最大風速出現在6月10日17:35—17:58,日極大風速達到21.0 m/s(陣風9級),未造成災害和較大的損失。
3.4 冰雹
2016年6月4日傍晚輝縣市局地出現了冰雹,降雹時間為10~20 min,降雹密集,雹大如棗,地面積雹約7 cm,此次災害造成洪州鄉、北云門鎮、趙固鄉、高莊鄉、上八里鎮、冀屯鎮、百泉鎮的小麥、果樹等作物不同程度受損。據統計,受災人口30 000人,農作物受災面積2 233 hm2,其中成災面積2 100 hm2,絕收466 hm2,果樹(桃)受災約830 hm2,直接經濟損失8 191萬元。
3.5 霧霾
2016年輝縣市霧霾天氣主要出現在春、秋2季,春季、秋季、冬季、夏季分別出現42、32、15、11 d。霧霾日數較往年同期明顯增多,與空氣污染物較多、冷空氣勢力弱、近地面風力、大氣垂直對流弱等因素有關。霧霾對人體呼吸道健康影響較大,同時也給交通運輸和市民出行帶來了一定的不便[4]。
3.6 高溫
夏季日最高氣溫≥35 ℃的日數有12 d,其中6月出現7 d,7月出現3 d,8月出現2 d。雖然高溫致使地面水分蒸發快,植株蒸騰作用加強,但農田的及時灌溉和間斷性的降水過程降低了高溫對植株的傷害。此外,高溫天氣不便于老幼弱人群的出行。
4 結語
2016年輝縣市出現了干旱、暴雨、大風、冰雹、霧霾等災害性天氣,對農業、林業以及人民群眾生產生活造成較大影響。綜合分析,2016年氣象條件對輝縣市的整體影響是弊稍大于利。氣候變化和災害性天氣對輝縣市農業生產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分析濕澇、高溫熱害、干旱等危害農業生產的影響因子和變化規律,采取適應、抗御的技術和措施;二是農業生產布局和結構需要進行適應性調整;三是培育耐濕、耐旱、耐熱的作物品種,提高作物抵御不良氣候因子影響的能力;增強災害性天氣預報預警能力,科學利用空中云水資源,有效提升氣象防災減災水平。
5 參考文獻
[1] 秦大河,陳振林,羅勇,等.氣候變化科學的最新認知[J].氣候變化研究進展,2007,3(2):63-73.
[2] 池再香,白慧.黔東南地區近40年來氣候變化研究[J].高原氣象,2004,23(5):704-708.
[3] 丁一匯,戴曉蘇.中國近百年來的溫度變化[J].氣象,1994,20(12):19-26.
[4] 楊世剛,趙桂香,潘森,等.我國雷電災害時空分布特征及預警[J].自然災害學報;2010(6):153-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