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軻輝
【摘 要】:目的:關于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后的疼痛癥狀采用中醫聯合西醫方案治療臨床價值探討。方法:選取44例來我院進行糖尿病并發癥診斷與治療患者進行研究,待患者確診為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并發癥后給予所有患者常規西醫治療,之后分組對于觀察組患者再次采用中醫療法來治療,評價兩種治療方案應用療效。結果:經過西醫+中醫治療的觀察組患者疼痛緩解效果良好,臨床不適癥狀得到有效改善,數據結果較之于對照組差異大,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在臨床治療時可以采用應用效果好、安全性高的中西醫聯合治療方案,有助于患者四肢疼痛的有效緩解,減輕疼痛,提高生活質量。
【關鍵詞】:中西醫;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疼痛;治療
【中圖分類號】R58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8-03--02
糖尿病屬于臨床一種較為常見的慢性疾病,致病危險因素較多,目前尚無完全治愈疾病的辦法,需要患者每天按時服藥控制血糖,避免血糖異常變化導致更為嚴重的疾病。但是由于部分患者不重視疾病的控制治療,常會出現糖尿病足、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以及糖尿病腎病等并發癥,給患者的日常生活與工作等活動造成了極大不便。其中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發生率較高,病因尚不明確,患者神經系統發生病變出現該種并發癥后臨床癥狀多表現為肢體疼痛,伴有電擊式、針刺樣感覺,癥狀在夜晚、神經系統處于亢奮狀態時會加劇,給患者造成的身心痛苦和精神壓力較大,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下降[1]。現階段對于該種并發癥多采用西醫療法干預,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治療效果,但是易出現用藥不良反應。基于此本文選擇確診為疼痛性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44例患者作為臨床不同療法治療效果的研究對象,分析治療疾病的最佳治療方案。全文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糖尿病患者共計44例來研究,經診斷可知所有患者均符合臨床糖尿病(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內科學)診斷標準。患者中男性和女性人數分別為29例、15例;年齡處于45~6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6.7±2.4)歲;患病時間最短為3個月,最長為8年,平均病程為(4.1±1.3)年。按照治療方法的差異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并對上述臨床基本資料做以比較結果可知差異不明顯,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疾病治療期間接受西醫治療:給予患者雙胍類、胰島素、前列地爾、維生素B1等藥物。觀察組按照西藥治療后,繼續采用中醫針灸療法干預疾病。針灸時需要患者仰臥于病床上,針灸師選擇在患者身體足三里、三陰交、太溪、曲池等穴位施針,每處穴位針灸時間不得少于1分鐘,期間詢問患者相應穴位是否出現酸脹、麻木感,如果有在下一穴位施針;同時在針灸位置應用回旋灸法施炙,時間控制在15分鐘左右,以穴位處有明顯溫熱感為宜;還需要在阿是穴直接施針,但不可用灸條施炙,時間保持2分鐘。該組患者每天針灸總留針時間為半小時,每天1次。兩組患者分別經過連續14天的治療,應用顯效、有效、無效評價治療效果,其中顯效表示為患者臨床肢體疼痛等癥狀完全消失、腱反射與肌電圖結果均表示正常,有明顯的神經傳導速度加快表現;有效表示患者的癥狀、肌電圖以及腱反射等表現與治療前比較部分改善與好轉;無效表示患者身體各項癥狀與指征無明顯變化或有惡化表現。治療總有效率為顯效率與有效率之和。
1.3 統計學方法
數據經SPSS.15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x±s)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n(%)表示、X2檢驗,結果P<0.05提示兩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大部分患者疼痛治療效果明顯;治療后兩組肌電圖兩個方面指標速度較之于治療前有著較大提升,而且觀察組數據具有顯著優勢,以上數據進行兩組間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的差異性P<0.05.詳細數據參見表一:
3 討論
糖尿病周圍神經系統發生病變后,常會引發四肢麻木、疼痛等癥狀,臨床治療難度大,治療效果不理想。該疾病發病原因為糖尿病患者體內有著非常活躍的山梨醇旁路代謝活動,過度代謝會導致患者血液循環異常,部分血管病變,若神經系統組織長時間處于缺氧、缺血狀態,該處神經傳導速度下降,誘發神經系統疾病[2]。現階段針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疼痛西醫治療的不足之處,臨床可以輔以中醫療法進行聯合治療,在西醫藥物治療基礎上更有效的刺激患者神經系統,提高神經傳導速度,以此達到固本通絡、改善疼痛、控制血糖的綜合療效,所以中西醫聯合治療方案的臨床應用價值優于單一的西醫干預效果[3]。在本文的研究中即就有22例觀察組患者采用聯合療法治療疾病,取得了理想的治療效果,患者用藥+針灸后身體無任何不良反應出現,肢體痛感和麻木感基本消失或減輕,兩組的疾病治療結果比較后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臨床疼痛性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治療期間,需要醫生準確把握患者的患病嚴重性以及癥狀表現,及時制定中醫+西醫治療方案,以此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治療,使得患者神經系統周邊血管可以盡快恢復正常循環,保持良好的神經傳導速度,為血糖控制提供助益。
參考文獻
徐麗英,曹燁民,鐘萍, 等.前列地爾聯合中藥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疼痛臨床觀察[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7,(3):503-506.
安俊梅.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38例[J].中國中醫急癥,2010,(6):962,983.
何培文.電針加紅外線照射聯合黃芪桂枝五物湯治療糖尿病痛性周圍神經病變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1):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