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進 田超文 陳立堅
摘要 在生產中改造低產老桑園的措施很多,但在樹體衰老虛弱時,春季或夏季采用截去主干的方法是十分有效的途徑。本文采用科學的方法,選擇適宜的時間,加強截干后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可很快達到改造效果,贏得豐產 。
關鍵詞 桑園改造;途徑;截去主干
中圖分類號 S888.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4-0231-01
一般來說,常規的低產桑園改造技術措施以提高伐位、拳上留拳、增加支干、壓條、增株補缺以及加強水肥管理為主要措施,但在樹體非常衰老虛弱的時候,上述低產改造措施并不理想[1]。有的蠶區甚至出現毀園重建的情況,此種做法不但增加了生產成本,還延誤了桑樹成園時間。在生產中觀察發現,在春季或夏季截去主干,可以徹底改造低產園,效果較好[2]。
在生產中,低產桑園病蟲害嚴重,桑園因品種不良或是實生桑,或樹齡過老,生理機能衰退,導致桑樹低產。因此,筆者認為只有通過截去主干的方法才能徹底改造這一類桑園,該措施不但投入少,而且見效快。
1 截干方法
對于樹體主干、桑拳衰老、枯枝、枯樁嚴重、長勢較差,或樹體之前病蟲害嚴重、但根頸部分生長正常的桑樹,采取離地面1~2 cm截去主干,根據需求培養成不同的樹形,從而達到豐產桑園的目的。該方法有別于傳統的截干復壯方法。傳統的截干復壯方法是在第一枝干、第二枝干基部截伐,結合其他管理措施,改善桑樹群體結構達到復壯桑樹的目的。該方法最大的優點是不但能去掉枯枝、枯樁、弱拳、弱干,更能最大程度地去除原有樹體上的病原及蟲原[3]。
2 截干時間
截干時間主要根據桑園水灌條件及生產安排來確定。水灌條件不便的應放在春季3月上中旬,水灌條件好且不愿放棄春蠶飼養可放在夏季,截干必須保證在6月1日前結束,夏截干要結合春蠶與齡期用葉,要求邊采葉、邊截干,做到用葉結束、截干結束,目的主要是提早發芽時間。在實際生產中,提倡在春季3月上中旬截干。
3 樹形養成
桑樹截干后,主要靠根頸部的潛伏芽重新萌發,一般可重發2~4根有效枝條,多的可達5~6根,樹形養成可以根據老桑園實際密度,采取不同的樹形養成方法。
對于1 5000株/hm2以上的桑園,建議用單主干養成法、潛伏芽體萌發后,留健壯芽1根,形成1根主干,其余疏去,可通過2次摘心,形成分叉,實現當年養成樹形。
對于15 000株/hm2以下的桑園,建議用多主干養成法,留健壯芽2~3根,形成2~3根主干,當桑芽長到15~20 cm高時摘心,摘心后每條再留健壯芽2~3根,實現當年形成有效枝條5~6根,第2年春季或夏季離地面50~60 cm高剪伐形成低干桑。
4 截干后管理
桑樹截去主干后對桑樹的根系抑制作用較大,大量根毛死亡、部分根系暫時枯死。因此,截干后必須加強管理,稍有疏忽,就有可能影響改造效果。
4.1 加強水管
在當地大多年份,3—7月降雨量不太充沛,這時土壤中如缺水,則會嚴重影響發芽,導致發芽率降低,或發出弱芽,甚至不發芽。因此,在截干后必須對全園區進行1次灌水,滿足芽體的生長需要。桑樹發芽后,需要充足的水分,可根據天氣情況,春季在發芽前開葉后各灌1次水,4—5月再灌水2次,做到前期少灌、后期多灌,夏秋季7~10 d無降雨時也要及時灌水。
桑樹既怕干旱,又怕水澇,桑園積水會影響土壤通氣,致使桑根呼吸困難,嚴重時會導致死亡。因此,做好開溝排水工作十分必要。雨量集中的季節或地勢低洼的桑園應開溝排水,防止澇害[4]。
4.2 合理施肥
在芽體生長到15~20 cm之前,最好不要施肥或少施肥,施肥盡量以堆肥、廄肥、復合肥為主,避免施用速效氮肥,防止燒根,因為此時根系各項生理作用弱。在此后,可追肥,逐次加量,第2年春季可大量施肥,因為桑樹截干1年后新發枝條基部重新長出新根,成為獨立的新個體,原來的老桑根逐漸壞死,成為新個體的有機肥料。施肥時要注意氮、磷、鉀的合理搭配,一般認為,氮、磷、鉀的比例以10∶4∶5為宜。有機肥有改良土壤的作用,有條件時應以有機肥為主,化學肥料作為補充。施肥方法采用溝施,便于操作,施有機肥溝要挖深挖寬,化學肥料可挖溝或穴,繞樹體以半徑50 cm挖環形溝或穴施[5]。
5 中耕除草
截去主干后,中耕除草有利于改良土壤理化性狀,促進新根的發生。同時,有利于光照充分,殺死樹體和土壤中的病原菌,并促進根頸部潛伏芽重新萌發。中耕除草是傳統的除草方法,具有針對性強、操作簡單、除草徹底等優點。除草時堅持“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則,需要時可以中耕除草多次。
6 加強病蟲害防治
截干后應一次性將枯枝、枯樁、桑拳等殘體從桑園清除出去,此時,桑象蟲等害蟲會集中在雜草和桑樹根頸交界處,其他害蟲卵也容易在4月孵化出來而危害桑芽的生長,對這一類蟲害,此時是最佳防治時期,用一般殺蟲劑就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時,一些桑樹病害在這時也進行初次防治,在發芽后期,每次降雨之后,可選用一些內吸性較好的殺菌劑進行噴施,經過數次噴施后,可以完全杜絕病害再次發生。在樹形養成后,繼續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桑園病蟲害防治原則,采用科學的方法,經濟有效地控制桑園病蟲害[6]。
7 結語
采用以上方法,只要實實在在做好每一個環節,低產園會很快達到改造效果,省去許多不必要的投入。不僅節約成本,而且贏得豐產。另外,對于一些品種不良桑園或實生衰老桑園,可使用春季截干結合優良品種嫁接的方法進行改造,也能獲得成功,并能節約成本。
8 參考文獻
[1] 何莎,曾婷,易洪,等.園林綠化中的主要雜草及防除技術:以湖南為例[J].湖南農業科學,2016(1):53-55.
[2] 樓明星.截干法改造老桑園技術[J].蠶桑茶葉通訊,2010(4):17.
[3] 王暉.更新法改造老桑園技術[J].蠶桑茶葉通訊,2009(1):14.
[4] 徐盧寶.大別山區桑園高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08(18):274.
[5] 李仕亞,何猛,王敦崇.夏季截除主干改造老桑園技術與效果[J].蠶桑通報,2007(1):54-55.
[6] 李仕亞,何猛,程懷武,等.夏季截去主干改造老桑園技術與效果[J].中國蠶業,2007(1):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