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揚
一、引言
高校教工黨支部是教育、管理、監督和服務教工黨員的基層組織,黨員的思想教育工作尤為重要。提升高校教工黨支部黨員的思想活力,對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維護國家的長治久安,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調動廣大群眾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二、當下高校教工黨員的思想特點
(1)思想積極健康,愛崗敬業,但是信息辨別能力不強。絕大多數教師黨員都明白教書育人的真諦,但是,當身邊出現了不良現象或者黨員干部中出現個別違紀現象時,有的黨員容易以偏概全,抱怨組織,在不清楚事實真相的情況下聽信他人言論,甚至以訛傳訛。
(2)積極參加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但是個別黨員大局意識不夠。在工作、生活中,有的黨員傾向于個人價值的實現。在價值主體、取向和標準上表現出個體化特點,不能很好地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之間的關系,當二者發生沖突時,他們更傾向于個人利益,缺乏大局意識。
(3)理論學習流于形式,黨員教師對自身思想教育工作不夠重視。高校以教學、科研為重心,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很多黨員教師“教學至上、科研至上”的思想,平時僅注重業務的提高,思想教育學習流于形式。
三、“黨建+互聯網”模式下提升支部黨員思想活力的思路
1.充分利用互聯網這把雙刃劍,時時掌握黨員教師思想動態
(1)互聯網信息時代,各種信息、突發事件鋪天蓋地,迅速傳遍各個地方。網絡的發展一方面增大了信息控制的難度,但另一方面,借助網絡平臺,如微博、微信、QQ群等,可以便捷地了解教師的思想動態。支部要充分利用好這把“雙刃劍”,準確把握黨員和其他教師的思想動態,對癥下藥,方能發揮思想教育的最佳效用。
(2)建立突發事件應急反應機制。發生突發事件時要求相關部門和負責人及時發表官方聲明以免流言滋生,以訛傳訛,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
2.開展“引進來、走出去,線上、線下雙管齊下,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的思想教育活動
(1)支部邀請外面專家來校為黨員講黨課、作專題報告,內容涉及黨員感興趣且和黨員切身利益相關的熱點時事、方針政策。
(2)組織黨員觀看思想教育視頻、微課等。
(3)帶領黨員參觀紅色教育基地,親身體驗革命先烈大公無私、舍身忘我的精神。
(4)組織黨員去敬老院、兒童福利院等地為弱勢群體奉獻愛心,感恩、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3.通過線上、線下混合式學習交流方式,讓支部黨員思想教育學習落到實處
(1)支部借助學校網站、微信群、QQ群等網絡平臺,給黨員教師發布學習視頻,并對視頻內容提出若干問題,要求黨員作答,確保視頻學習落到實處,不流于形式。
(2)支部借助三會一課等活動組織黨員學習,會上要求黨員根據學習內容,結合自身工作實際,談談自己的學習心得,會后要求整理成書面文稿上交。
4.搭建為教師服務、與時俱進的網絡平臺,開展網絡思想教育
網絡平臺效果的好壞主要取決于其吸引力的大小。平臺可以發布教師感興趣的問題、程序流程和一些工作方法,分享工作心得,讓教師瀏覽網頁平臺變成生活的一個習慣,從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接受。
四、“黨建+互聯網”模式下提升支部黨員思想活力的路徑研究
1.網絡平臺堅持“自由平等、弘揚正氣”的理念
(1)加強內容建設,以正面聲音、正能量占據網絡陣地。
(2)加強網絡平臺監管力度。包含兩個方面:一是暢通平臺交流渠道。黨員教師在平臺上能夠自由表達自己對一些現象、問題的看法,支部安排相關人員收集并分類整理;二是發現問題苗頭,支部和相關部門要認真分析原因,及時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3)平臺上的交流人人平等,誰都沒有特權用身份去壓制他人言論。
2.網絡平臺要成為黨員教師思想教育的有力陣地
(1)根據黨員教師思想特點,準確投放思想教育內容,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師德師風教育。
(2)依據黨員教師在平臺上發布的信息、言論,將問題分類整理,報送相關部門處理,加強對黨員教師的關心和服務。
(3)平臺上發布教師關心的教學、科研、工資等信息,吸引教師的眼球,使教師愿意主動訪問平臺進行學習。
3.“黨建+互聯網”模式下開展形式新穎的黨員教師思想教育活動
(1)在互聯網信息技術背景下,黨員學習的工具從書籍擴展到電腦、手機。學習環境從會議室延伸到任何有手機、電腦的地方。交流方式從面對面交流轉變成線上、線下混合式交流,思想教育學習打破了時間和地域的局限。
(2)以“引進來、走出去,線上、線下雙管齊下,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為原則,開展形式多樣的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政治生日、黨員志愿者、組織生活會、民主生活會等活動。
4.加強黨員教師媒介素養教育
媒介素養是指在人們面對各種信息時所表現出的信息選擇能力、質疑能力、理解能力、評估能力、創造能力、生產能力以及思辨反應能力。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各種各樣的信息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文化信仰和價值觀念,教師黨員對信息真偽的辨別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在不清楚信息是否屬實的情況下,向他人尤其是學生傳播虛假信息造成的社會影響十分惡劣。
(1)教師黨員要學會解讀、分辨不同信息,了解他們與現實的差異,不盲目傳播虛假、負面信息。及時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幫助他們分析信息的真偽,杜絕不明信息的傳播。
(2)教師黨員加強網絡法律法規教育,教育學生遵紀守法。
(3)加強教師黨員網絡道德教育,堅定立德樹人的理念,為凈化網絡、保護學生的健康成長擔負起自己的責任。
五、結語
本文在“黨建+互聯網”模式下,經過研究探索,摸索出一系列提高教工黨支部黨員思想活力的路徑:如通過建立有效的網絡平臺、及時掌握黨員教師的思想動態、為黨員教師答疑解惑、吸引黨員教師主動參加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正確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開展形式新穎的黨員教師思想教育學習活動,引起黨員教師的重視和興趣,通過加強黨員教師媒介素養教育,使得黨員教師在各種信息面前能夠明辨是非,教書育人。這些路徑的實施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陳林元,張玉梅.高校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的探索[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12):48-50.
[2]陳 靜,李智慧.激發高校教師黨支部工作活力措施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4(14):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