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楠娟
一、我院市場營銷專業發展現狀
我院市場營銷專業設立于2005年,目前有學生800余人。市場營銷專業主要面向生活性服務產業(零售與銷售管理方向)行業服務、管理一線,且具備營銷策劃與銷售基本工作能力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目前該學科已形成通識教育、專業教育和實踐教育一體的學科課程體系。
二、市場營銷專業存在的問題
1.健康服務業類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匱乏
健康服務業主要包括醫療服務、健康管理與促進、健康保險以及相關服務,涉及醫療器械、保健用品、康養等支撐產業。據調查統計,目前四川省現代健康服務類企業中,市場營銷人才所占職工總人數的比重遠遠低于西方發達國家,市場營銷工作最薄弱的環節是營銷人才的缺乏。健康相關產能的擴張,尤其是醫療器械、藥品、健康養老服務,在政府扶持和市場需求不斷擴大的刺激下,產生了更多具有成長潛力的企業,直接刺激了其對營銷人才的需求。
2.四川省健康服務方向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空白
據陽光高考(教育部高校招生陽光工程指定平臺)統計,目前全國設置了市場營銷專業的高職院校有320所,其中四川省有28所,高校專業培養方向有醫藥、藥品營銷、奢侈品營銷、機電產品營銷、旅游市場營銷、體育市場營銷、醫藥國際貿易等。設置市場營銷專業院校眾多,以“健康服務方向”進行培養的尚未查到,僅有一個“醫藥方向”,但與健康服務關系并不密切。面對當前的人才培養空白,開設面向健康服務業方向的市場營銷專業,培養該專業的應用型人才是四川省專業結構進一步完善的需要,是滿足四川省生態文明教育的市場營銷專業發展需要。
3.市場營銷專業實踐教學不足
目前,我院市場營銷的實踐教學合作企業偏向于服裝、食品、房地產等行業,健康服務業類校外實踐基地建設相對缺乏。同時,實踐教學手段也缺乏科學性。當前,專業實踐教學最常采用的是案例教學、沙盤模擬和校外實習,而僅靠單一的實訓模擬很難將理論和實踐有效的融合,導致教育結構性失衡。
三、健康服務業市場營銷人才實踐教學體系建設方案
1.健康服務業類市場營銷人才的培養調整
結合我院的實際情況和教學特點,確立市場營銷(健康服務業方向)人才培養目標為: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健康服務業發展需要,系統地掌握了營銷學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技能,并具有基本的健康服務業營銷能力、市場策劃能力、銷售管理能力,能在各類健康護理機構、保健機構從事營銷服務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在常規市場營銷人才培養方案的基礎上改革人才培養方案,保留國際規定基本素質拓展類的通識課程,調整專業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程,開發健康服務企業與學校共建的營銷專業課程。以三個學年的課程設置為考慮,設置如下:
一年級設置以激發學生生態文明教育意識和興趣為主的課程。除基礎課程如市場營銷學、經濟學等,還開設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正常人體學基礎、生命教育與倫理。
二年級課程設置以加強生態文明教育思維為主,以專業課程+實踐課程為組合。如健康管理概論、社會心理學、健康服務市場營銷、社區護理學。
三年級則要加強健康服務創新能力,專業課程+實踐課程。以骨干教師為主體,深入企業營銷一線,以崗位能力為基本,形成如健康管理服務營銷、健康信息管理、康養服務產業營銷與策劃、關愛與照顧的校企共建課程。
2.培養“健康+”學科專業特色的市場營銷人才
從教學出發,建立課程項目化,支持學生創業,與校企合作設立健康服務業孵化平臺,一方面把產生的科研成果申報科研項目研究,另一方面使平臺項目產業化,與產業融合,形成校企業合作的科研項目,提升一線教師科研能力,反饋回教學課堂,讓學生參與到課程項目化的子項目中。通過三年的學習,逐步加強師生實踐教學鍛煉,提升學生知識遷移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鼓勵學生創業,融專業知識于實踐中,并靈活運用。
3.實踐教學內容建設
從學生實踐時長和類型進行劃分,實踐教學內容可分為短期性臨時實踐教學內容和長期性穩定性實踐教學內容。從實踐主體來看,國外學者把實踐教學模式分為產學研合作模式、校企合作模式、校內師生科研實踐模式等。國內學者早些年提議將基礎課和專業課融合,理論課和校內實訓課融合,實訓課和全真實訓基地融合,加強實訓教材建設,強化實踐教學管理,過程和結果考核并重。
健康服務業下的市場營銷專業實踐教學可從“健康+”出發,建立“健康+”教學、“健康+”孵化平臺、“健康+”產業、“健康+”科研四大實踐模式。教學為孵化平臺輸出課程項目化;孵化平臺為產業輸出項目產業化,同時生成科研成果;產業為科研輸出科研項目化,同時也為教學提供科研項目任務;科研回饋教學,促進教學。四個實踐模式無限良性循環,建立產學研融合的實踐教學模式。
4.構建合理的實踐教學評價體系
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能夠為市場營銷實踐教學提供必要的支持,使健康服務業市場營銷專業實踐教學的實際效果得到檢驗。首先,一套完整的評價體系應該是貫穿三年實踐教學體系全過程,完整和客觀診斷實踐教學方方面面的。從大一識崗,大二跟崗到大三頂崗,每個環節的評價標準應該具有不同的評價指標。核心圍繞檢測學生知識掌握程度,教學成效,人才培養計劃的可行性,各部門合作的有效性。診斷結果對學生、教師、學校、企業均能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其次,實踐教學評價應該多方參與,構建多樣化的評價主體。評價主體的選擇,一方面是來自專業教師的評價,從專業指導角度;另一方面是學生的輔導員,從實習生活整個過程來評判;還可以聘請企業管理人員以及真正的健康服務行業營銷人員,從行業角度給予指導和評價;學生的自評,也是一個評價角度。最后,多方參與構建評價主體才能更客觀、公正、準確地獲取實踐教學評價結果,為每一環節的實踐教學提供數據支持反饋。
健康服務業類市場營銷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建立,為理論與實踐建立的有效途徑。“健康+”模式實踐教學體系是一項長期的任務和過程,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切實可行的方法,將“健康+”的實踐教學理念融入課程、融入人才培養計劃,積極開展生態文明教育,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可持續發展盡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Z].2016-10-25.
[2]劉巧蘭,強化高職市場營銷專業實踐教學的思考[J].哈爾濱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3).