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麗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各種社會不良狀況的出現也越來越頻繁,其中以青少年為主的犯罪問題成為許多人共同關注的熱點。而近年來青少年犯罪事件不斷發生,這已經成為我國繼環境污染和毒品犯罪之后的另一類重大問題。尤其在最近幾年里,青少年犯罪呈現低齡化和團體化、暴力化的趨勢明顯,青少年犯罪率的不斷上升不僅嚴重影響了社會治安管理,還給他們自己本身造成了很嚴重的心理陰影和生理上的傷害。
一、造成青少年犯罪主要原因
目前造成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可以分為家庭因素、校園因素、社會因素和自我因素四大類[1]。許多青少年因為家庭教育不到位,長期存在家庭矛盾等原因,造成他們從小性格缺失。同時在學校和社會問題上,學校中的各種校園暴力事件、不公事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青少年的身心發展,而青少年正處于敏感脆弱的時期,沒有明確成熟的是非觀,很容易被外界的一些不良信息引誘,導致他們做出違法犯罪的行為。
二、目前社會上解決青少年犯罪問題的主要方式
1.家庭矛盾調和
家庭環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在青少年成長的階段如果家庭矛盾過多就很容易帶動他們的消極情緒,對于有過違法犯罪行為的青少年來說他們的精神壓力相比于其他同齡人來說會更大,矯治的效果也會隨之下降。因此,在目前的青少年犯罪矯治方法中會首先從解決家庭矛盾的角度下手,讓青少年能夠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從而逐漸擺脫心理上的困擾。
2.司法常規矯治工作
在目前的青少年犯罪矯治過程中,占比最大的一個矯治方式是利用正常的法律程序對其進行勞改教育,但是由于青少年處于青春叛逆的階段,在接收矯治教育時經常會出現煩躁、獨斷、叛逆等心理特征[2],因此單純地通過目前的司法機關、監獄、青少年管教所和工讀學校等青少年犯罪矯治機構來對其進行管制教育是很難達到理想的矯治目的的。因為這些犯罪矯治機構對青少年進行管制的過程中采取的處置方式主要為監制教育,沒有根據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對其實施雙面疏導,缺乏人性化的管理,有犯罪行為的青少年對此會出現心理反叛現象,很難達到青少年犯罪矯治工作的要求。
三、青少年犯罪矯治的社會工作介入機制的發展方向
1.建立更加專業和完善的社會工作機制
雖然在很多人看來,矯治社會工作是由社會各行各業的人組成的志愿者體制工作,旨在為曾經有過違法犯罪行為的青少年提供心理矯治服務,讓他們能夠更好地走出犯罪心理陰影,擁有積極向上的健康思想。但是在另一方面,社會矯治工作又是依附在國家司法體系中的社會福利服務,它必須有專業的指導政策和系統化的機制才能夠發揮出最大的作用。因此,在目前社會對青少年犯罪管理的基礎上,要建立起一個由政府部門主導,社會共同參與的專業化青少年矯治工作體系,為青少年提供更加完善的心理和生理矯治服務,引導他們逐漸消除不良情緒,以更加積極向上的心態去面對困難。例如,早前在成都武侯區設立的社區矯正安置幫教志愿者協會就是為了完善和優化社會矯治工作體系而作出的第一步探索,該協會通過開展社區矯正治理工作,對刑滿釋放的解教人員進行矯正安置幫扶,在很大程度上預防和減少了解教人員重新犯罪的概率,對社會治安的維護和構建和諧社會做出了有效的幫助。
2.構建優質統一的矯治考核評估體系
由于社會矯治工作屬于社會福利服務,沒有嚴格的執行規定,因此在矯治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會出現矯治考核評估方法不明確,各矯治工作組織的評估方案不統一等現象,這就很容易導致各地方的矯治效果程度不一,矯治工作難以高效開展的狀況出現。不合理的考核和評估機制很有可能會導致矯治工作停滯不前,甚至會傷害到工作對象的身心健康,因此構建一個優質統一的社會矯治考核評估體系很有必要,它既是社會矯治安置工作志愿者的工作執行依據,也是對矯治工作在各個階段開展時的重要評判標準,因此社會矯治工作志愿組織應該通過問卷調查、心理剖析等方式,來對矯治社會工作評估方案進行統一和完善,利用分數制、數據分析等科學手段來評估矯治工作開展的程度。
3.對矯治工作者進行專業性的職業培訓
矯治工作的順利開展不僅要構建一個完善的矯治工作機制和矯治評估考核體系,同時還要增強對矯治工作者的培訓,加強矯治工作者的綜合素養。由于負責青少年矯治工作者面對的都是一群年齡在十四周歲到十八周歲范圍內的未成年人,他們的心理和生理都沒有達到成熟穩定的狀態,再加上有過違法犯罪的行為,因此他們的心理狀態相對于一般的青少年來說更加不好,這就要求社會矯治工作者擁有良好的綜合素質和高職業素養,才能進一步對這類青少年進行心理疏導,引導他們走出心理誤區。而矯治工作是一項綜合性的社會服務工作,要求矯治工作者擁有法學、心理學、健康學以及教育學等方面的綜合性知識,對于現代的矯治社會工作來說,矯治工作者還需要學會合理運用社會工作、心理輔導和行為測試等方法來對服務對象進行矯治工作,這對矯治工作者的知識涉獵要求比較高,所以在這個基礎上,可根據實際情況對社會矯治工作者進行定期的法學、犯罪心理學、健康心理學以及教育學等方面的專業培訓。同時建立相關的矯治工作人員考核機制,只有具備足夠的技術基礎和理論經驗的工作人員才能夠成為青少年矯治對象的觀察員和看護人。
四、討論
少年強則國強,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幫助青少年健康成長就是保障國家未來的發展需求,因此社會矯正工作的開展是一項具有重大意義的社會福利服務工作。而在目前的研究中,我們發現青少年犯罪的形成大多數是因為家庭、社會、學校和個人等因素造成的。目前社會對青少年犯罪的矯正機制不完善,基本上只從家庭調和角度和司法介入角度來對問題青少年進行矯治工作,缺乏了對青少年心理和生理上的人文關懷。這類問題都是社會在發展中不斷摸索分析出來的,因此要建立起一套完善專業化的矯治工作體系,建立起優質統一的矯治工作評估考核體系,同時加強對矯治工作人員的考核培訓,提升矯治工作人員的責任心與綜合職業素養,這樣才能夠對工作對象進行更加有效的矯治服務,矯治工作也才能不斷往專業化和高效化方面發展,為打造青少年心理疏導平臺,構建和諧社會作貢獻。
參考文獻:
[1]張 茹.優勢視角下的社會工作介入青少年社區矯正探析[J].農家參謀,2017(6):184.
[2]徐青青.少年矯正社會工作的服務思考——以青少年犯罪為例[J].科技經濟導刊, 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